人文初祖:一说指黄帝;另一说指炎帝和黄帝。
题匾
1983年4月5日清明节,原邮电部发行了T84《黄帝陵》邮票一套3枚,其中第2枚邮票名称叫“人文初祖殿”。之所以称“人文初祖殿”,则源自于国民党元老、爱国将领程潜为黄帝陵题写“人文初祖”匾的故事。
程潜,早年在日本留学时结识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屡建军功而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赏识。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程潜毫不犹豫地投入抗日战争,先后担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北行营主任等职务。程潜驻陕期间,和于右任、蒋鼎文先生前往黄陵县致祭黄帝陵。他们三人都是当时知名的书法家,程潜是隶书的代表。当时他为黄帝陵轩辕庙敬写的“人文初祖”匾额,交由富平县石匠雕刻而成。由于运输困难,用牛拉车运至黄陵县九里山时,车翻石碑被打碎。当时的黄陵县县长卢仁山只得如实地向程潜进行书面汇报。时隔不久,程潜写来回信说,“石碑被打,不必惊慌。运输困难,不必再备。请制作一幅木匾,来年清明祭陵再写。”卢仁山看了此信,连忙派人选购上等木料,制作了一幅三米长、两米宽的木匾。
故事
当时,发明农耕和医药的天下共主炎帝神农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伐,战乱不断,于是黄帝就毅然担负起安定天下重任。他率领他的部落采用战争手段,征讨那些不守规矩的部落,使得诸部落纷纷前来归附。最后形成了黄帝、炎帝、蚩尤三个大的部落。
有一次,炎帝与蚩尤为争夺黄河下游地区发生了激战,炎帝战败向北撤退,跑到黄帝那里求救。三年间黄帝和蚩尤交战九次均未获胜,于是他决定先以德行治理百姓开始,整顿兵力,发展黍稷菽麦稻等粮食作物的生产,团结归附的各部落人民,把各部落的军队调集到一起,排成不同的方阵。每个方阵分别打出熊、罴、貔、虎等图像的旗帜,统一号令,与蚩尤展开决战,终于把蚩尤杀得大败。各部落见黄帝打败了凶恶的蚩尤,就都崇拜这个首领。
炎帝
炎帝:中国上古时代神农部落的首领。从神农开始至其后裔子孙,也是各部落联盟公推的天下共主,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
神农部落末代首领炎帝,姜姓,烈山氏,距今三千年以上生于烈山(今湖北随县烈山)。以后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黄帝之妻嫘祖之父孙姜雷为神农氏的第十一世孙(被封为六合方山侯,方山即今江苏南京六合方山,姜雷以山为姓,改名方雷)。
黄帝
黄帝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据考证,黄帝(姬轩辕)生于今山东省兖州市曲阜县东北六里。据传黄帝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为了加强与天下各部落的联系,他带人到处劈山开路,并定期巡视各地,问民疾苦,劝民农桑。黄帝手下有许多能工巧匠:羲和、常仪二人分别负责观测太阳和月亮;臾区观测行星;伶伦创制律吕(音乐);大挠创立甲子;隶首发明算数;容成综合以上六术,制作乐律和律历。黄帝还让伶伦、垂二人制造乐器磬和钟,沮育、仓颉两人造字,史皇作图,雍父造臼,夷牟造矢(箭),挥造弓,共鼓和货狄造舟等。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国人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