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手锏

撒手锏,拼音为sā shǒu jiǎn。旧小说中指厮杀时出其不意地用锏投掷敌手的招数,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的最拿手的本领。
基础资料
  • 中文名:撒手锏
  • 拼音:sā shǒu jiǎn
  • 用法:中性
  • 强调:出其不意
  • 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的最拿手的本领
  • 旧指:厮杀时用锏投掷敌手的招数
  • 相关人物:秦叔宝
  • 简介

    解析

    既然是“投出打击”,也就是把武器向敌人扔去,写作“撒手锏”自然比较贴近词语的意思。

    当然,有人非要写作“杀手锏”我们也不能说写错了,因为词典上也有这个词形。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还是在《辞海》里,或者在其他的辞书里,根本就找不到“杀手锏”这个词。词典里真正有的是另一个词,即“撒手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锏”的释义是:“古代兵器,金属制成,长条形,有四棱,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而“撒手锏”的释义则是:“旧小说中指厮杀时出其不意地用锏投掷敌人的招数,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的最拿手的招数。”

    典故

    中国历史上有一名很有名的将军--秦琼(秦叔宝),使-双锏,"撒手锏"一词也是传说于此!

    区别

    “撒手锏”和“杀手锏”,读音差不多(撒读sa,杀读sha),从表面上看意思似乎也差不多。但如果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两种使用方式会引起含义上的重大区别。

    “杀手”是刺客,是执行暗杀活动的人,一般是以个人或少数人的形式来行动。杀手的行动特征是隐秘,是在暗中进行活动,秘密执行任务,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刺杀目标对象。杀手可以是为了政治目的而去进行暗杀,但也常常有以金钱为目的进行暗杀,因此“杀手”是一种不光彩的形象,往往是为大众痛恨的。

    按照词典里所说,“撒手锏”是军队双方在战场上进行厮杀,当主要作战兵器无法取胜甚至于被打掉,在相持不下或被敌将追杀面临险境时,一方抽出锏来,突然回身给敌将以致命一击,瞬间扭转局面取得胜利。在这样的一击中。对“撒手锏”,既要强调技术含量高、作战威力强,更要强调出其不意,要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达到“一招制敌”的的功效,一举扭转战局,打赢战争。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第1094页“杀手锏”的解释为“见1083页 撒手锏”

    此词两种用法均被认可,均不算错。

    首页
    概念
    #贵族
    最新入驻
    金田明夫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相关阅读
    同居生活
    内容词条·3722人浏览
    惊奇漫画英雄
    内容词条·5579人浏览
    小本生意
    内容词条·1765人浏览
    化工废料
    内容词条·6563人浏览
    十二辰
    内容词条·3996人浏览
    紫菜包饭
    内容词条·6109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