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的科研项目申报之路(文/何佳佳)
个人简介
何佳佳,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博士,美国雪城大学尤提卡学院助理教授,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写作研究、二语教学法、商务英语研究.主持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高校英语写作中心构建与评估研究”.
我的科研项目申报之路
2017年7月,我申报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高校英语写作中心构建与评估研究”获得立项.虽然我在申报项目前思考许久,也投入很多时间撰写、修改项目申报书,但细细想来,我的课题申报获得立项与我之前硕博士阶段的专业学习、在美国和中国的英语写作教学经历,以及我近三年来主持校级科研项目和参与中央高校教育教学专项项目的科研积累是息息相关的.
我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二语教学、二语写作理论和相关研究方法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我攻读硕士学位时担任印第安纳大学英语系助教,专门辅导刚到美国学习的国际留学生(二语学生)的英语写作课程;这个经历让我接触到大量亚洲留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二语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国际留学生在非母语国家用英语写应试作文较多,学术论文写作方面训练较少;到美国留学后面临的是大量的学科英语原文阅读任务、思辨性写作任务、学术/学科论文写作任务,这些任务对英语语言能力尚待提高的二语学生来说,都是心理上、学业上的挑战,由此我产生了帮助二语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技能的想法.
攻读博士时我毫不犹豫地选定了英语写作研究及二语教学法(composition & tesol)这个专业,把二语写作(esl/efl writing)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并接受了系统的二语写作教学和研究训练.攻读博士期间我有幸担任宾州印第安纳大学英语写作中心的写作辅导教师,辅导过大批非母语的国际留学生的英语作文,有多学科的英语写作辅导经验.例如在辅导议论文写作时,我着重指导学生突出论点和充分阐释论据;在辅导学术论文写作时,我重点辅导如何归纳、提炼文献内容,如何梳理研究话题的主要观点和研究进展等;在辅导职场英语写作时,我提醒学生明确写作目的,语言语气必须符合读者身份和特定的写作场景.北美写作理念注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学习,因此写作中心辅导教师通常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写作任务,对学生文本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等方面给予适当指导.在美国写作中心的工作经历使我更加熟悉二语学生的英语写作问题,锻炼了我的英语写作辅导能力,增加了我对北美高校写作中心运营理念和模式的了解,为后来我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北美写作理论在中国大学英语写作课的实证研究,两年的辛劳为我回国后申报有关英语写作科研课题奠定了理论和前期研究基础.
博士毕业后,我受聘于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尤提卡学院,担任英语系助理教授,主要承担三门通识英语写作课的教学(college writing, research writing, professional writing).刚入职美国高校的时候教学压力比较大,因为作为“非母语人士”和“外国人”的中国教师,我的工作不是“中国老师教汉语”,而是“中国老师教英语写作”,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美国全职工作的三年期间,我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每一堂写作课:多方收集教学资料丰富课堂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相关写作任务、采取精讲—精练—点评的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我还主动观摩优秀课堂、不断总结反思教学效果等.通过这些活动我慢慢成长起来,站稳了在美国大学“中国老师教英语写作”的讲台,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宝贵的英语写作教学经验,为后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的科研项目申报是辞去尤提卡学院助理教授的职位、回到北京任教后才开始的.刚入职贸大的头两年,我秉承在美国任教时对教学的“精益求精”,对我承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核心英语写作课程(基础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写作、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等)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力求帮助学生掌握商务写作和学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多样化的英语写作课堂让我从学生学习动机、语言水平、体裁差异等多角度去观察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现象,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也推动我从研究的角度去思考英语写作教学.为了解答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问题,我还安排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英语写作指导,学生们非常欢迎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由此,我产生了申报有关英语写作辅导的科研项目的想法.我曾以“英语写作中心对中国大学生二语写作能力发展的有效性试点研究”申报过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但因自己回国不久,申报项目没有经验,科研积累较少,没有获得立项.之后我重新定位,从校级项目开始申报.2014、2015年我分别获得两个校级科研项目,这增强了我的信心,在研究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申报教育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时,我担任子项目“商务英语写作辅导研究”的负责人, 除了实施研究计划,也涉及项目申报书、中期报告、结项报告等的撰写工作,这些科研工作和经历都为我2017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打下了基础.
2016年底,我决定回归英语写作中心的研究主题,再次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总结了之前的申报经验,认真思考选题角度、理论框架和研究问题.我还参加了外研社主办的“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研修班,专家们针对科研项目申报的讲座和指导让我受益匪浅.2017年初在撰写教育部项目申报书时,我特别注意写出具体研究问题、细化研究方法、充分阐释课题论证部分.我把研究问题细化为写作辅导过程、成果、反思三个维度,并从三个维度收集三组数据来评估英语写作中心辅导模式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作用.我的申报书中课题论证较充分,研究思路阐释清楚,研究计划具体可行,总体上比较详尽地构建了英语写作中心辅导模式和动态评估方法.除了努力写好申报书外,较强的科研团队也是成功立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申报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时,我邀请了贸大英语学院的几位同事参与项目研究.我们项目组成员的专业特长包括二语写作、英语教育学、语料库语言学、外语测评、学术英语研究、商务英语研究等,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总之,我的科研项目申报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我的学术专业背景、英语写作教学和辅导经验、科研工作积累等重要因素帮助我获得了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我的最深体会是坚持自身研究所长、脚踏实地做好学术和科研工作的积累,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付出的辛劳都会有所收获.
谨以此文分享我的科研项目申报心得,希望能与一线教师、还在为自己职业发展努力奋斗的中青年老师们,共勉!
小编语
读完何老师的科研申报小故事,大家肯定大有所获.转眼又要到2018申报季了,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像何老师一样“努力写好申报书”呢?如果你已经初拟了申报书,还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那就带着你的申报书于12月2-3日和我们相约在北京举办的“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高级班)”吧,这里有最权威的专家和志同道合的伙伴,科研申报路,从此不孤单!
【声明】感谢何佳佳老师撰写并授权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平台发布本文.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请勿擅自转载.
科研项目申报 毕业论文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的地位日益重要。在中国,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然而,在英语学习和写作方面,中国的学生和教师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这些挑战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教学方法不当等等。因此,如何提高英语学习和写作的水平,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本文介绍了作者何佳佳在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高校英语写作中心构建与评估研究”中的经历和背景。作者在攻读硕士、博士期间接触到了大量二语学生,并深刻了解到他们在英语写作方面的问题和困难。这些学生的主要问题包括语法错误、表达不清等等。在攻读博士期间,作者接受了系统的二语写作教学和研究训练,并在宾州印第安纳大学英语写作中心担任写作辅导教师,积累了丰富的英语写作辅导经验。这些经验为作者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回国后,作者开始研究中国大学英语写作课的实际情况,并发现目前大多数大学都缺乏一个有效的英语写作中心。这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巨大困难。因此,作者希望通过本次申报的研究项目,探索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英语写作中心,以帮助中国大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本次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通过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探索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英语写作中心,以帮助中国大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研究中国大学英语写作中心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探索动态系统理论在英语写作中心的应用,研究如何构建一个符合动态系统理论要求的英语写作中心;
3. 设计英语写作中心的评估体系,对构建的英语写作中心进行评估,探索如何持续改进英语写作中心的教学质量。
本次研究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探索动态系统理论在英语写作中心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将会对英语写作中心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此外,作者还将通过设计评估体系,对英语写作中心进行评估,以检验其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为了完成本次研究项目,作者将会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等。这些方法将会帮助作者全面了解中国大学英语写作中心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作者还将与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合作,共同推进本次研究项目的进展。
最终,本次研究项目的成果将会包括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其中将会介绍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等等。此外,作者还将会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以分享本次研究项目的成果。通过这些成果的共享和传播,可以帮助更多的学者和教师深入了解动态系统理论在英语写作中心的应用,以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总之,本次研究项目将会为中国大学英语写作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也将会为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