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
2008年是中国农历的鼠年即戊子年。鼠为十二生肖之首,与十二地支相配,故称子鼠。民间有敬奉子神的习俗,老鼠繁殖力强,古人祈求生命繁衍、子孙兴旺,于是,便产生敬奉子鼠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民间婚俗中有贴《老鼠上灯台》、《老鼠偷油》等生命题材的窗花,蕴涵了一种古老的生殖崇拜观,传达着祈子多福的情感,因为新人婚后的第一愿望就是生子,祈子的愿望自然会寄托在繁殖力强盛的老鼠身上。而家喻户晓的《老鼠嫁女》故事则表现了人鼠关系的无奈和幽默,甚至在江汉平原还有“老鼠嫁女节”,时间是正月二十五,当晚,家家户户不点灯,静坐床头,摸着黑吃一种叫老鼠瓜瓜的面食,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了鼠族,一年消停不了。可笑的是,人们送鼠女出嫁竟嫁给了老猫,折射出一定的厌鼠情绪,却通过以礼相送的形式“送瘟神”,显示国人化害为吉的美好愿望。
过去,在一些民族地区,甚至有视老鼠为英雄的。因为,鼠善咬,一生都在嗑东西,若能把个浑沌世界、昏暗天地咬开,开辟一个光明的大千世界,何其美也!古代的子时又是半夜11点至凌晨1点之间,正是天地相交,浑沌初开之际,老鼠最为活跃,天开于子的造化之能,创始之功,便被赋予给了老鼠,相信老鼠能带来兴旺,由此留下“鼠咬天开”之说。
印度鼠缘
在印度,奉鼠为神,在寺庙的守护神中,有一位叫多闻天王的大神手托老鼠。印度有老鼠庙,信徒们坚信“人死变鼠,鼠死变人”的轮回,所以,那位Waiter当然不会置小鼠于死地了。令人佩服的是,印度更多的是蛇庙和敬奉眼镜蛇的神龛,万物有灵的信仰,使其生物呈现着多样性。
鼠史
老鼠是不离人类左右的伴生动物,所以,难免有学者为之撰写文章、提诗做赋。著名的包括春秋《诗经》中的《魏风硕鼠》;唐代柳宗元的《三戒、永某氏之鼠》;宋代苏东坡的《黠鼠赋》……而我最欣赏的艺文为明代龚诩写的《饥鼠行》:
“灯火乍息初入更,饥鼠出穴啾啾鸣。啮书翻盆复倒瓮,使我频惊不成梦。狸奴徒尔夸衔蝉,但知饱食终夜眠。痴儿计拙真可笑,布被蒙头学猫叫。”
说是半夜老鼠出动,扰得笔者难成入梦。饱食终日的宠物猫却在酣睡,于是,孩童采取了一个憨态可掬的行动,企图吓唬老鼠:“布被蒙头学猫叫”,估计也是徒劳。
有史以来,就总体格局来说,人与老鼠一直势均力敌,至少并未战胜这个身体渺小却愈挫愈奋的对手。在人与动物的博弈史中,老鼠是曾经致人死亡率最高的动物,14世纪蔓延于欧洲的黑死病即腺鼠疫,导致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
哺乳动物中,老鼠的家族最为兴旺,南美的水豚可谓最大的耗子,体大如猪,老鼠的种类繁多,啮齿目下多达1700个种,就是说,全球共有1700种耗子,而且个个身手不凡,生命力又是如此顽强,所以,我在1999年设计的灭绝动物多米诺骨牌时,石刻上排列最后灭绝的动物不是人类,而是鼠类。毋庸置疑,老鼠,从前就比人古老;未来,还将传宗接代,老而弥坚。
动物对人的报答,有“狗有湿草之恩,马有垂缰之义”的典故,但古人还有“义鼠”的描述,〈广异记〉云:“崔嶷,其宅有鼠,数百头于庭中,两足行,口中作呱呱声,家人无少长,尽出现,其屋轰然而塌”。
中国人赋予老鼠以仁义之名,外国人同样。美国电影艺术家沃特。迪斯尼于1928年创造了“米老鼠”的卡通形象。近一个世纪以来,智勇双全、仗义“鼠”才的米老鼠,几乎是妇孺皆知,红遍全球,可谓人类献给老鼠的最隆重的礼遇了。其实,人类对老鼠最应采取的的态度,或说给老鼠最理智、最恰当、最科学的待遇就是保持其天敌的存在,保持老鼠天敌乃是对其生态权利的尊重,而这恰恰是现代人所作所为的薄弱之处。
传说
临潼骊山人祖庙的西北方,有一平面巨石碑,上面刻有12种动物形象,名叫“十二像石”。据说,这“十二生肖像石碑”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命仓颉刻勒的呢!相传远古的时候,在仓颉创造文字后,黄帝就发明了天干地支历法。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搭配起来轮转一圈为六十年。这种历法在当时来说是很科学的,因此,一直到今日还有人沿用。
可是,这种计算年月时辰的方法毕竟太复杂,太难记了。连一些跟随仓颉习字的人都难以记清,广大不认字的群民就更记不住了。黄帝为了让各部落所有的群民,包括老人和小孩都能看懂,记住,决定选十二种动物图像搭配上去。这样人们一看到图像,便知道是啥年头了。这年年底,黄帝命仓颉传一道圣旨,邀请天下的动物在正月初一清早到宫殿门口等待挑选,谁来的早选谁,只选前十二名。
大年三十夜里,老牛自忖自己性蔫腿慢,半夜就赶紧到宫殿门口,排了头一名。夜行晓宿的老虎在天朦朦亮赶到,抢到个第二。接着,玉兔,仓龙,青蛇,白马,山羊,精猴,公鸡,黑狗,懒猪,黄猫等动物也都相继赶到。老鼠因为夜里偷油时,推翻了酒罐子,乘机喝起酒来,结果喝醉了,来得最晚,排在了其它动物之后。它想:反正是选不上了!也罢,既然来了就不能空着肚子回去,再说牙齿也该磨磨了。于是它钻进仓库里寻东西吃。突然,它发现了一对大蜡烛,就咬了几个大窟窿。肚子吃饱了,它也累了,便缩在墙角里睡了。这时,天已亮了,黄帝吩咐点蜡上香,准备开宫门选拔上像动物。谁知去仓库取红蜡烛的人却空着手回来了,回禀说:“蚩尤送来的那对大红蜡烛被老鼠咬破,蜡烛里面填满了火药!”
原来,蚩尤打不过黄帝,便假意归顺,送来这一对大红蜡作为礼物,企图在黄帝上香时炸死黄帝,以便以他统治天下臣民。幸亏大红蜡烛被老鼠提前咬破,使蚩尤的罪恶阴谋暴露无遗。黄帝想,老鼠立了大功,不但救了`我和群臣之命,而且使挑选动物属相的大事能够顺利进行。于是,提议封老鼠为十二属相之首,仓颉等群臣都表示赞同,其它动物也一致拥护。旭日东升,宫门大开,鼓乐齐鸣,选相开始,仓颉连喊几声“鼠”,却没有应声,黄帝急忙派人四处寻找,在仓库墙角才把它到,它醒后,还以为黄帝派人来抓它是要问它毁烛之罪呢,吓得满库乱窜,直到人们说明原委,它才高高兴兴的进入宫殿应选,仓颉接着按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等的顺序,点唱完了十二属相动物的名次,恰巧把原来排在第十二位的黄猫给挤掉了。从此,猫恨死了老鼠,只要一见老鼠便穷追不舍,捕到以后,还要百般作弄吓到半死才将其吃掉,同时,猫还时时用爪“洗脸”,十分注意打扮自己,它心想把老鼠捕尽后,自己好补入十二属相之列。
黄帝为了便于人们查询对照时日生肖,便命仓颉在骊山的一方巨石碑上,按十二生肖的先后顺序刻勒了“十二生肖图”,这幅“生肖图”一直保留到现在。当地老百姓赞美说:“十二像,十二像,看啥年头有啥像。”
——属鼠人士的出生年:
1936、1948、1960、1972、1984 、1996、2008、2020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4的年份,都是鼠年。
列成公式为:公元年号÷12=某个商,同时余数是4。
例如: 2008÷12=商167,同时余数是4。那么,2008年就是鼠年。
注意以上只是大概的对应关系,因为世界通用的公历和中国的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
鼠年起算自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因为生肖年依附于干支纪年,而干支纪年又是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历代官方历书(即黄历)皆如此。农历只是借用干支来纪年,其一年的范围在正月初一至除夕内,此点并无争议。而农历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由于民国后使用了公历,不少民众包括极个别所谓专家在历法知识上的欠缺,所以两者常被混淆。
干支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它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自古以来,干支历一直为官方和民间所普通认识,应用于天文、风水、命理、选择术和中医等学科上,并为历朝官方历书(即黄历)所记载。以清朝官修史书《清实录》为例,书中的干支纪年均以立春为分割点:如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之第十七册,乾隆实录之第九册,第573页,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实录》的记载是:“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另见清代《红楼梦》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这里更是明确地指出干支历在纪年纪月时的转换点。
2020年农历庚子鼠年因为有一个“闰四月”,这一年共有384天。[1]
[1] 即将到来的猪年只有354天 鼠年却有384天 · 网易[引用日期2019-01-08]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