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2012-2013第一学期
课外阅读指导课-----推荐阅读《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中秋、重阳节的了解,激发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
2、 通过向学生推荐《中国传统节日》,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秋、重阳节,激发阅读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过哪些课外书呢?能不能给我们报报书名?(学生自由讲)
3、你一般都是利用什么时间读书的呢?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2)同桌交流.
(3)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听了刚刚的介绍,老师发现两个问题,首先同学们的口才是越来越棒了,我想这一定是得益于你们平时大量的阅读好书.第二,我发现你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如果我们能经常把自己阅读的好书与大家分享,互相交换着看,那我们的班级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同学们学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进中国节
1、所以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中国传统节日》.(出示《中国传统节日》这本书)里面说的都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学生自由讲)
总结:历史传承下来的、代代相传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2、有谁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 除夕……)
3、《中国传统节日》这本书,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八个节日(课件出示8个节日)
四、感受中秋节
1、同学们,我们上个月就刚刚过的其中一个--(中秋节)
2、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庆祝的?(学生自由讲 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
3、现在的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吃月饼、赏圆月,更期盼家人团圆.即使再忙,这一天也要回家,图的就是一个团圆!
4、其实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很早就流传了,自读你们手中的资料《吃月饼》 想一想: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
这段资料中有许多生字,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我们应该怎么办?对了,读书莫放拦路虎,遇到“拦路虎“,我们要及时扫除.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反馈(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
同学们读书的效率很高,老师把你们刚刚说的答案结合这本书的内容归纳了一下.(出示课件)
先秦时期:老人吃的糍粑饼
唐明皇时期:仿造嫦娥的仙饼
唐高祖时期:吐蕃人敬供的圆饼
明朱元璋时期:起义传递消息的圆饼
抗击北方靼子时传递消息的圆饼
总结: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中秋前后,都跟饼子有关,慢慢也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中秋的习俗也不一样.(出示中秋习俗课件)
以及少数民族的办歌墟 追月 寻月 偷月 闹月 跳月
6、没读这本书之前,很多我也是听都没听过.同学们想了解吗?
留给同学自己在这本书中找答案.(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
9、中秋过完了紧接着的就是--(重阳节)你们对重阳节有什么了解?(学生自由讲)
10、课件出示儿歌: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教师范读,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从儿歌里我们就能感受到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学生自由讲 登高、饮酒、插茱萸、吃重阳糕)
10、那同学知道为什么要过重阳节吗?阅读资料
《桓景避邪说》
请同学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由来
11、过去人们过重阳节是为了祛灾避邪,现在重阳节已经发展成为老人节了,希望人们能够尊敬老人.同学们,今年的重阳节,你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自由讲)
12、是啊!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是应该去了解、继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刚刚你们阅读的资料就是从这本书中截取的.其实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包括它们的由来、习俗、趣闻这本书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一本很值得大家去阅读的一本书.
四、总结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课件出示)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2012-2013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结合学校阅读课题研究,以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为目的,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今后学生学好语文,学好各门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二、阅读目的
1、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终身受益的阅读方法.
2、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强调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3、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通过阅读典范的诗、文,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阅读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本学期努力使学生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背育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四、阅读途径
1、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
2、图书馆借阅图书和查阅资料.
3、班级设图书角,供班级同学阅读.
4、利用上语文课时融入的扩充阅读材料,进行课外阅读.
5、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教材和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教材.
五、阅读时间
1、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所有的语文课
每月汇报会
课外自读,每天阅读30分钟 ,并做读书笔记.
六、阅读内容
语文拓展教材、四大名著、《中国传统节日》等书籍、杂志;
五年级阅读课教案十篇
一、课节名称:英语阅读课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2.能够通过阅读和理解,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3.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内容:
1.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3.阅读理解和阅读技巧。
难点内容:
1.理解课文中的复杂句子和生词。
2.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或短视频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阅读
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一篇短文,并提供必要的词汇和句型辅助理解。
step 3:讨论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短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step 4:阅读理解
教师通过提问和填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于短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step 5: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醒学生需要在课外多读英语书籍,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作业内容:
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一篇英语短文,并完成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
板书设计:
英语阅读课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3.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内容:
1.重点词汇和句型。
2.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3.阅读理解和阅读技巧。
难点内容:
1.理解复杂句子和生词。
2.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