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_践行核心价值观作文精选4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_践行核心价值观作文精选4篇

作文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思想到得修养,进而提升自己的科学道德修养,做一个好公民。

践行核心价值观作文 篇一

面对想要过马路的老奶奶,面对“选择性失明”的众多车主,“暖心”司机上演了“霸道”一幕:不惜违反交通规则,以帮助老太太过马路!这是一场规则与人性的较量,我不禁想说——

这位司机“霸道”霸得好!

明明知道自己压实线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明明知道会受到处罚,但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下,他让自己的正义感占了上风:不要难为老人,一定要让老人安全过马路。这不是路怒,是伸张正义,是主持公道。

我为交警的人性化执法点赞!

交警称当晚已通知视频中不礼让行人的7辆车的车主,对他们依法罚款,扣分,同时也肯定了浙牌司机的暖心礼让,并对其压实线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交警有法律根据的7罚1批,恰到好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7车不让行,依"规矩"处罚,黄车压线也理应处罚,两者都是维护这个“规矩”的体现。黄车违章事出有因,以批代罚,这是对“规矩”的优化,值得赞赏。

车让行人,让出了对生命的尊重!

泱泱中华,千年流淌,美德熠熠,万年流芳。儒家警示格言中,将“让”与“温”“良”“恭”“俭”相并列,作为传世经典一直延续至今。孔融让梨,透视出对长辈的尊重;车让行人,折射出对生命之尊重。

暖心礼让,让出文明!

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可以让出深厚的友谊;在社会上,可以让出和谐的天地。这种暖心礼让,体现了文明的进步,更体现了对一种敬畏之心——

心怀敬畏,敬畏规则,敬畏生命!

“遇斑马线礼让行人”,是一种交通规则,但很多城市只是把礼让斑马线仪式化了,只规定几个路口不礼让斑马线才受处罚。而行人更多理解成只要是斑马线,司机就要礼让。那么遇到不自觉的司机,很可能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遇斑马线礼让行人”,不能光体现于考试中,而应成为所有人都遵循的规则和一个城市风度的体现。

莫道行路难,文明礼让路自宽。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只有我们一起行动,一路坚持,把点点文明之举、礼让之风汇聚起来,才能绘成城市街头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践行核心价值观作文 篇二

人生本是一场修行,一个人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其对应的果。带着善心上路,终会收获善果。

一张嘴多积口德,一双手勤做善事,一颗心有情有义,一辈子自然就欢喜自在。那位善良的修船工,以自己的善心成就了一颗善果,为自己赢得了欢乐,也为别人赢得了生命。

带着善心上路,你会收获一条碧溪。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家庭和睦、事业顺利,最好“百福骈臻,千祥云集”,但上天是公平的,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得到福报。英国首相丘吉尔年少时被一个农夫从粪坑中救起,他父亲以资助农夫的儿子上学为报,这个被资助的农夫的儿子长大后发现了青霉素,后来,农夫的儿子用自己发现的青霉素救了丘吉尔一命。丘吉尔在二战期间,领导欧洲盟军,成功地遏制了法西斯称霸世界的野心,救了无数人。你看,世间的因果就是这么奇妙。农夫的一个无心的善举,就这样辐射开来,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带着善心上路,你会收获一场春雨。

春雨无声地滋润万物,善心结出的果实像春雨一样无声地滋润他人。世事如棋,让一招不为亏。人活于世,很多事情不值得较真,用自己的善心送出包容,会带给别人难以言说的快乐。所以说,生活中的很多事,我们都不必太在意,活在平和中,做一个善良、自在的人,平凡中也有精彩。滚滚红尘有多少事,都付南柯无迹寻。既然能够相遇、相识、相知,那就送彼此一些快乐一些笑容,像春雨一样润泽彼此的心田。

带着善心上路,你会收获一颗明珠。

明珠那只在黑暗中才能被人发现的柔和而圣洁的光,总是给人们以无穷的力量。有时候我们的生活就像那怎么也等不到的曙光的漫漫长夜一样没有希望,所以我们会怨天尤人。如果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一颗明珠,并且将这些明珠汇聚起来,黑夜就会光明无比,希望也会不请自来。“最美婆婆”陈贤妹、“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每一个“最美”的后面都有一个美丽善良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善良的人,他们是一颗颗明珠,用自己的光芒温暖着身边的人。外美如花,内秀若竹,怀一份善心,守一份执着,持一份静和,与天地精神通往来,便能自然地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能左右自己的心。我们不需要力挽狂澜的魄力,也不需要两肋插刀的誓言,我们需要的是那颗平常又平凡的善心,为同胞也为自己收获一世的幸福。

践行核心价值观作文篇三

“人之初,性本善”,中华文明悠悠五千载,善良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在漫长的传承之途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坚守善良的本性,便是坚守为人的道德准线。

本着“佛救苍生于水火乃天性”的原则,老僧两次被蝎子刺伤,仍毫不犹豫地把它从急流中救起,这既是对佛家施救本能的最好展示,也是对博爱胸襟的极力褒扬。

坚守善良的本性,不因危急艰险的形势而退缩。

马路上,一妇女因遭遇车祸而昏迷,路过的刁娜和丈夫立刻停车相助。路过的人怕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施手把伤者抬到路边。刁娜和丈夫便义无反顾地护在伤者身前指挥车辆绕行。天色渐暗,一辆飞驰的轿车不慎撞倒了刁娜,致使她双腿严重骨折。刁娜却为自己拯救了另一个生命而欣慰。车辆无情人有情!即使冒着生命危险,勇敢的刁娜依然坚守着善的本性,在车水马龙中上演生死相助的大爱传奇。

坚守善良的本性,不因金钱与安逸的侵蚀而褪色。

位于悬崖上的二坪村极度贫穷。教育资源的匮乏使村子的落后面貌依旧。而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到来,为这里的孩子点燃了希望的灯火。放弃县城优厚的待遇,他们领着微薄的工资,啃着硬馍喝着生水坚强支撑着。亲友一再劝阻,他们却狠不下心离开这群渴求知识的孩子。峭壁无意人有意!即使饥寒交迫,顽强的夫妇俩依然坚守善良的本性,在大山深处延续舍己为人的大爱故事。

坚守善良的本性,不因欲望和私心的的膨胀而转移。

纵使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善良的本性始终是爱不变的代言。然而欲望的膨胀,私心的滋生却成了挥之不去的阴霾,导致一幕幕悲剧的上演。小悦悦被碾,路过的18人无一相助,而救人的陈阿婆却被诬为想出名。人们善良的本性究竟去了哪里?也许“彭宇案”使得无数本想救人者袖手旁观,好心反被“咬”的社会怪圈让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善良的代价如此高昂!人们甚至怀疑要不要行善,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

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忽视身边依然存在的感动。那些“最美的中国人”依然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践行着善良的准则。不论外界的纷繁复杂,都要坚守善良的本性。这既是美德的传承,更是整个社会的期待!

坚守善良的本性,不为外界所动,保持心灵的净土,彰显高尚的人格,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作文 篇四

近期,从高铁“霸座”,到公交“互殴”,发生在公共场域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也引发了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公共场域的精神文明已经有了极大改观。在餐馆,适量点餐、文明用餐已成当代饮食守则;在景区,乱扔垃圾、折枝摇树的现象越来越少;红白喜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礼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净化着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文明、理性正在成为时代的底色,支配着我们的公共生活。

但在这样的清新风气中,也有一些不和谐因子。一些人的公民素质已“欠费”,文明“余额”已不足。因坐过站,重庆万州一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车辆坠江;因坐过站,北京一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机,造成事故;高铁和公交上公然“霸座”,无理取闹;面对警察的正常执法,撒泼打滚、胡搅蛮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文明也应“水涨船高”。否则,就像有网友批评“霸座”者:“你的素质配不上你乘坐的高铁”。的确,仓廪实而知礼节,每个时代都有相匹配的时代精神与公共守则。我们要让美德和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用公共文明塑造公共场域,构建匹配我们时代的精神文明。

公共文明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相较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日常举手投足的审美,更能折射一个社会的文明。公共场合不要大声接打电话、自助餐厅按需取餐不“哄抢”、后面有人别着急关电梯,这样的文明细节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规范,也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自制、自觉和对他人的尊重。在现代社会,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对整个社会来说,实现精神上的现代化也是一次文明再造的契机,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给传统以新生,给岁月以文明。

公共场域的文明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成熟。思想者说,对文明的真正检验,不在于人口多寡,不在于城市规模,不在于庄稼产量,而在于看这个国家造就出了什么样的人。一滴水中折射出太阳,一个果壳里藏着整个宇宙,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因子。文明不仅仅体现在精神层面,更体现在你我日常的举手投足、洒扫应对。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当中国出境游突破1.3亿人次,每一个乱丢的瓶子、乱闯的红灯,都有可能影响别人的文明观感。这就需要我们以“文明使者”的自觉,体现出和大国身份相适应的文明教养,与“礼仪之邦”相匹配的中华风范。

“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构建匹配我们时代的精神文明,就是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文明习惯。而我们社会也将因这一巨大的精神力量,闪耀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文明之光,照亮前路、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