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卷面分析】_数学试卷分析范文精选(数学卷面分析怎么写?)

【数学卷面分析】_数学试卷分析范文精选(数学卷面分析怎么写?)

作为老师,除了教授课堂知识外,还要对考试后的试卷进行评讲分析,整理了一些小学数学的期末考试卷分析范例,如果不知道怎么详尽分析的,可以看看整理。

范文1

本试卷从基础知识、能力测试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试卷与教材密切取系,关注学习的生活实际。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本试卷共四道大题,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一、成绩分析:

一年级一班参加考试的有56人,平均分是97.17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2.9%。

二、试卷题目难易分析:

试卷难易程度总体适中,基础题考核面全,呈现的基础性强,后半部分能力题,拉开了层次,有适当的提高。

三、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我会填。共有7个小题,包括100以内数的认识和组成,数序,数的大小的比较几个知识点,第2题和第4小题上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读题和审题能力不强,特别是第4小题,学生由于对一个数的前后不理解,就出现错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题和审题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第二题。我会算是计算题,出现错误最多的是有50+15的计算。学生对整十数加两位数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都有不同程度。数序的排列有些孩子还是不过关,分不清大于号小于号

第三题。看图,数一数,对多一些,少一些,题目理解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练习。

第四题。把会飞的动物圈起来。个别孩子对天鹅的判断不准确。

第五题。我会看图列示,小部分孩子不能理解图意。

第六题,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有:①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或是老师的读题对学生有误导,不会灵活解决问题。②应用题的审题能力差,不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失分最严重的就是第2,4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审题训练。

四、从本次考试的难易程度和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个别小朋友有所落后。存在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的字迹较潦草,书写不认真,要培养小朋友认真书写的习惯。

2.学生的听读能力和审题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题目学生会做,但是没有听懂意思,有些学生对试卷的题目要求不明确,不理解题目意思。在以后的练习中我们会加强学生对题意理解的训练以及题型的多样性练习。

3.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加减法计算还要进一步加强训练,必须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保证百分之百的的正确率。

4.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还很不够,在以后的练习当中我们会多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能够把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的能力。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清晰,做题时认真细致、静下心来做题目,学会理解题意,学会检查。

6、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五、改进措施:

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进而弥补自身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六.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及今后教学的思考

1、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在多样一些,丰富自己的课堂,让课堂更加有趣味,调动学生更大的积极性。

2、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提高效率。

3、关注每一个学生。两头抓,中间不放松。

4、引导要恰当 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尽快投入数学活动,使数学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枯燥,从而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是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错以为热闹的开场白就是好的课堂情境,而当我真的听了吴正宪老师的课,课堂上的效果让我确信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法同样可以把学生引领到数学的宫殿。

5、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 在我的课堂上有时候问题提的让学生不知所措,这时候我往往就会全盘脱出,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学生启而不发了怎么办?告诉他呗!而当我多次试验均得不到理想的回答时,我开始学着像吴正宪老师那样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孩子 “你仔细想过你刚才所想所做的过程了吗?你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想想!"这里不正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新理念吗?这样简单的提问就能让我们能达到这么多的目的,真好!

6.、易于操作的评价也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缺少的。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中对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其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遵循这一理念,我要制定课堂跟踪激励法,以小组比赛以及个人比赛的方式,对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积极思考的学生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我们以收集大拇指和笑脸的比赛方式)。这样当下课堂上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明显被提高了。

范文2

一.试卷总体评价分析

本次试卷重基础,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题目类型比较灵活多样,紧扣课本,贴近生活,同时体现了新课改的一些理念,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本试卷共五道大题,分别是“我会填”、“我会选”、“我会画”、“我会算”、"我会列”、“我会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

二.试卷答题状况分析

(一)我会填。

这一大题分为7小题,丢分主要集中在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1题看图写数第二幅图有部分学生犯错,误认为小正方体的个数是5个,只数了肉眼看得见的正方体,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块还需要加强。另外这一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写数必须要注意数字书写的规范性,这里很多人会有疑问,认为数字孩子能写出来就可以,为什么非要规范书写呢?这是因为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应当尽快养成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那么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上,规范性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第2题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丢分。这道题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特点的认识,需要学生明白球能够任意滚动、圆柱体可以滚动又可以立起来、正方体和长方体能立起来但不容易滚动。这道题丢分主要在于学生在“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知识的学习时对立体图形的特点感知不够,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因为不认识“滚动”、“容易”、“立起来”这些字,不理解题目的意思导致失分。

第3题也有一些同学丢分,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数位、数字意义的理解和数序的认识。

(二)我会选。

这道大题包含第8、9、10小题,学生丢分主要在第8题和第10题。

第8题很多同学错选答案“8时”,这里学生不理解题意,在平时课堂上要加强经常性的训练。

第10题很多同学错选答案“长方体”,不能准确区分正方体、长方体特点导致失分。

(三)我会画。

这一大题包含第11、12小题,学生在这一块解题错误率很高。

第11题考查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既考查学生对“整时”的认识,也需要学生对“几时过了一会”、“快到几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第12题题考查学生对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的认识。

这一道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给出算式的意思,很多学生搞不懂题目的意思,实际上,这种题我们早就接触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在《1-5的认识》这一章节中我们初步认识了加减法,其中包括对加减法算式的认识,通过气球的合并和气球的飞走引出加法和减法,并且这一节内容的“做一做”部分也要求学生看图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因此,这道题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

另外,还可以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表示。在《1-5的认识》这一章节中,我们是先学习了分与合的知识,并以此作为学习加减法的知识铺垫。6-2=4这个算式可以理解为6可以分成2和4,3+5=8这个算式可以理解为3和5可以合成8。

注:学生在答这道题时很容易漏算算式的结果,一定要仔细审题,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注:此为课本中的“加法”、“减法”这一节内容的情景图。

(四)我会算。

这道大题包含第13、14、15、16小题,学生在这一大题丢分主要集中在第14题、第16题。

第14题中“()+6>10”是失分重地,学生知道4+6=10,于是在这道题里直接填上答案为4,没有搞明白这里大于号的意思,这一类题平时课上有过不少练习,上课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理解题意的同学写对这一道题并不难。

第16题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不认识“与”这个字,不知道题目的真正意思,以为是问哪两盘合起来是9,还有一部分同学做错是因为对左右方位辨别不清楚,导致失分。

(五)我会列。

这一大题只有第17题一题,看图列式题。看图列式在平时课堂上训练得非常多,本题容易得分,但由于部分学生粗心导致错题。

(六)我会解决问题。

这一大题包含第18、19、20、21、22题,这几道题每一题都有学生丢分。

本次试卷解决问题题量适中,整体难易相当。学生错误原因有: 1、没看懂题意。2、不动脑筋。3、思维方式出现定势,算式列错了。纵观整个解决问题做题情况,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训练,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三.努力方向

从检测卷的命题方向和学生答题情况来看,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教材是教学之本,要以教材为本,在教学中扎扎实实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吃透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同时也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尤其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让学生从“怕”解决问题到喜欢解决问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试卷分析

近日,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考试,考试的知识主要集中在数字认识、数序、比较大小、加减法、图形分析等内容。整体来看,学生考试成绩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掌握不牢固、技能应用能力较弱、书写不规范、审题能力较差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成绩,也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一年级的学生处于数学基础知识的阶段,他们需要掌握数字的认识,数序的大小,加减法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其次,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出错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仔细审题,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讲解,让学生明确题目中的重点,理解题目的要求,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再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不仅是一个抽象的学科,也是一个实用的学科。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实际应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另外,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的学习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能力,比如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最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总之,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通过不断努力,相信学生们的数学能力会有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