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家访】_一名学困生的家访案例(学困生家访内容摘要)

【学困生家访】_一名学困生的家访案例(学困生家访内容摘要)

一名学困生的家访案例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季丽

几年的班主任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困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按照学校的要求,在第一站的家访中我和郭秀玲老师重点访问了学困生周子晨的家长.

周子晨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情况令人担忧,学习不够认真,字迹马虎,每天的作业总是做得不够,语文上少写一遍,数学少做几道题,更严重的是后来参加了排球队,作业隔三差五的就不做了.所以,当天下午我就在子晨的带领下去了他家.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每天子晨放学回家前都要到到奶奶楼底下报到,奶奶知道后才回自己的家,可见奶奶对这个孙子的疼爱程度.进了子晨家后,我从表扬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谈到子晨待人热情,有礼貌,热爱劳动,讲卫生时家长也点头,可是,学习上还得努力,孩子还小,自制力有限,做家长的还得管,即使孩子将来不能成为特别出类拔萃的人才,做家长的也不会后悔,留下遗憾.家长说他们也管,可是管不好,有时管狠了奶奶就护.我和家长一起分析了原因.第一家长管得不到位,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教.第二家长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要么就打,奶奶再一护,就完了.第三可能家长还不知道怎么管教,方法不当.接着,我叫子晨拿出作业,将其中的几道重点题目拿出来当着家长面辅导,也让家长知道该怎么针对题型进行有效辅导.同时我告诉她的家长作业主要是检查督促,使之养成好的习惯,现在管是为将来不管,家长听了连连点头.最后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家长和孩子定好合约,不完成作业不准玩,教育孩子时让老人离开.管就要管得彻底,一边打还要一边教育,要让孩子心服口服.

第二、建议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慢慢就会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

第三、发现闪光点,家长不要吝啬表扬,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闪光点为突破口,进行表扬鼓励,使孩子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自我意识,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上进的信心.

家访以后我在学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走近子晨,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经常和他谈话,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多几份关爱,让他体会到班主任对他的期望和关心.后进生对周围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的事”戒备心理.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他们,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受不了.因此我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周子晨同学戒备心理的障碍物,任命他做值日小组组长,把信任的目光投给他.其次激活其乐学点.我经常将其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帮助他学习.平时我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助他,他对学习的兴趣也愈来愈浓了.最后对他不足之处我进行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他的信任的时侯,我不轻易对他进行当众批评,否则,就永远失去他对我的信任,我也很难挽救我的过失.当我发现他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他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他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他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他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

那次家访以后,我又用电话对子晨妈妈进行了几次家访,通过几次家访我深感下一阶段工作的艰巨性.对于子晨这样的学生的处理,我经过反复的思考,激发其上进心,同时要让其尽快地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要想办法尽可能让其品尝到成功后的甘甜. 这些都不是单凭班主任一个人、 在短时间内所能办到的.对此,我作了如下计划: 今后找适当的机会再找该生进行一次单独谈心,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其思想,另一方面,希望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逐步感化他.一次不行,就再谈第二次、第三次、…;其次,向其建议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督促其在短期内必须做到:(1)上课不管整样都认真听讲,听懂多少是多少;听 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做一些必要的记录或做上记号;课后及时复习,(2) 不懂的地方应主动、 及时地向老师或周围同学请教,绝不能怕难为情,否则不懂的会越聚越多; (3)作业应尽量完成,不会做的应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并跟老师约好时间,请老师 帮助及时解决;(4)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短期、中期、长期)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努力完成.最后,跟有关科任老师说明情况,对其特事特办,尽量不当众批评他,并尽可能地给予一些必要的表扬和鼓励.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他课堂发言更积极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拿书过来问我不理解之处,虽然有时的小测试他的测试情况不太好,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布置的课外题,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算成功的.

我相信: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催化剂.只要教师施以爱心,有契而不舍的精神,不断的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转困一定有收获.

小学学困生家访案例

一、背景介绍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出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不够认真,缺乏自制力等特点。本文将以一名小学学困生的家访案例为例,介绍如何解决学困生的问题。

二、家访情况

小学三年级的小明是一名学困生,他的父母找到了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老师在与家长进行初步交流后,决定进行家访了解情况。

1.家庭背景

小明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工作较忙,平时比较缺乏时间陪伴孩子。小明是家中独生子,生活比较富足,父母在物质方面给予孩子很多关注。但是,小明的父母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没有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他们认为孩子太小,应该多玩耍,不需要太多的学习压力。

2.学习情况

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倒数的位置,且在短时间内没有明显的提高。他的作业经常拖到晚上才开始做,而且做得比较慢,常常需要父母的帮助。在考试中,小明常常因为基础不扎实而得分不高,且在考试时容易紧张,导致失分较多。

3.性格特点

小明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流。他也比较懒惰,喜欢玩游戏和看电视,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此外,小明缺乏自制力,不能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

三、解决方法

1.与家长联系

首先,老师与小明的父母进行了沟通,提醒他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置专门的学习区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此外,家长也应该时常与孩子交流,关心他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2.建立合约规定孩子完成作业后才能玩

对于小明这样的学习困难儿童,老师建议可以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份学习计划,明确每天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例如,规定孩子必须在完成作业后才能进行游戏和娱乐活动,同时对于完成任务的孩子进行奖励,而未完成任务的孩子则要承担相应的惩罚。

3.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帮助孩子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等。对于小明这样的学习困难儿童,老师建议可以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入手。可以为孩子选择适合他的、有趣的读物,帮助孩子逐渐建立起对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4.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鼓励

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老师在与小明的交流中,发现小明在语文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潜力的。因此,老师建议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语文学习机会,例如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文化场馆等,培养孩子对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兴趣。

5.走近学生,激活其乐学点

学习困难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和动力,需要老师的关注和支持。老师建议可以通过走近学生,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激活他的乐学点,让他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动力。例如,老师可以与小明一起制定学习计划,逐步提高他的自学能力,让他在学习中逐渐找到成就感。

6.适当进行批评

适当的批评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但是批评的方式和方法也很重要。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老师应该采用温和、关爱的方式进行批评,避免过度批评导致孩子失去信心和动力。例如,老师可以在家访中向小明的父母提出建议,让他们逐渐改变对孩子学习的态度和方式,让孩子逐渐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和动力。

四、总结

学困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克服问题,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家访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解决学困生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动力,逐步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