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6岁时(1816年)跟随阿达尔伯特·兹维尼学习钢琴,7岁时(1817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从此参加各种演出。[3]1824年肖邦拜师德国音乐家、当时任华沙音乐学院院长的埃尔斯纳。[4]1826年至1829年,在华沙音乐学院(今肖邦音乐大学)跟随作曲家约瑟夫·艾斯纳(Józef Elsner)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1831年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1]
肖邦共创作了二百余部作品,创作体裁多样,包括2首幻想曲、3首奏鸣曲、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即兴曲、17首圆舞曲、19首波兰舞曲、21首夜曲、24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58首玛祖卡舞曲等钢琴作品,还有为数不多的17首歌曲,为钢琴与乐队合作、钢琴与大提琴二重奏、钢琴协奏曲等,也全部都是有钢琴参与演奏的形式,是为数不多的将毕生创作都专注于钢琴乐器的作曲家,后人将其赞誉为“钢琴诗人”。[3]
乔治·桑
前女友
卡尔·车尔尼
好友
费迪南·希勒
好友
1810年3月1日, 肖邦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肖邦的父亲原籍法国,在华沙中学以教授贵族子女法文为生,母亲出生于波兰贵族家庭,能歌善舞,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在这样的背景下,肖邦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精细的家庭教育。[5]6岁时,肖邦跟随沃伊切赫·日夫尼(Wojciech Zywny)学习钢琴,7岁时写出了《g小调波洛涅兹曲》,8岁开始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奏。1824年,肖邦拜师德国音乐家、当时任华沙音乐学院院长的埃尔斯纳,两年之后中学毕业成为华沙音乐学院正式的学生。[4]1826年至1829年,在华沙音乐学院(今肖邦音乐大学)师从作曲家约瑟夫·艾斯纳(Józef Elsner)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在音乐学院学习期间,肖邦对波兰的民族音乐,特别是充满本土气息的玛祖卡和库亚维亚克舞曲表现出极为浓郁的兴趣, 写有《第一钢琴鸣奏曲》、《莫扎特主题变奏曲》等作品。[5]1829年,肖邦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他个性的音乐语言,令人瞠目的天赋,和出色却谦逊的演奏技术使他的演出夺得了一致的好评。1830年11月,肖邦准备去维也纳寻求发展,1830年12月初,华沙爆发起义抵抗俄国侵略军,肖邦万分焦急,要回到波兰参加斗争,但他当时身体欠佳,家人和朋友一再劝阻方才作罢,肖邦在维也纳的发展并不顺利,创作也趋于平淡。[3]
1831年,肖邦动身前往法国巴黎寻求发展。1832年,肖邦在巴黎举办首次音乐会并一举成名,成为了巴黎音乐界里一位显赫人物,结交到了舒曼、李斯特、柏辽兹、梅尔贝尔、门德尔松等人。[6]1835 年他爱上了波兰贵族的女儿玛利亚,几经接触后,肖邦曾向其求婚,由于那时他已身染肺病,最终遭到了玛利亚父亲的拒绝。[3]1836 年,经李斯特介绍肖邦结识了法国著名女诗人乔治·桑,以后两人交往频繁,感情逐渐加深。[5]1838年11月,肖邦和乔治·桑一起来到马略卡岛度假,然而岛上居民得知他患有传染性疾病后强烈要求他离开,他们搬到位于大山腹地的修道院废墟住下。[4]1839年,他们回到乔治·桑的家正式开始同居,肖邦生活和感情都十分顺利。在与乔治·桑相处的时期也是肖邦创作的高峰期,这一时期肖邦的主要创作有大部分的练习曲、四首叙事曲、夜曲、谐谑曲、为数不多的奏鸣曲、波罗乃兹舞曲以及贯穿肖邦一生创作的玛祖卡舞曲。[3]1842 年肖邦得知自己的启蒙老师日夫尼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1843年的肖邦深受肺结核的影响,身体大不如前,基本不公开演出。1844 年肖邦受到父亲去世的打击,陷入万分痛苦的境地。[7]
1846年,波兰民族起义再一次失败,与此同时肖邦和乔治·桑的关系开始产生裂痕,对国家的思念以及感情的困难使肖邦陷入痛苦之中。1847年6月,乔治·桑在信件里提出了彻底的分手,两人感情最终破裂,[3]失去爱情的肖邦悲痛欲绝,举办告别演奏会后接受学生斯特林的邀请,到英国从事教学和演出活动。[4]肖邦的音乐创作也在这个时期表现出衰退趋势。音乐作品数量大幅度减少,激昂的情绪被逐渐抚平,更多是表现一种平静和谐的情绪,主要作品有一些夜曲和玛祖卡,如《g小调玛祖卡》、《f小调玛祖卡》和《B大调夜曲》等作品。[8]1848 年11月肖邦回到巴黎,因病不能作曲和上课,学生斯特林一拿出捐款帮助他。1849 年10月17日肖邦于家中逝世。[6]
肖邦的创作风格特点与肖邦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总体来说,肖邦的创作生涯共有三十多年(1817年─1848年),大致分为三大时期:创作早期(1830年前)、创作中期(1831年─1845年)和创作晚期(1846年─1849年)。[9]
华沙时期是肖邦的创作早期。在这一时期肖邦的音乐作品相对较简单轻快,没有过多世俗的浸染与磨砺,体现出一个年轻人最纯真的理想,安宁的生活使他更加专注艺术自身,享受着学院派音乐的简单知足,充满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但思想深度却是有限的。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作品体现出欧洲音乐沙龙的特点和波兰贵族的审美情趣,创作特征为波兰民族特色,体裁多选自波兰民族的生活风俗、民间的舞蹈体裁。代表作品有《a小调玛祖卡舞曲》《d小调波兰舞曲》。[8]
华沙革命时期是肖邦的创作风格变化的转折点。华沙革命前的作品偏于华丽明朗,题材上多取自波兰民间音乐、诗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华沙革命后肖邦的民族性开始觉醒,作品斗争性和戏剧性增强,加之肖邦为躲避战乱一直在外漂泊,同时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作品也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6]这一年肖邦的创作多以爱国和祖国亲人的思念为主,同时华沙起义的民族浪潮令他创作出强烈爱国主义的早期杰作《c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a小调前奏曲》等。[10]
这七年是肖邦钢琴音乐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肖邦无论是创作风格和个人心智都已经非常成熟,此时他的音乐创作方向是从抒情的小曲创作转向大型体裁的钢琴创作,使音乐情感与内涵更加丰富,更具英雄气概,如谐虐曲《作品 31,39,54》、夜曲《作品 37,48》等。民族内容及艺术形式和钢琴娴熟的表现技巧的创作日趋完美。这时的作品体裁多样化,也获得较好的反响。其中《离别练习曲》《降 b 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c 小调夜曲》《降 A 大调波兰舞曲》《英雄波兰舞曲》等最具有影响力。[10]
这一时期是肖邦钢琴音乐创作的晚期,也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三年。此时的肖邦境遇凄凉,病痛产生,但他依然充满斗志,期待革命的最终胜利,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些情感也反映在他的钢琴音乐创作中,依然倾诉着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与期望。如《幻想波罗奈兹舞曲》、夜曲《作品 62》等。[10]
肖邦的音乐作品为浪漫主义风格,采用多元化的音乐题材、节奏及和声,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开辟出的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特点。
肖邦突破了以往的中规中矩的节奏节拍,节奏韵律自由不拘,处理节奏速度时个性鲜明,根据情况即兴发挥,演奏风格独特。[11]在演奏肖邦作品时最突出的感觉是双手的节奏大部分都是不对称的,很多地方都是规则的节奏节拍对上不规则的节奏节拍。非基本划分的连音是肖邦乐曲中的常客,甚至十几连音都很正常,这样的节奏特点时常给人一种摇曳不定、紧张急促的感觉,更贴切的表达乐曲的思想感情,也突出了肖邦作品在创作和演奏中的即兴性。[12]
肖邦还是一位伟大的和声改革者,其和声声部流畅,既有古典乐派所崇尚的严整性,又具有较强的和声色彩性,肖邦使用大量的色彩性和弦、突转调性来变换和声色彩,大胆的使用半音阶和声并将这种不和谐色彩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将传统的和声领域拓展到更宽的境界。[12]
肖邦的叙事曲是直接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并且肖邦创造性的将叙事曲这一体裁从先前的声乐体裁的范围发展成为器乐体裁。[12]其中《g小调第一叙事曲》更是以深刻的爱国情感和完美的音乐形式受到普遍欢迎。这部作品是在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影响下写作的,在创作时把传统的奏鸣曲式做了富于独创性的改造,形成以奏鸣曲式为主,同时结合变奏、对称等结构原则的自由混合曲式,并采用主题动机的贯穿法进行创作,不仅利于作品音乐材料的集中与统一,而且满足了作品叙事与情感的需要,使作品内容与形式获得完美统一。[13]
肖邦共创作了二百余部作品,创作体裁多样,主要为玛祖卡舞曲、练习曲、前奏曲、夜曲、波兰舞曲和圆舞曲,还包括叙事曲《第一号叙事曲》、钢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秦曲》《第二钢琴协奏曲》、[3][14][15][16]诙谐曲《第一号诙谐曲》。[17]
肖邦一生所创作的玛祖卡共57首。[18]在其生创作的各种体裁钢琴曲中是数量最多的一种。[19]肖邦的玛祖卡是以三种舞曲作为基础来完成的,分别是马祖尔舞曲、库亚维克舞曲、奥别克舞曲。[20]肖邦的玛祖卡十分短小,一般为2到3分钟,最长的有6分钟,最短的不到1分钟。节奏也都保留了原来三拍子的节奏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18]。
玛祖卡舞曲作品
年份 | 作品类型 | 作品编码 | 作品原名 | 作品名称 |
1830年 | 4 Mazurkas Op.6[21] | op.6.NO.1 op.6.NO.2 op.6.NO.3 op.6.NO.4 | Mazurka in F sharp minor Mazurka in C sharp minor In E Major: Vivace In E Flat Minor: Presto Ma Non Troppo | 《升f小调玛祖卡》 《升c小调玛祖卡》 《E大调玛祖卡》 《降e小调玛祖卡》 |
1830-1831年 | 5 Mazurkas Op.7[22] | op.7.NO.1 op.7.NO.2 op.7.NO.3 op.7.NO.4 op.7.NO.5 | In B Flat Major: Vivace In A Minor: Vivo Ma Non Troppo In F Minor In A Flat Major: Presto Ma Non Troppo In C Major: Vivo | 《降 B 大调玛祖卡》 《a小调玛祖卡》 《f小调玛祖卡》 《降A大调玛祖卡》 《C大调玛祖卡》 |
1832-1833年 | 4 Mazurkas Op.17[23] | op.17.NO.1 op.17.NO.2 op.17.NO.3 op.17.NO.4 | In B Flat Major: Vivo E Risoluto In E Minor: Lento Ma Non Troppo In A Flat Major: Legato Assai In A Minor: Lento Ma Non Troppo | 《降B大调玛祖卡》 《e小调玛祖卡》 《降A大调玛祖卡》 《a小调玛祖卡》 |
1831-1835年 | 4 Mazurkas Op.24[24] | op.24.NO.1 op.24.NO.2 op.24.NO.3 op.24.NO.4 | In G Minor: Lento In C Major: Allegro Non Troppo In A Flat Major: Moderato In B Flat Minor: Moderato | 《g小调玛祖卡》 《C大调玛祖卡》 《降A大调玛祖卡》 《降b小调玛祖卡》 |
1836-1837年 | 4 Mazurkas Op.30[25] | op.30.NO.1 op.30.NO.2 op.30.NO.3 op.30.NO.4 | In C Minor: Allegretto Non Tanto In B Minor: Vivace In D Flat Major: Allegro Non Troppo In C Sharp Minor: Allegretto | 《c小调玛祖卡》 《b小调玛祖卡》 《降E大调玛祖卡》 《升c小调玛祖卡》 |
1837-1838年 | 4 Mazurkas Op.33[26] | op.33.NO.1 op.33.NO.2 op.33.NO.3 op.33.NO.4 | In G Sharp Minor: Mesto In D Major: Vivace In C Major: Semplice In B Minor | 《升g小调玛祖卡》 《D大调玛祖卡》 《C大调玛祖卡》 《b小调玛祖卡》 |
1838-1839年 | 4 Mazurkas Op.41[27] | op.41.NO.1 op.41.NO.2 op.41.NO.3 op.41.NO.4 | in C sharp minor In E Minor: Andantino In B Major: Animato In A Flat Major: Allegretto | 《升c小调玛祖卡》 《e小调玛祖卡》 《B大调玛祖卡》 《降A大调玛祖卡》 |
1841-1842年 | 3 Mazurkas Op.50[28] | op.50.NO.1 op.50.NO.2 op.50.NO.3 | in G major: Vivace in A flat major: Allegretto in C sharp minor: Moderato | 《G大调玛祖卡》 《降A大调玛祖卡》 《升c小调玛祖卡》 |
1842年 | 3 Mazurkas Op.56[29] | op.56.NO.1 op.56.NO.2 op.56.NO.3 | in B major: Allegro non tanto in C major: Vivace in C minor: Moderato | 《B大调玛祖卡》 《C大调玛祖卡》 《c小调玛祖卡》 |
1845年 | 3 Mazurkas Op.59[30] | op.59.NO.1 op.59.NO.2 op.59.NO.3 | in A minor: Moderato in A flat major: Allegretto in F sharp minor: Vivace | 《a小调玛祖卡》 《降A大调玛祖卡》 《升f小调玛祖卡》 |
1846年 | 3 Mazurkas Op.63[31] | op.63.NO.1 op.63.NO.2 op.63.NO.3 | in B major: Vivace in F minor: Lento in C sharp minor: Allegretto | 《B大调玛祖卡》 《f小调玛祖卡》 《升c小调玛祖卡》 |
*以上数据来源于[32][33][34]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27首练习曲。第一卷练习曲为Op10,共12首,创作于1829-1832年间,于1833 年出版,题献给李斯特;第二卷为Op25,也是12首,创作于1834-1836年间,于1837年出版,题献给李斯特的女友;后三首是“为技术而作”,创作于1840年。[35]
练习曲作品
年份 | 作品类型 | 作品编码 | 作品原名 | 作品名称 |
1829-1832年 | 12 Études Op.10[36] | op.10.No.1 op.10.No.2 op.10.No.3 op.10.No.4 op.10.No.5 op.10.No.6 op.10.No.7 op.10.No.8 op.10.No.9 op.10.No.10 op.10.No.11 op.10.No.12 | in C major in A minor in E major ("Tristesse") in C-sharp minor in G-flat major ("Black Key") in E-flat minor in C major in F major in F minor in A-flat major in E-flat major in C minor ("Revolutionary") | 《逃亡圣咏》 《猜疑》 《离别》 《激流》 《黑键》 《回忆》 《波纹》 《过山车》 《冲动》 《群山》 《竖琴》 《革命》 |
1834-1836年 | 12 Études Op.25[36] | op.25.No.1 op.25.No.2 op.25.No.3 op.25.No.4 op.25.No.5 op.25.No.6 op.25.No.7 op.25.No.8 op.25.No.9 op.25.No.10 op.25.No.11 op.25.No.12 | in A flat major ("Aeolian Harp") in F minor in F major in A minor in E minor in G-sharp minor in C-sharp minor in D-flat major in G-flat major ("Butterfly") in B minor in A minor ("Winter Wind") in C minor ("Ocean") | 《风弦琴》 《蜜蜂》 《木马》 《跳蛙》 《错音》 《秋风》 《讲述》 《溪流》 《蝴蝶》 《雷雨》 《东风》 《大海》 |
*以上数据来源于[32][33][34]
肖邦一生创作了24首前奏曲。19世纪中期,肖邦创作的《 二十四首前奏曲》,使得前奏曲成为一种独立音乐小品体裁,并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表现方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肖邦的前奏曲大部分创作于1838-1839年间的马洛卡岛上,期间肖邦身体极度不好,加上经常看见修道院中穿着黑衣的修士,经常感到死亡的气息,所以在前奏曲中能够感受到肖邦对于人生的生与死的思考。[37]
前奏曲作品
年份 | 作品类型 | 作品编号 | 作品原名 | 作品名称 |
1836-1839年 | 24 Preludes Op.28[38] | op.28.No.1 op.28.No.2 op.28.No.3 op.28.No.4 op.28.No.5 op.28.No.6 op.28.No.7 op.28.No.8 op.28.No.9 op.28.No.10 op.28.No.11 op.28.No.12 op.28.No.13 op.28.No.14 op.28.No.15 op.28.No.16 op.28.No.17 op.28.No.18 op.28.No.19 op.28.No.20 op.28.No.21 op.28.No.22 op.28.No.23 op.28.No.24 | in C major in A minor in G major in E minor in D major in B minor in A major in F-sharp minor in E major in C-sharp minor in B major in G-sharp minor in F-sharp major in E-flat minor in D-flat major ("Raindrop") in B-flat minor in A-flat major in F minor in E-flat major in C minor ("Chord" or "Funeral March") in B-flat major in G minor in F major in D minor | 《C大调前奏曲》 《a小调前奏曲》 《G大调前奏曲》 《e小调前奏曲》 《D大调前奏曲》 《b小调前奏曲》 《A大调前奏曲》 《升f小调前奏曲》 《E大调前奏曲》 《升c小调前奏曲》 《B大调前奏曲》 《升g小调前奏曲》 《升F大调前奏曲》 《降e小调前奏曲》 《降D大调前奏曲》 《降b小调前奏曲》 《降A大调前奏曲》 《f小调前奏曲》 《降E大调前奏曲》 《c小调前奏曲》 《降B大调前奏曲》 《g小调前奏曲》 《F大调前奏曲》 《d小调前奏曲》 |
*以上数据来源于[32][33][34]
肖邦早年被菲尔德的夜曲吸引,他不断的琢磨菲尔德在夜曲体裁上的创作理念,并与其交流探讨,同时又在各方面融合了自己更好的想法,进行发展和创新。肖邦对夜曲体裁的创作始于1829年,直至与乔治·桑决裂的1947年。这些作品的编号从 Op.9—Op.72 共有 9 个。其中Op.9 和 Op.15 编号下的有三首;Op.27、Op.32、Op.37、Op.48、Op.55、Op.62 均是两首;Op.72 仅有一首,是在肖邦去世后整理手稿时发现的遗作。另外还有两首遗作,虽没有编号,但也被整理发表。共计21首。[3]
夜曲作品
年份 | 作品类型 | 作品编号 | 作品原名 | 作品名称 |
1830-1831年 | 3 Nocturnes Op.9[39] | op.9.No.1 op.9.No.2 op.9.No.3 | in B-flat minor in E-flat major in B major | 《降b小调夜曲》 《降E大调夜曲》 《B大调夜曲》 |
1830-1831年 | 3 Nocturnes Op.15[40] | op.15.No.1 op.15.No.2 op.15.No.3 | in F major in F-sharp major in G minor | 《F大调夜曲》 《升F大调夜曲》 《g小调夜曲》 |
1835年 | 2 Nocturnes Op.27[41] | op.27.No.1 op.27.No.2 | in C-sharp minor in D-flat major | 《升c小调夜曲》 《降D大调夜曲》 |
1836-1837年 | 2 Nocturnes Op.32[42] | op.32.No.1 op.32.No.2 | in B major in A-flat major | 《B大调夜曲》 《降A大调夜曲》 |
1838年、1839年 | 2 Nocturnes Op.37[43] | op.37.No.1 op.37.No.2 | in G minor (1838) in G major | 《G小调夜曲》 《G大调夜曲》 |
1841年 | 2 Nocturnes Op.48[44] | op.48.No.1 op.48.No.2 | in C minor in F-sharp minor | 《c小调夜曲》 《升F小调夜曲》 |
1840年 | 2 Nocturnes Op.55[45] | op.55.No.1 op.55.No.2 | in F minor in E-flat major | 《f小调夜曲》 《降E大调夜曲》 |
1846年 | 2 Nocturnes Op.62[46] | op.62.No.1 op.62.No.2 | in B major in E major | 《B大调夜曲》 《E大调夜曲》 |
1827年 | Nocturnes Op.72[47] | op.72.No.1 | Nocturne in E minor | 《e小调夜曲》 |
*以上数据来源于[32][33][34]
波兰舞曲又称为“波洛涅兹舞曲”。肖邦一生共创作了19首波兰舞曲,肖邦笔下的这种中速的、三拍子的、乐段结束时具有典型节奏形式的舞曲,它密集充实的、和弦性质的和声,具有浑厚坚实特点的钢琴织体,常常发出管弦乐队般的音响,在形式结构上对称严谨。音乐的形象方面,波兰舞曲的创作中贯穿着一条鲜明的发展线索,即从早期的灿烂华丽、有辉煌的技巧性的波兰舞曲,发展成真正具有比较深刻内容的、严峻的、英雄气概的、激昂慷慨的波兰舞曲。[48]
波兰舞曲主要作品
年份 | 作品类型 | 作品编号 | 作品原名 | 作品名称 |
1831年[49] | Polonaise op.22 | op.22 | Andante spianato et grande polonaise brillante in E-flat major | 《降E大调辉煌大波兰舞曲》 |
1835年[50] | 2 Polonaises op.26 | op.26.No.1 op.26.No.2 | in C-sharp minor in E-flat minor | 《升C小调波兰舞曲》 《降E小调波兰舞曲》 |
1838年(No.1) 1839年(No.2)[51] | 2 Polonaises op.40 | op.40.No.1 op.40.No.2 | in A major ("Military") in C minor | 《A大调波兰舞曲》 《C小调波兰舞曲》 |
1840-1841年[52] | Polonaise op.44 | op.44 | in F-sharp minor | 《升F小调波兰舞曲》 |
1842年[53] | Polonaise op.53 | op.53 | in A-flat major ("Heroic" or "Drum") |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 |
1845-1846年[54] | Polonaise op.61 | op.61 | Polonaise-Fantaisie in A-flat major | 《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 |
1825年(No.1) 1828年(No.2-3)[55] | 3 Polonaises op.71 | op.71.No.1 op.71.No.2 op.71.No.3 | in D minor in B-flat major in F minor | 《D小调波兰舞曲》 《降B大调波兰舞曲》 《F小调波兰舞曲》 |
*以上数据来源于[32][33][34][56]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17首圆舞曲[3],其中"华丽性"圆舞曲和"抒情性"圆舞曲占大多数,华丽圆舞曲富有气氛热烈和活跃的氛围,音色明亮辉煌,具有快节奏的速度,力度对比明显;抒情性圆舞曲旋律富有歌唱性,线条柔美流畅,速度平稳,表现一种内在含蓄的情感。[57]
圆舞曲主要作品
年份 | 作品类型 | 作品编号 | 作品原名 | 作品名称 |
1831年 | Waltze op.18 | op.18 | Grande valse brillante in E-flat major |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 |
1835年(No.1) 1838年(Nos.2-3) | 3 Waltzes op.34 | op.34.No.1 op.34.No.2 op.34.No.3 | in A-flat major in A minor in F major | 《降A大调圆舞曲》 《A小调圆舞曲》 《F大调圆舞曲》 |
1840年 | Waltze op.42 | op.42 | Waltz in A-flat major | 《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 |
1846-1847年 | 3 Waltzes op.64 | op.64.No.1 op.64.No.2 op.64.No.3 | in D-flat major ("Minute Waltz") in C-sharp minor in A-flat major | 《降D大调圆舞曲》 《升C小调圆舞曲》 《降A大调圆舞曲》 |
1835年(No.1) 1829年(No.2) | 2 Waltzes op.69 | op.69.No.1 op.69.No.2 | in A-flat major, Valse de l'adieu in B minor | 《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 《B小调圆舞曲》 |
1832年(No.1) 1842年(No.2) 1829年(No.3) | 3 Waltzes op.70 | op.70.No.1 op.70.No.2 op.70.No.3 | in G-flat major in F minor in D-flat major | 《降G大调圆舞曲》 《F小调圆舞曲》 《降D大调圆舞曲》 |
*以上数据来源于[32][33][34][58]
在钢琴音乐史上,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无疑是位里程碑式的人物,[19]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1]肖邦继承了古典音乐的优秀传统,同时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大胆创新。他的音乐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和浓厚的民族风格,对祖国的热爱、对波兰民间艺术的创作是他艺术创作中永远的追求。肖邦的作品几乎全为钢琴曲,涉及钢琴音乐各种体裁,其钢琴创作影响深刻而悠远,对19世纪后半叶的浪漫主义音乐、对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乃至对楚个近代音乐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
肖邦对后世音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钢琴作品的创作、音乐形式的革新、波兰音乐的发展和民族音乐的发展等方面。首先,肖邦在音乐形式方面的创新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波兰舞曲和圆舞曲等新颖的音乐形式成为了19世纪音乐的主要风格之一,启发了许多后来的音乐家,如李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等。其次,他将波兰文化元素融入到他的音乐中,这使得他的音乐具有了波兰特色。他的音乐为波兰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他的作品中包含了许多民族音乐元素,这些元素为后来的民族音乐提供了启发。肖邦的音乐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这为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59]肖邦已然成了波兰的象征和国家的名片,其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钢琴的范畴。[60]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波兰浪漫派诗人诺尔维德评)[61]
“哎,‘肖邦’!何等美丽的名字,何等美丽的音乐!”(德国钢琴家李斯特评)[62]
“肖邦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火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德国音乐家舒曼评)。[62]
“诗意和风度是他所独具的。一切物质的思考都消失了,它就像一颗奇妙星体的光,以它不可探测的神秘使我们着迷。”(德国钢琴家作曲家希勒评)[62]
“他有一种完全独特的触键方法,一种柔顺、圆润的指触,产生一种雾样的、流动的声音效果。”(巴黎音乐学院教授马蒙特尔评)[62]
“在肖邦苍白、虚弱、柔顺、敏感的手指下,钢琴成为了一位天使的声音,一个管弦乐队,一个军队,一个发怒的海洋,一个宇宙的创造、世界的终极。”(乔治·桑女儿索朗评)[62]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音乐比赛之一,从1927年开始每五年举办一次。[63]在第一场比赛之前,《每周世界》便指出: "这是从波兰取得国家解放以来在华沙所经历过的最大的文化庆祝。参赛名单上都是来自欧洲各国年轻的表演者和钢琴家们,他们为延续肖邦精神而相互竞技。所以这次比赛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是钢琴技术的比拼或是音乐文化的展示,而更是对肖邦这位历史传奇音乐大师的追忆"。[64]
小行星3784是位于小行星带主带中的一颗直径约为28.53km(±4.4km)的小行星。该小行星于1986年被Eric W. Elst发现,并以肖邦的名字命名。[65]
瓦津基公园也称“肖邦公园”。它是波兰末代国王斯·奥·波尼亚托夫斯基的行宫,末代国王统治时期,平民百姓是不可能进入行宫的,肖邦因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引起了当政者的注意,从那时候起,肖邦就能自由出入这座公园,这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每年6月到9月,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公园中肖邦雕像下都会举行露天音乐会。[66]
2010年是波兰音乐家肖邦诞辰200周年。波兰将今年命名为“肖邦年”,举全国之力大办“肖邦年”活动,通过多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和天才音乐家。据“肖邦年”庆典委员会介绍,2010年在全球将举办2400多场纪念肖邦的音乐会、电影、展览等演出和庆祝活动,其中大约一半在波兰境内举行。波兰政府用于“肖邦年”活动的初步预算达1.5亿兹罗提(1美元约合2.94兹罗提),其中一部分由波兰政府承担,其余来自社会捐赠。在首都华沙,市政府出资320万兹罗提,举办近100场音乐会,票价从5兹罗提到10兹罗提不等。[67]
肖邦年专门推出“肖邦音乐座椅”,自年初起,肖邦座椅被分别安装在15个与肖邦当年在华沙生活有关的地方。[68]它实际上是一个多媒体设施,可以通过它了解华沙的历史遗迹,以及与肖邦青年时代有关的故事。[61]
1849年,肖邦逝世后身体葬在法国,但心脏被他的姐姐卢德维卡带回祖国,葬在圣十字教堂的地下墓穴。1880年2月29日,他的心脏被移入主教堂,并举行了正式的祝圣仪式。1944年9月华沙起义遭受军事报复,心脏由德国士兵护送到华沙市郊的圣黑德维希教堂。1945年10月17日肖邦逝世96周年,新政府为了凝聚爱国之心,以国家元首的礼仪把肖邦的心脏途径他的家乡迎回了圣十字教堂。2014年4月14日临近午夜时,两位法医专家在大主教和波兰文化部长的见证下,取出了这枚心脏,秘密核查肖邦的死因,事后引发物议。[69]
艾伦·沃克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查阅华沙、巴黎、伦敦、纽约和华盛顿特区档案馆的大量一手资料,书写了《肖邦:生平与时代》。这是著作对肖邦一生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特别关注了肖邦在波兰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以及他和乔治·桑共同度过的九年感情生活,沃克以清晰笔触对肖邦及其音乐进行了解读,使这位艺术家的形象跃然纸上。[70]
书籍介绍了肖邦在一个浪漫主义时代中闪光的生活故事。塔德·肖尔茨以丰富的想像力和洞察力,广泛吸收日记、回忆录、通信等素材,描绘了作曲家在巴黎的爱情生活和创作历程,揭示了肖邦与乔治桑深刻的内心世界和曲折的爱情体验。[71]
1825-1831年是肖邦人格的形成期,也是全欧洲社会动荡的时期。民族主义不断高涨,人们强烈呼吁社会变革。肖邦作为一名学习音乐的优秀学生,内心充满了对祖国波兰的革命情怀。影片讲述十九世纪肖邦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和创作生活。[72]
影片讲述了法国著名的作家乔治桑与波兰最负盛名的作曲家肖邦从相爱到出现感情裂痕,直至最后分手的情感历程。[73]
影片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肖邦经历着爱情与事业,个人与祖国多方面的考验,经历了爱与恨、灵与肉的心灵冲突。影片曾获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音乐和最佳原创剧本等多项提名。[74]
展开
[1]弗里德里克· 弗朗索瓦· 肖邦.清华大学图书馆. [2023-07-04].
[2]中山公园有了“肖邦”!一年四季,肖邦像前有人为你弹奏肖邦.今日头条. [2024-01-03].
[3]乔鸿. 肖邦《夜曲(Op.9-Op.72)》半音化和声技法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
[4]乐曲. 钢琴诗人肖邦[J]. 世界文化, 1999, (04): 14-15.
[5]刘昕. 悲情的独语:钢琴诗人肖邦[J]. 文史月刊, 2007, (04): 43-44.
[6]唐国彪. 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演奏版本比较研究[D]. 云南艺术学院, 2020
[7]邱小夏. 肖邦《降D大调摇篮曲(op.57)》演奏分析[D]. 青岛大学, 2019
[8]景瑞. 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Op23音乐形象与演奏分析[D]. 青岛大学, 2020
[9]刘曜. 肖邦《升f小调波兰舞曲Op.44》音乐特征与演奏探析[D]. 西安音乐学院, 2022
[10]易婉灵. 肖邦《g小调钢琴三重奏》Op.8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D]. 江西师范大学, 2019
[11]邱冰. 肖邦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及演奏特点[J]. 艺术研究, 2021, (02): 111-113.
[12]张雯. 肖邦的独特魅力及其作品的浪漫主义特征[J]. 大众文艺, 2012, (17): 3-4.
[13]黄祖平. 肖邦《g小调叙事曲》创作技法的历史继承与创新[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1(05): 91-97.
[14]《第一叙事曲》 作曲:肖邦.央视网. [2024-01-08].
[15]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CCTV. [2024-01-08].
[16][CCTV音乐厅]《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作曲:肖邦 钢琴:贠思齐 指挥:张洁敏 协奏:中国爱乐乐团.央视网. [2024-01-08].
[17]詹林平作. 欧洲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研究[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2.02: 157.
[18]李冰. 肖邦的挚爱——玛祖卡舞曲[J]. 大舞台, 2013, (05): 53-54.
[19]黄因. 肖邦钢琴作品及演奏研究[D]. 厦门大学, 2002
[20]陈晓宇. 简析肖邦民族音乐的精髓《玛祖卡舞曲》[D]. 辽宁师范大学, 2015
[21]肖邦 - 4首玛祖卡舞曲 Op.6_Chopin: Mazurkas, Op.6.qiyuexuexi. [2023-07-11].
[22]肖邦-Mazurkas Op.7(5首玛祖卡舞曲).中国曲谱网. [2023-07-11].
[23]肖邦 - 4首玛祖卡舞曲 Op.17_Chopin: Mazurkas, Op.17.qiyuexuexi. [2023-07-11].
[24]肖邦 - 4首玛祖卡舞曲 Op.24_Chopin: Mazurkas, Op. 24.qiyuexuexi. [2023-07-11].
[25]肖邦 - 4首玛祖卡舞曲 Op.30_Chopin: Mazurkas, Op.30.qiyuexuexi. [2023-07-11].
[26]肖邦 - 4首玛祖卡舞曲 Op.33_Chopin: Mazurkas, Op. 33.qiyuexuexi. [2023-07-11].
[27]4 Mazurkas, Op 41-1-2-3-4_玛祖卡_肖邦钢琴谱.qiyuexuexi. [2023-07-11].
[28]《3首玛祖卡舞曲Op·50》肖邦【弗雷德里克·肖邦】作曲肖邦【弗雷德里克·肖邦】演唱,原创钢琴曲谱,器乐,国语歌曲谱.中国词曲网. [2023-07-11].
[29]肖邦 - 3首玛祖卡舞曲 Op.56_Chopin: Mazurkas, Op.56.qiyuexuexi. [2023-07-11].
[30]肖邦 - 3首玛祖卡舞曲 Op.59_Chopin: Mazurkas, Op.59.qiyuexuexi. [2023-07-11].
[31]肖邦 - 3首玛祖卡舞曲 Op.63_Chopin: Mazurkas, Op.63.qiyuexuexi. [2023-07-11].
[32]Frederic Chopin.music-world. [2023-07-25].
[33]肖邦(chopin)全部作品的名称列表.豆瓣. [2023-07-25].
[34]肖邦全部作品列表.音乐名家名曲. [2023-07-25].
[35]刘畅. 论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创作特征[J]. 音乐创作, 2011, (03): 138-140.
[36]专辑:肖邦钢琴练习曲-Op10 & Op25.弹琴吧. [2023-07-11].
[37]段晓娟. 肖邦前奏曲的作品风格浅谈[J]. 大舞台, 2012, (11): 73-74.
[38]肖邦 - 24首前奏曲 Op.28_Chopin: Preludes, Op.28.qiyuexuexi. [2023-07-11].
[39]《肖邦与降E大调夜曲Op. 9 No.2》.湖南大学. [2023-07-11].
[40]肖邦 - 3首夜曲(F大调夜曲,升F大调,g小调) Op.15_Chopin: Nocturnes, Op.15.qiyuexuexi. [2023-07-11].
[41]《2首夜曲Op·27》肖邦【弗雷德里克·肖邦】作曲肖邦【弗雷德里克·肖邦】演唱,原创钢琴曲谱,器乐,国语歌曲谱.中国词曲网. [2023-07-11].
[42]肖邦 - 两首夜曲(B大调,降A大调) Op.32_Chopin: Nocturnes, Op.32.qiyuexuexi. [2023-07-11].
[43]钢琴谱:肖邦夜曲(Op.37,No.1).弹琴吧. [2023-07-11].
[44]钢琴谱:肖邦夜曲(Op.48,No.1).弹琴吧. [2023-07-11].
[45]肖邦 - 两首夜曲(f小调,降E大调) Op.55.新芭网. [2023-07-11].
[46]肖邦 - 两首夜曲(B大调,E大调) Op.62.新芭网. [2023-07-11].
[47]钢琴谱:肖邦夜曲(Op.72,No.1).弹琴吧. [2023-07-11].
[48]娄新艺. 从肖邦的波洛涅兹舞曲看其音乐创作的民族性[J]. 艺术百家, 2010, 26(06): 219-220.
[49]Andante spianato et Grande polonaise brillante, Op.22 (Chopin, Frédéric).国际乐谱库. [2023-07-24].
[50]Polonaises, Op.26 (Chopin, Frédéric).国际乐谱库. [2023-07-24].
[51]Polonaises, Op.40 (Chopin, Frédéric).国际乐谱库. [2023-07-24].
[52]张梓昆. 肖邦《升f小调波罗乃兹舞曲Op.44》音乐演奏分析[J]. 戏剧之家, 2015, (19): 93.
[53]Polonaise in A-flat major, Op.53 (Chopin, Frédéric).国际乐谱库. [2023-07-24].
[54]梁西子. 肖邦《降A大调幻想波洛涅兹舞曲op.61》的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D]. 云南艺术学院, 2019
[55]王方彬. 探析肖邦波兰舞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奏技法—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Op.22、Op.53、Op.61为例[D]. 西南大学, 2012
[56]肖邦波兰舞曲全集:史上最壮大光辉的波兰舞曲全录.豆瓣音乐. [2023-07-13].
[57]焦姣. 论肖邦圆舞曲的音乐特色[J]. 音乐时空, 2013, (12): 172.
[58]袁蓓. 肖邦圆舞曲的创作及其演奏研究[D]. 武汉音乐学院, 2007
[59]肖邦的音乐有何特点?它对后世的音乐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史通历史. [2023-07-13].
[60]乐韵知音 2021-10-22 《肖邦》.武汉音乐学院广播台. [2023-07-05].
[61]永远的肖邦.光明网. [2023-07-05].
[62]朱雅芬. 肖邦的浪漫主义特色[J]. 钢琴艺术, 2000, (01): 11-16.
[63]华裔钢琴家刘晓禹在第18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夺冠反田恭平获第二.人民网. [2023-07-05].
[64]比赛介绍.MEDICI.TV. [2023-07-05].
[65]肖邦.qq音乐. [2023-07-05].
[66]夜曲流芳 再无肖邦.齐鲁晚报. [2023-07-05].
[67]波兰肖邦年:2010年是音乐家肖邦诞辰200周年.中国音乐学网. [2023-07-05].
[68]探寻肖邦音乐长椅的奥秘—— 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之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兰共和国大使馆. [2023-07-05].
[69]让音乐自己去说话——读《肖邦:生平与时代》.经济观察网. [2023-07-13].
[70]肖邦:生平与时代.豆瓣读书. [2023-07-05].
[71]肖邦在巴黎.豆瓣读书. [2023-07-05].
[72]肖邦的青年时代 Młodość Chopina (1952).豆瓣电影. [2023-07-05].
[73]肖邦:爱的渴望 Chopin. Pragnienie milosci (2002).豆瓣电影. [2024-01-05].
[74]一曲难忘 A Song to Remember (1945).豆瓣电影. [2023-07-05].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2月18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