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border=0>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关于道德和信仰之痛
作者:王亚强
附链接
大型系列公益访谈节目《和谐拯救危机》(08年正式发行版),是一部公益电视片,旨在叫人向善,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节目嘉宾是享誉海内外的一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节目制作由北京佛教佛教文化研究所影视部主任陈大惠和其他诸多居士共同完成.《和谐拯救危机》详细剖析当今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环境和人文危机的根源,以及阐述以和谐为宗旨的化解之道.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团结、化解冲突、深刻认识和谐等诸多方面均有深入的表述.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border=0>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border=0>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border=0>
《和谐拯救危机》基本是一种访谈式的节目,净空法师作为当代世界著名的高僧,以他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表达,谈及他对信仰,伦理,科技,宗教,和谐,政治制度,儒学中兴,道家,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思考,逻辑严密,并有若干当代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首脑们的言论做了佐证,阐发了许多现代人迷惑的问题,深刻而通俗.虽然部分观点还值得进一步商榷,但是观看之后,对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哲学乃至世界观与价值观问题都有很大的启发,深感高僧的佛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系统论思想,实在是每个关心人类生存的现代人不容错过的节目.推荐您和家人或朋友一起观看,心平气和,坚持看完 受益匪浅!
暂时的写下一些心得,做为笔记.
1、世界性危机的存在是因为科技并不是万能的.
2、人类目前所了解的宇宙和科学原理只是微不足道的极少一部分.
3、佛教的实质不是宗教,而是佛陀的教育.佛教的形式后来变成了宗教活动.要学习佛学不能去寺庙里,而应该研习经典.
4、如同根和花果相比,解决危机的思路要放在根上,而不是一些花果.
5、佛学的终极境界是没有对立的,辩证法带来的必将是对立和斗争甚至战争.
6、耶稣,阿訇,马克思,释迦牟尼等,在净空法师的观点看来,是世间存在的那个唯一真神的某一化身.
7、科技走到极端则会带来极大的毁灭效果,发展和使用科技最好的状态是做到适可而止.
8、人类的过度使用地球自然资源的结果是导致人类加速毁灭.
9、人的心境好坏可以改变健康甚至改变物理环境.
10、古人的智慧来自当时物质资源的短缺,但古人恰恰在这种情况下悟出了哲理,佛祖则在物欲满足后悟出了道理,殊途同归.这种对生存的追问思维,尤其可贵.
11、对于部分看到这篇博文的读者来说,看了我上面写的这些话,感觉很可能莫明其妙.就像“两条从未离开过水的鱼在谈水究竟是什么东西”一样抽象.
读者可网上搜索看到该节目的视频,笔者极力推荐!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border=0>
视频地址:附链接
以下内容为网络上搜集的有关资料可供参考:
净空老法师,俗名徐业鸿,一九二七年生于中国安徽省庐江县.一九四九年旅居台湾.先后追随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大师,以及佛儒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十三年,而于佛教净土宗着力最多.一九五九年于台北临济寺剃度,法名觉净,字净空,至今讲经教学四十八年,从无间断.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说,大开印赠经论善书及运用网际网络、卫星电视教学手段之风气.
曾受聘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内学院院长等职.并创办过台北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會、美國達拉斯佛教會、澳洲淨宗學院.曾指導新加坡淨宗學會創辦「弘法人才培訓班」.現今全球有百餘所的佛陀教育機構尊聘淨空老法師為永久導師,千百萬的聽眾通過遠程教學,跟淨空老法師學習佛教和接受倫理道德的教育.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border=0>
除教學之外,淨空老法師致力於世界和平、宗教團結,普及仁愛和平的社會教育工作,足跡遍亞洲、美洲、澳洲、歐洲、非洲等地,貢獻卓越.先後榮獲澳洲、印尼各大學榮譽教授、博士學位以及英國女王頒贈之am勳銜.並多次代表澳洲的大學出席國際和平會議,積極提倡建立「宗教大學」或「多元文化大學」,培育各宗教傳道師資,互通教義,以提昇宗教徒素質.
二○○一年移民澳洲,次年成立澳洲淨宗學院於昆士蘭州圖文巴市.以培育弘法人才為宗旨,特別重視《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以及《沙彌律儀》的學習,奠定德行、倫理、因果、智慧、科學教育的基礎.學生們每日學習講經,時常應邀至當地各大學宣揚宗教教育與多元文化理念,以收教學相長之功.學院週六的溫馨晚宴、東西方節日慶典與多元文化論壇交流,於敦親睦鄰發揮了良好效果.並積極參與當地各項教育、醫藥、慈善活動.向全球高等學府贈送獎學金暨《乾隆大藏經》等珍貴法寶,供養有志於學習神聖教育的仁人志士.在淨空老法師的領導下,淨宗學院同學們立志以「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修身為本,教學為先」的理念,永遠為聖賢教育事業而共同勉勵!
1. 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代,而且还是人类咎由自取的结果.
2. 危机是几千年累积下来的,累积下来的.那么明显形成这个危机,是科技的发展.所以科技发展到极处,也就是人类整个的毁灭,眼前是得到了一点甜头,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3. 中国古圣先贤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理论、方法、教诲是真实的,是超越时空 的.就是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这就是真理.几千年前是正确的,今天还是正确的,再往后几千年还是正确的.为什么?它不是一种发明,不是一种创造, 它是心性,性德,是自然的规律,这就是所说的“道”.道是永恒不变的.
4.中国的前途在哪里?在儒、释、道.连外国人都看清楚了,我们能够不信吗?所以今天我们的关键就在信心,我们如果对五千年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教诲能够有信心,那中国一定是领导世界.
5. 你的物欲罩住你整个身心,你还有什么希望?你肯定堕落了.所以第一个就是要战胜物欲,跟佛家讲的,你要想修行,首先要断烦恼.格物就是断烦恼.物质上的享受不如精神.那精神上的享受,夫子讲的,论语头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那个喜悦是内心里头,像泉水一样,从里面发出来,常生欢喜心.至于物质生活,颜回,夫子说的几句话我们就了解,“箪食瓢饮”.换句话说,他的物质生活是最困苦的,最艰难的.颜回一天到晚欢喜,笑咪咪的,从来没有苦的表情,那都没有.这是什么?这是什么?他心里有喜悦.喜悦什么呢?喜悦的是道德学问天天增长.这个多快乐!这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
6. 我们今天就是老老实实地、踏踏实实地从根本做起,从我心做起,不能从别人,不可以要求别人,要求别人你肯定一生会落空.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才真正是充实、扎实.把我们的不善的念头转变过来,不善的思想转变过来,不善的行为转变过来,所谓离苦得乐,你才真正体会到“乐”字.
7. 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树立了一个万世之法,就叫“王道政治”,这个“王道政治”简 单地说来,就是政治制度要遵照三种规律,第一个就是天道,自然万物的规律,他的一切做法,哪怕是生产一种武器,他也要按照这个来做;第二个就是人道,就是 普通老百姓的民愿,大家吃喝拉撒睡个各种意愿要满足;第三就是一定要符合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这三种规律,都来遵守.官员也好,政令也好,社会秩序也 好,都按照这个来做,就叫“王道政治”.
8.六百卷《大般若经》我读了一遍,做了一个总结,12个字,这600卷,佛讲22年,讲什么?“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那你就可以彻底放下了.放下之后生活呢?生活能够随缘,随缘多快乐!有很好,没有也好,没有一样不好!所以你一定要能够用意念转境界,不要被境界干扰,那你就得大自在.(闫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