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名字及事迹】_全国劳模的事迹和名字精选合集(2020全国劳模的名字)

【全国劳模名字及事迹】_全国劳模的事迹和名字精选合集(2020全国劳模的名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出现了许多劳模,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当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下面小编整理了十位中国劳模,值得我们一起向他们学习。

一、张兆丽

在泗阳捷锋帽业有限公司,有一朵12年盛开不落的缝纫花,她从花样年华走上缝纫之路,并一直在辛勤地耕耘。她就是刚刚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现任泗阳捷锋帽有限公司业机缝九组班长的张兆丽。

1998年,张兆丽从泗阳职中毕业后,到南京玩具厂做一名缝纫工。性格内向的她,面对现实没有更多的怨言,只想既然干上这行,就要把它干好,干出个样来。12年来,她刻苦钻研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缝纫工成为一名制帽先锋班的班长。

机缝九组是泗阳捷锋帽业成品帽生产的主力军,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技术性强,所包含的制帽知识面也广。张兆丽所在的班组大多数是新手,对高台缝纫机器操作不太熟练,出产量、保质量的担子几乎都压在了她的肩上。她从不喊一声苦、不叫一声累,总是勤勤恳恳地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完成每一项任务。在赶货任务重、人手少的现实面前,经常通宵达旦加班,直到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为了培养自己的独立操作能力,她除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为了更好、更快地操作不同的缝纫机器,适应订单生产的需要,她刻苦研究机器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虚心学习,因此,她在“岗位练兵”、“争当合格劳动者”等缝纫项目岗位技能练兵竞赛中总能名列榜首。

身为外商投资企业普通员工的张兆丽,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带头严把质量关。为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她配合车间领导不定期地组织员工学技术、学业务,为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她凭借多年积累的操作经验,积极参与编写《机缝车间高台机操作规程》和《学习型班组评比细则》,有效地配合了“班班争当学习型班组、人人争做学习型员工”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班组员工的主人意识,调动了员工的劳动热情。

二、唐延鹏

我叫唐延鹏,现年34岁,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液压支架修理车间钳工二班班长。自96年参加工作以来,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很快就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出色的管理被推选为组长、副班长、班长。在这个兵头将尾的岗位上,带领全班职工多次出色地完成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曾多次被公司授予先进。

真抓实干,做好表率

作为一名班组长,可以说是班组职工的主心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身边的职工,尤其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作为班组的领跑者,自己的示范带头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地做好表率,在平时的班组工作中,哪儿的活最脏最累,我就随时补充到哪里。熟悉综采支架的人都知道,支架底座的清渣除锈是一项最脏最累的体力活,班组每次清渣除锈我都会和大家一样平均分配,有时因其它班务忙不开,我就常常利用早来晚走的时间来完成。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三九严冬,在空旷的场地上,我常常一个人在忙碌着,手套磨破了,手被钢钎磨出了泡,可我从没叫苦叫累,总是赶在使用前和职工们一样把底座清理的干干净净。有人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那么我认为一个班长就应该是一个榜样,只有做出了榜样,发挥好表率作用,才会在班组中形成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从而调动和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群体内在潜能。

三、孙远秀

孙远秀:师带徒传承纺织“薪火” 她是精益求精的技术能手,更是诲人不倦的技能导师。作为纺织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孙远秀立足岗位,将责任、理想、技术、创新一肩挑起。 以生产纺织品用纱为主业的长源纺织是福建省纺织龙头企业之一,来自生产一线的孙远秀,是这条纺织生产线上的工作标兵与技能大师。 在纺织行业,孙远秀已经工作超过20年,作为总教练,孙远秀习惯了起早贪黑的工作节奏,丰富的经验让她把繁忙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四、周明娟

全国劳模周明娟“名师带徒”传授“美丽秘籍” 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省财贸工会兼职副主席、杭州解百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营运部助理周明娟,指着嵌在“周明娟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外墙上的五只手模型,对两位徒弟说,它们分别代表了工匠精神、榜样力量、劳动光荣、不忘初心、砥砺传承。

五、陈加友

福建省劳模陈加友:以匠人匠心践行茶人初心 陈加友,1969年出生于安溪县龙涓乡,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主任,正高级讲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评茶师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30年来,陈加友从事茶叶机械教学、创新、研发和生产,培育了一大批茶机创新能手,并先后获国际发明金奖1项、全国发明金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专利三等奖1项。 发明国家专利37项,参与制定茶叶国家标准2项、省地方标准2项,主持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13项,出版《茶叶机械》专著1部,发表论文36篇。2018年,他获评福建省劳动模范。

六、江燊

江燊:“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江燊,福州市仓山区第一中心幼儿园园长,2009年获评“福州市劳动模范”。 校园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江燊将青春与爱心都奉献给了幼教事业,如同叶子将年华都奉献给了花朵,用心用情陪伴每位孩子成长。 从事幼教工作28年,江燊在幼教领域卓有建树,作为幼儿园园长,园里的大事小情她都一一操持、尽心尽责。

七、郭明义

郭明义:传承雷锋精神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业务主管郭明义,把雷锋作为人生榜样,将走雷锋路作为人生选择,甘当路石,默默奉献,时时处处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矢志不渝传承雷锋精神,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称号。

八、罗阳

罗阳,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坚持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全国总工会追授罗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九、叶朋

叶朋,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流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第十届人大代表。1998年开始历任天信仪表集团副总工、总工、副总裁,先后主持研制了智能气体流量计、电子体积修正仪、自动化系统等二十多个系列产品,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级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主导起草了1项国家标准和1项浙江制造标准,参与编制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及规程,拥有3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发表了13篇论文,参与编写3本专业书籍。在本人及所带领团队的努力与创新下,天信仪表一直领先于国内同行,公司业绩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行首位,为苍南经济发展,为我国自动化仪表技术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十、杨平庭

杨平庭,2014年浙江省劳动模范,苍南县桥墩镇凤岭村青年农民,山区农民贫脱致富引领人。他承包了凤岭200亩村集体水果林,并积极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1998年以来,他动员村民合资开垦马蹄笋基地2000多亩,扩大周边农民杨梅种植面积5000亩,与村民们创办本土鸡养殖基地,发展水果采摘游,不断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为了得到足够的种植管理技术和信息,十几年来,他每年订阅上千元专业报刊和实用技术资料,劳作之余,挑灯夜读。之后又把学到的种养殖业技术向乡亲们推广,提高了村民发展效益农业的积极性。自1999年以来,他自筹资金培育各种果树苗圃,发放给周边农民种植。在他的带动下,周边5000多户农民每户种植3-5亩杨梅树和马蹄笋,村民人均收入从1996年的1250元提高到现在的17000多元。

许振超,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之一1。他从一名普通的机械修理工成长为集装箱码头设备的专家和领导者,为青岛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许振超从1994年开始在青岛港工作,先后参与了前湾码头、胶州湾码头、东方港湾码头等多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他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掌握了集装箱吊机、门吊、龙门吊等多种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改造技能。他还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如自主研发了集装箱吊机智能化控制系统、门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2。

许振超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也是一名有远见的管理者。他积极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立了集装箱码头设备管理平台,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他还注重培养后备人才,建立了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凝聚力的团队2。

许振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貌。他说:“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1

巨晓林,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高铁分公司技术员、工匠技师,全国劳动模范1。他从一名普通的线路工成长为高铁建设领域的技术标兵,为我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巨晓林从1998年开始从事铁路电气化施工工作,先后参与了京沪高铁、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铁等多个重点项目。他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掌握了接触网施工、调试、检测等多项技能。他还积极创新施工方法和工艺,提出了“三段式”接触网安装法、“三步法”接触网调整法等多项施工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他还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难题,成功解决了高速列车运行中出现的电力问题,为高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巨晓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贡献,先后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技术工人、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荣誉称号。他也多次被评为铁路电气化施工的优秀个人和团队,为我国高铁建设事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作为一名高铁建设者,巨晓林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为高铁建设的成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的事迹不仅激励着更多的人投入到高铁建设事业中,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工匠形象,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勇气拼搏的精神。

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被称为“航空手艺人”。他从小就热爱飞机,1980年进入上海飞机制造公司,从事钳工工作。在30多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经手的零件上千万,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他用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他不仅精益求精,还勇于创新,发明了“对比检查法”和“反向验证法”,提高了划线零件的准确度和质量。他参与了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c919大型客机项目,为实现中国人自己造飞机的梦想贡献了力量。他还悉心培养徒弟,将经验倾囊相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传承人。

包起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从一个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世界最大港口集团的领导者,见证了上海港从落后到领先的历史性跨越。他以“包起帆速度”闻名于世,在码头上一干就是40多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都坚守在岗位上,指挥装卸作业。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推动上海港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壮大。他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设备和管理模式,提高了码头效率和安全性。他还积极参与国际港口合作和交流,推动上海港与世界各地港口建立友好关系。

王顺友,《感动中国》2005年十大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邮政“马班邮路”忠诚信使。他从1983年开始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马帮邮路上送信,一干就是22年,共走了近4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十圈。他用自己的双脚和一匹老马,穿越高山峡谷、风雪冰川、森林草原,为边远山区的群众传递信息和温暖。他不畏艰险,不计报酬,不辞辛劳,不忘初心。他把每一封信都当作亲人的心声,每一次投递都当作一次使命。

吴登云,曾任某地乌恰县政协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原院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他从1984年来到某地乌恰县工作,一直奋斗在这片贫困落后的边疆地区,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治疗了无数患者,挽救了无数生命。他还积极推广预防保健知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了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他不仅关心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关心他们的精神文明。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支持教育、扶贫、民族团结等工作。

陈贞,华东医院icu(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她从2000年开始从事护理工作,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工作,面对危重患者和复杂情况。她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她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和能力。她还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带领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团队。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成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她奔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与其他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为抢救危重患者不懈努力。

刘双燕,朱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她从2016年开始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朱集村工作,一直致力于带领这个贫困村走向富裕。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村里的发展规划、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她不仅关注村里的经济发展,还关注村民的精神文化。她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她还注重培养村里的后备力量,选拔和培训了一批优秀的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

黄大发,现任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村支书,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七一勋章”等荣誉称号。他从1974年开始在团结村工作,一直献身于这片贫瘠的土地,为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不懈奋斗。他用自己的双手和一把锄头,开垦了数千亩荒山,种植了数百万棵果树,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路。他不仅关心村里的经济收入,还关心村民的教育和健康。他捐资助学,资助了上千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还捐资建医院,为村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全国劳模的事迹和名字

劳模是指在各行各业中,表现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最高荣誉称号之一。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新时代的闪光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全国劳模的事迹和名字。

1. 张兆丽

张兆丽是一名缝纫工人,被誉为“缝纫界的金牌工匠”。她从花样年华走上缝纫之路,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完成每一项任务。她精通各种缝纫机的使用,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缝纫任务。同时,她还带领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缝纫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唐延鹏

唐延鹏是一名电焊工,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地做好表率。他不断培养自己的技能,带领班组职工多次出色地完成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他还积极参加技能比赛,多次获得省级以上的奖项,成为全国劳模的代表人物。

3. 韩红

韩红是一名歌手,也是一名公益人士。她以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她不仅在音乐上不断创新,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美妙的歌声,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在灾难面前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

4. 崔世安

崔世安是一名中小学教师,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事业的伟大。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他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全国的教育工作者。

5. 安明顺

安明顺是一名工程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带领团队设计出了一种新型高速列车,使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的事迹激励着全国的科技工作者。

6. 冯景涛

冯景涛是一名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建筑工地上干了20多年,从一个普通的搬运工一步步成为了一名会操作各种大型机械的技术工人。他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他的事迹展现了劳动者的工匠精神。

7. 杨利伟

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是航天事业的杰出代表。他在太空中完成了我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事迹激励着全国的科技工作者和年轻人。

8. 徐维红

徐维红是一名护士,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疗事业的伟大。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她奋战在一线,不顾个人安危,竭尽全力救治患者。她的事迹展现了护士的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

9. 李香草

李香草是一名农民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在城市化进程中担任建筑工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她的事迹展现了劳动者的工匠精神。

10. 刘芳芳

刘芳芳是一名电焊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做好表率。她不断培养自己的技能,带领班组职工多次出色地完成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她的事迹激励着全国的工人阶级。

11. 朱秀娟

朱秀娟是一名聋哑人,她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残疾人的自强不息。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缝纫工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聋哑人也能够做好工作。她的事迹展现了残疾人的勇气和坚韧不拔。

以上是全国劳模的部分事迹和名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共同奋斗,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