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若尔盖地区属白马范围。
北周时,于今县域东部求吉、下包座地区建通轨县,属草州荣乡郡。
草原风光
隋代,通轨县属汶山郡,唐朝归松州所辖。吐蕃强盛时期一直隶吐蕃辖。元朝于今求吉乡境内建置潘州。
明朝并松州,取二州首字定名松潘卫。
清代于今县治置作革土司部。民国时期属松潘县辖。
1950年8月,茂县地委、松潘县派出工作组进入包座地区开展工作。1951年,松潘县政府派工作组到郎木寺,召开若尔盖十二部落土官会议开展工作。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草地,消灭国民党军马良残部,6月将若尔盖十二部落、包座七房合建若尔盖包座行政委员会。1956年7月建若尔盖县,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县名来自一个西藏派来的大管家的名字。管家名叫若耿,方言译写作若尔盖。一说用若尔盖部族为名。
2021年8月,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若尔盖景色
2010年,若尔盖县辖个镇,15个乡:达扎寺镇、班佑乡、阿西乡、辖曼乡、红星乡、麦溪乡、嫩哇乡、冻列乡、崇尔乡、热尔乡、占哇乡、降扎乡、巴西乡、求吉乡、阿西茸乡、包座乡、唐克乡,1个国有牧场,1个省属牧场,共96个行政村,3个社区。截至2020年6月,若尔盖县辖7个镇、6个乡、1个牧场。
若尔盖县下辖地区 | ||||
达扎寺镇 | 辖曼镇 | 阿西镇 | 红星镇 | 若尔盖县 |
唐克镇 | 巴西镇 | 铁布镇 | 嫩哇乡 | |
求吉乡 | 占哇乡 | 包座乡 | 麦溪乡 | |
降扎乡 | 白河牧场 |
沿革变迁
2019年12月,你州《关于马尔康等10个县(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批复,若尔盖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1)撤销巴西乡、班佑乡,设立巴西镇,以原巴西乡和原班佑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巴西镇的行政区域,巴西镇人民政府驻政府路6号。
(2)撤销阿西乡、阿西茸乡,设立阿西镇,以原阿西乡和原阿西茸乡所属行政区域为阿西镇的行政区域,阿西镇人民政府驻阿西街36号。
(3)撤销冻列乡、热尔乡和崇尔乡,设立铁布镇,以原冻列乡、原热尔乡和原崇尔乡所属行政区域为铁布镇的行政区域,铁布镇人民政府驻冻列街29号。
(4)将辖曼种羊场管理区域划归辖曼镇管辖,辖曼镇人民政府驻和谐街56号。
至2010年底,若尔盖县总人口75791人,其中农牧业人口65871人,占86.9%:藏族69104人,占91.1%。居住有藏族、汉族、回族、羌族、彝族等12个民族。
2021年,阿坝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常住人口76712人。[5]
位置境域
5.6万次播放07:16
航拍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城被草原包围特别美,夏天早晚要穿棉袄
502次播放00:47
河流与草原相映生辉,若尔盖的壮美难以用语言形容
若尔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迭部县和阿坝州内阿坝县、红原县、松潘县、九寨沟县接壤。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将其划为东西两部,县城达扎寺镇距成都469.2公里,距兰州475.3公里,土地总面积103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若尔盖县境内地形复杂,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将全县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和自然经济区。中西部和南部为典型丘状高原,占全县总面积69%,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500米。北部和东南部山地系秦岭西部迭山余脉和岷山北部尾端,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峭,海拔2400米至4200米。
气候
若尔盖县属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无夏。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648.5毫米。无绝对无霜期。降雨多集中于5月下旬至7月中旬,年降雨量656.8毫米。年均相对湿度69%。每年9月下旬土地开始冻结,5月中旬完全解冻,冻土最深达72厘米。
水文
若尔盖县主要河流有白龙江、包座河和巴西河,另有嘎曲、墨曲和热曲,从南往北汇入黄河。
矿产资源
至2010年底,若尔盖县矿产资源有泥炭、煤、铁、铜、铀、金等30多种,特别是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储量达41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301次播放02:09
沉醉美景 漫游若尔盖 ——若尔盖县全域旅游推介视频(二)
若尔盖县木材资源丰富,植物127科1162种,主要有冷杉、云杉、油松、高山柏、桦木等林木资源,有紫果云杉等珍贵林木。药用植物有121科1094种,盛产贝母、虫草、秦芫、羌活、大黄、鹿茸、雪莲花等名贵中药材,境内动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29目65科251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鱼类19种。主要有黑颈鹤、藏鸳鸯、白鹳、梅花鹿、小熊猫等珍禽异兽。盛产麝香、虫草、贝母、鹿茸、雪莲等名贵药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豹、野驴、四川梅花鹿、黑颈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狲猴、黑熊、小熊猫、疣鼻天鹅、秃鹫、蓝马鸡等41种。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8万千瓦,可开发47处、3.37万千瓦,已开发5320千瓦。
土地资源
若尔盖秋色
至2019年底若尔盖县土地总面积10620平方公里,至2010年底林地面积98266公顷,农耕地5333公顷,天然草地面积501333.8公顷,占牧草地面积的91.7%,占总土地面积的48.0%,天然草地共分属6个类:高寒草甸类:面积328467.2公顷,高寒半沼泽类:78227.6公顷。
高寒水沼泽类:35299.6公顷,山地草甸类:46389.6公顷。
山地灌丛草甸类:12147.7公顷,疏林草甸类草地:802.1公顷。
半人工草地:41790.0公顷,人工草地:3488.0公顷。
水力资源
至2010年底若尔盖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8万千瓦,可开发47处、3.37万千瓦,已开发5320千瓦。
综述
若尔盖美丽的风光
2011年若尔盖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47092万元增长到97800万元、年均增长15.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14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13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530万元。2012年,若尔盖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06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61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67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77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6元。
2013年若尔盖县GDP13.5亿元,比2012年增长1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36亿元、增长14.1%,全部工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0万元,比2012年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3.6亿元,比2012年增长23.6%。实现县本级公共财政收入3700万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44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30元。
2019年,若尔盖县地区生产总值259044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0191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05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52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6724万元。
第一产业
2011年若尔盖县建成高原优质油菜、高原马铃薯、无公害蔬菜、道地中药材等五大特色种植业生产基地45176亩,农业总产值70200万元,2011年底存栏牲畜114.1万混合头;各类牲畜年均出栏35.1%,累计出栏牲畜207.8万混合头;累计生产肉食、牛奶分别为11.64万吨、15.08万吨。
2013年若尔盖县五大现代农业特色效益示范种植基地播种面积达到4.82万亩,全县注册登记新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1户,注册资金达3812万元,新开办农家乐、藏家乐46家,实现人均增收2850元。以牦牛奶为主的绿色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吨,全年各类牲畜存栏110万混合头,牲畜总增、出栏率分别为33.2%、44.04%,肉奶产量达6万吨。2013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47亿元、增长23.8%。
第二产业
2013年若尔盖投资750万元建成若尔盖县牦牛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熟食品生产线,将新增产值1500万元。投资1800万元建成全省第一条婴幼儿配方牦牛奶粉生产线,高原之宝婴幼儿奶粉产品单项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被国家工信部列为2013年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水电资源开发稳步推进,完成白龙江流域上游梯级电站一级工程主体,预计2014年8月一级电站实现发电。修编完成若尔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17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障工业项目用地。
第三产业
2011年接待游客总量由40万人次增长到81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4082万元增长到59565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5.2%和33.4%。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第三产业实现超量突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962万元预计增长到24650万元,年均增长达到25.36%。
2013年若尔盖县接待游客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大关达到10.85亿元、增长22%,景区门票收入位居全州第三。
2013年若尔盖县编制完成巴西会议会址、花湖申创国家4A级景区旅游详细规划和若尔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推进阿坝州牧区县第一个大草原4A级景区建设项目,黄河九曲第一湾申创国家4A级景区游客栈道、情人湾游客中心全面完成。
教育
至2010年底,若尔盖县有中小学校60所其中寄宿制学校28所,现有寄宿制学生9194人、幼儿园1所,其中:高完中1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乡中心校18所,城镇小学2所,村小34所。如今,全县有教职工783名、中小学在校生15750人。
2013年,若尔盖县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生1.31万人,兑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补助资金3313万元。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和改建乡村幼儿园65所,临聘村级幼儿园保教员59名。启动实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教师培训中心等28个教育基建项目。
医疗卫生
至2010年底,若尔盖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2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中心卫生院4个,乡卫生院13所,设有病床181张。有村卫生站65个。有职工27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0人。
基础建设
2011年若尔盖县完成国道213、省道209线249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和若九路、红迭路、迭求路129公里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完成10条104公里乡道黑色化和76条438公里通村通达改建工程,构建了以县城达扎寺镇为中心的环形公路网络。加快通讯信号网络建设,建成电信和移动信号基站77个,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和所有乡镇通宽带。实施农网完善工程、农村电网维护工程、偏远乡3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县城至唐克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能源短缺的面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3个,解决了3.0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生态环境建设
若尔盖大草原
2011年若尔盖县有效管护天然林资源223.7万亩,实施退耕还林3.75万亩、人工造林9000亩、封山育林10.2万亩、义务植树6.8万株、退牧还草345万亩、围栏封育草原516万亩、人工种草16万亩、牧草补播139.5万亩、鼠虫害治理699.3万亩次、防治沙漠化土地19万亩。2011年若尔盖县实施扎堵填沟湿地保护工程9.08公里,恢复沼泽湿地4.3万亩,围栏封育湿地4.5万亩,建成湿地生态修复拦坝908个、保护区监测样地100个,水文监测点6个以及花湖湿地修复生态堤坝1740米,新建了湿地宣教培训中心和湿地野生动物保育中心等基础设施。
2020年2月12日,若尔盖县入选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
城市帮扶
2021年8月10日,若尔盖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6]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美丽的若尔盖县
若尔盖县地域辽阔,资源富集,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既有黄河九曲第一湾、热尔大草原、纳摩神居峡、降扎温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省级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包座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又有巴西会议会址、包座战役遗址、古潘州遗址等人文景观,是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若尔盖大草原
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结合部的中国川西北大草原,是由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四县组成,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面积35600多平方公里,系以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地。
黄河九曲第一湾
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前。距县城68公里,距唐克镇8公里,至九寨沟248公里。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卡拉山,一路斗折蛇行,缓缓向东流到四川。
热尔大草原
美丽若尔盖
属国家级高寒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距若尔盖县北45公里,距成都市区约480公里。国道213线贯穿其中。1998年8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高寒显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保护区占地320万亩,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中国仅次于呼伦贝尔草原的第二大草原,也是国内最大最平坦最美丽的大草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2005年热尔大草原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湿地”。
降扎温泉
“山为神山,水为神水”。驰名川甘青的降扎温泉,位于降扎乡西北5.5公里处,距县城90公里,交通便捷。
温泉四周群山环抱,共有大小50多个天然泉眼,水温常年在40℃左右,流量为2.3866~2.6156升/秒,泉水清澈。
巴西会议会址
巴西会议会址位于若尔盖县巴西乡邓均寨,距县城33km。会址所在地原名班佑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现仅存断垣残壁。
1935年8月至1935年9月上旬,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右路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基于红军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党中央在巴西班佑寺先后召开了5次重要会议。
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
铁布风景区是世界上唯一种群——铁布梅花鹿(梅花鹿新亚种,也叫四川花鹿)的栖息地。位于若尔盖东北边缘,1956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将若尔盖县铁布区的冻列、崇尔、热尔三乡梅花鹿集中分布区划为自然保护区,定名为铁布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有2万多公顷。至2010年底,保护区内天然植被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森林覆盖率为53%。保护区内除梅花鹿外,还有中华裂腹鱼、蓝马鸡、豹猫、林麝、斑羚等脊椎动物175种。
包座原始森林
包座原始森林位于若尔盖县城东部的包座乡仙,距县城85公里,境负包座河由南向北贯穿全境,沿河两岸山寨散落。东依九寨沟县大录级、塔藏乡、西与巴西接壤,南连松潘漳腊工,红原县麦洼区,北与求吉乡毗邻,包座是半农半牧区,40万亩原始森林里有云杉、冷杉、柏木,古木参天,与黄龙、九寨沟连成一片,融为一体,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绿色屏障。
1.3万次播放01:51
若尔盖怎么安排才算合集?4天自驾
5872次播放00:28
成都-若尔盖-花湖-河它-九曲黄河-红原 草原环线3日游实用避坑攻略 #旅行大玩家 #攻略 #成都周边游
794次播放01:44
这里是治愈心灵的地方,若尔盖大草原攻略来了~ #若尔盖大草原
727次播放02:38
两天如何打卡若尔盖大草原?
特产
若尔盖县主要特色食品有面食、肉食、少量薯类等,饮料类有青稞酒、奶浆。
糌粑
是主要面食,是用炒青稞磨细而成,亦称青稞炒面,可以蒸馍、蒸饼、烙饼、烤饼、做锅盔、油炸青稞饼、羹汤煮面元子。潘州地区,酸菜汤煮青稞面元子,叫“日泽”。在铁布地区用豌豆面和燕麦、油麦面做成小粒面元子,叫“德日”。油煎苏麻粉拌面元子人生果叫“热阿扭”。这种面食一般为家人团圆时食用。肉馅包子和饺子是逢年过节的美食之一,在农区平时偶尔也做葱蒜、洋芋、圆根、野菜馅包子和水饺。
肉食
屠宰牛羊是捂勒其口鼻闭气致死。杀猪则采取吊颈窒息,拔毛烫烤即可。以这种方式屠宰的牛、羊、猪肉,香馥浓郁可口。
青稞醪酒
其酿造过程是:用温火煮青稞,冷却后加施酵粉,盛于酿锅内封盖窖酿,一周后再盛入酒桶(或酒坛)封闭复窑酝酿,所余醪汁可饮用。
牛乳
既可煮沸饮用,也可溶合于马茶中。鲜奶加温掺入酵母,倒入奶桶中封闭静置半日即成奶酪,可放入白糖食用。未加酵母搁置数日的牛奶成为奶浆。提取酥油后的“达拉”(脱脂奶)可作冷饮,营养丰富。
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印发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的通知》,若尔盖县获批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1]
2020年6月30日,若尔盖县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二批)》。[2]
2021年1月2日,荣登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排名第89位。[3]
2021年1月,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4]
2021年11月12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认定为第五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8]
[1] 汶川等五县获批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引用日期2020-02-29]
[2]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05]
[3] 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优秀榜单出炉 · 中国日报网[引用日期2021-01-04]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 · 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引用日期2021-01-29]
[5] 阿坝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县(市)人口情况_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6-15]
展开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 区划
共13个词条1330阅读
马尔康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市
汶川县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
理县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
查看更多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区划
共13个词条1174阅读
马尔康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市
汶川县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
松潘县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
查看更多
全部
5.6万次播放07:16
航拍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城被草原包围特别美,夏天早晚要穿棉袄
合集
位置境域
2个视频
301次播放02:09
沉醉美景 漫游若尔盖 ——若尔盖县全域旅游推介视频(二)
生物资源
1.3万次播放01:51
若尔盖怎么安排才算合集?4天自驾
合集
旅游
4个视频
129次播放06:10
“藏族祥巴”构图新颖色彩亮丽,画面极具冲击力|中国影像方志
更多视频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