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显露诗才,为世所重。出家为女道士后,她又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如陆羽、刘长卿、皎然等,酬咏甚多。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刘长卿对其诗极为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被称为唐代四大才女。曾被召入宫中。后因上诗叛将朱泚,为德宗所扑杀。诗今存十余首,多赠人及遗怀之作,后人曾辑录地与薛涛的诗为《薛涛李冶诗集》二卷[1][2]。
六岁那年曾写下一首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
十一岁被父母送到玉真观出家为女道士,她依然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加及她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和释皎然(俗家姓谢,是谢灵运十世孙)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她的《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其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唐贞元年间唐代宗李豫得知她的才华,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暮年,正栖身著名的花都广陵。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其详词意,不类冶作”,似乎缺乏根据。
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赏析:
“至近至远东西”,写的是一个浅显而至真的道理。东、西是两个相对的方位,地球上除南北极,任何地点都具有这两个方向。两个物体如果不是南北走向就必然有东西区别。所以“东西”说近就近,可以间隔为零,“至近”之谓也。如果东西向的两个物体方向相反,甚至无穷远,仍不外乎一东一西,可见“东西”说远也远,乃至“至远”。这“至近至远”统一于“东西”,是常识,却具有深刻的辩证法。
“至深至浅清溪”,清溪不比江河湖海,“浅”是实情,是其所以为溪的特征之一。同时,水流缓慢近于清池的溪流,可以倒映云鸟、涵泳星月,形成上下天光,令人莫测浅深,因此也可以说是深的。如果说前一句讲的是事物的远近相对性道理,这一句所说的就是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统一,属于辩证法的不同范畴。同时这一句在道理上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世态人情。总此两句对全诗结穴的末句都具有兴的意味。
《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感兴》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miǎn)流波欲寄词。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
《春闺怨》
百尺井栏上,数株桃已红。念君辽海北,抛妾宋家东。
《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流水阊(chāng)门外,孤舟日复西。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寄朱放》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寄校书七兄》
无事乌程县,差池岁月余。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句_经时未架却》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鬟(huán)散,更念木枯荣。(《卧病》)
鞞鼓喧城下,旌旗拂座隅。(《陷贼寄故人》)
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寄房明府》)
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刘长卿对她的诗极其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高仲武评论说:“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又说她“上比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一起,被人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清人汪如藻在修编《四库全书》时进献给乾隆皇帝的藏书中也有《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唐才子传》:美姿容,神情潇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展开
[1]国学经典精神家园丛书 唐诗三百首. 2018: 94.
[2]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2019: 133.
[3]李冶.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2-06].
[4]唐诗鉴赏辞典. 1996: 337.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2月6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