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要求教师对教学与内容与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深刻的了解后做出的教案。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素养与水平的表现。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谨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们的梦想》教案精选1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懂得青少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
(2)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感到自豪,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3)培养学生认同党的领导这一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2.能力目标:通过对民族复兴梦和新时代、新征程的学习,培养用历史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知道中国梦的内涵。
(2)了解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以及“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4)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梦内涵、价值与实践路线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认识、有感知,对未来社会有感性的憧憬和梦想,对个人的发展也有美好的愿望,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同时九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不能理性地、全面地看待中国梦的发展进程,对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及指导思想等内容也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第四单元标题是和谐与梦想,将建设和谐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第七课是讲和谐,学习了中华一家亲,7.1民族团结,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7.2国家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政治基础。第八课是讲梦想。和谐是中国梦的重要保证,追求和谐价值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所以和谐与梦想有密切联系的,有和谐才有梦想。所以今天我们学习我们的梦想。
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提纲
自主阅读书p105--110,完成以下题目:
1.中国梦的内涵?
2.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是什么。
3“三步走”战略目标是什么?
4.“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5.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6.我国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的原因。
7我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8.新时代,新思想是什么?
9.进入新时代指导思想是什么?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书本,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新知:民族复兴梦
环节一:2020年开学第一课片断
播入开学第一课小视频《介绍钟南山的梦想》。
钟南山说:“小时候喜欢踢球、跑步,到高三时参加广东省运动会,打破了全省纪录,参加全国运动会得了第三名,当时中央体育学院叫我当运动员。当时我跟爸爸商量,爸爸说,还是像我们一样学医,治病救人。于是我决定读医学医,既帮助自己,也帮别人身体健康,最后报考了北京医学院。”
看了视频并思考:1.钟南山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了吗?
2.个人有梦想,国家也有梦想,那么我们国家的梦想是什么?
引出民族复兴梦
归纳:
1.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钟南山的个人梦想,引申到国家的梦想。)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什么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每个人的梦呢?下面看看我们国家的追梦历史进程。
环节二:追梦的历史进程
【第一站:回到古代】
请看书105页的相关链接,《诗经》和《礼记》,这两本书描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该稍稍得到安乐了。
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描绘了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
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是什么?这种理想实现了吗?
思考: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陶渊明的这种理想实现了吗?(没有)
由于君王的统治,封建思想等多种原因,中国古代人民的社会理想没有实现。但中华儿女没有放弃追求,下面我们来到第二站
(学生知道中国梦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历史渊源的,学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站:追到近代】
图片展示: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思考:1.这些运动和革命成功了吗?
2.中华儿女有没有放弃?
设计意图:这些运动都没有改变中国人民悲惨命运,但中华人民没有放弃。
1921,1949年
1921年,共产党诞生,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社会人民民主的飞跃,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这时的梦想是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已经实现了。
1956年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这时期的梦想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
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
战略目标。
第一步:1980年---1990年,这时的梦想--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这已经实现了。
第二步:1991年---2000年,这时期的梦想---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这个梦想,也是实现了。
第三步:2000年---2050年,这时期的梦想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解说:第一步和第二步已经实现, 我们国家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可见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第三站:预见未来】
1997年
到了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921--2020年
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49--2050年
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们国家从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接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可见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提出: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动者、引领者、实践者。
知识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通过数轴学习进行知识归纳:
2.中华民族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执着追求实现小康、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2)近代以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最伟大的梦想。中华儿女百年来前仆后继,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3)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新时代,提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两个百年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数轴,呈现我国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理解“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中国梦是在一个一个战略目标达成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同时在这个实现的过程中,是在党的领导下完成的,让学生确信党领导的核心地位,认同党的领导,从而落实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
过渡:中国梦是在一个一个战略目标达成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是谁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完成的,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环节三:对中国梦的理解
运用书p107页,探究与分享:
同学1认为经济腾飞就是实现中国梦。
同学2认为中国梦是遥远的,遥不可及。
探究: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
第1、2大组讨论同学1的观点,第3、4大组讨论同学2的观点
同学1认为经济腾飞就是实现中国梦。
不同意,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需要经济腾飞,这是经济建设的表现,也就是钱,还要我们居住的环境优美,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去看病,国家帮忙出一部分钱,有医保,低保人员每个月会领到低保金,这是社会建设;还有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我们的学费,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这是文化建设;还有我们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这是政治建设。也就五位一体建设。中国梦体现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同学2认为中国梦是遥远的,遥不可及。
(1)不同意。
(2) 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第二步已经实现,可见中国梦不是遥远的,它是在一个一个战略目标达成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中国梦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3)从两个百年目标中,我们体会到中国梦反映了一代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提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知识归纳:
3.中国梦的意义:
(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2)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3)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过渡: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同时,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知:新时代 新征程
环节一:图片
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思考: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原因?
(1)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2)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环节二:成就展览
2019年里我们创造出了无数的辉煌
图1航天事业---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图2军事方面--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
图3脱贫攻坚方面---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图4医疗保障方面---17种抗癌药降价并纳入医保目录
图5解决民生问题方面----1亿多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图6国际影响力--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思考:1.你有什么感受?
2.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新时代我国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归纳:
新时代,新意义是什么?
(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民族复兴的角度)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科学社会主义角度)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世界角度)
思考:新时代,新思想是什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区分指导思想和理念体系。
拓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
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青年朋友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青少年实现个人梦想有哪些启示?
答:①树立远大理想,确定成长目标,立志报效祖国。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③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
④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⑤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
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养成亲社会行为,在服务社会的过程实现人生价值。
结束语: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青少年一代一代接力在奋斗中变为现实。
(五)板书设计
古代小康:安定、安宁的生活
总体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年收入)5000元左右,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小康:我国人均 gdp将超过2万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建党一百年)
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2050年建成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国一百年)
党的十九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党在什么时候提出?
是2017年,同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是什么?
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各是什么?
(六)达标测评(2020各地中考真题)
1.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2020年我们有许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对此,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c )
a.2020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关之年
b.2020年,是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的决胜之年
c.2020年,是完成“十三五规划”,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决战之年
d.2020年,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转段之年
2.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____( b )
a.实现同等富裕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实现共产主义 d.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这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 a )
①要勇于砥砺奋斗,在奋斗中让青春出彩
②要珍惜这个时代,贪图享受改革开放成果
③要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④要加快形成创业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 c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标准模式
④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少年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体现了( b )
①青少年只要树立远大志向,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青少年都有坚忍不拔、不畏挫折的坚强意志
③青少年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储备,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④青少年个人的梦想要与中国梦联系起来,与祖国和时代共进步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我们的梦想》教案精选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全面小康包含的内容;全面把握民族复兴梦;知道新时代、新征程的内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民族复兴梦和新时代、新征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感到自豪;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难点: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梦想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1. 了解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知道知道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中国梦的要求;知道我国发展行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指导思想及新征程的描述。
2.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和发展看问题的能力。
3. 树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自信心,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
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 民族复兴梦
(1)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 ,有就有前行的力量。
(2)实现中华民族的 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由贫困到 ,再由温饱到 的历史性跨越。
(4)在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
(5)中国梦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 、 。
2. 新时代 新征程
(1) 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2)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 。
(3)进入新时代,我国最新的理论指导思想是 。
(4)按照“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到2020年,要全面 。第二阶段分两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 的。
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谈谈我们今天的小康社会还存在哪些问题?
(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百年梦想插上了腾飞翅膀。(3)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阅读教材第106-107页“探究与分享”。
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
(1)不同意。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3.阅读教材第108页“探究与分享”。
参观成就展,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写下你的留言。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4.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或者时政新闻,与同学分享你对新时代的理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
按照“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们的梦想》教案精选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中国梦的内涵,了解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培养用历史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2.培养信息搜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懂得青少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2.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中国梦的内涵,培养用历史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难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懂得青少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主题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未来中国是什么样的?说出来与同学分享一下。(有的同学说: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有的同学说:权利更有保障,生活更有尊严;有的同学说: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看来每位同学都对未来中国寄予美好的梦想,梦想每个人都有,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行的力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八课第一框《我们的梦想》。
目标导学一:民族复兴梦
我们总说中国梦,到底什么是中国梦呢?(问题)
(一)中国梦提出的背景:
1.什么是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人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首次阐述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设定我们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问题)p106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2.中华民族前天的辉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巨大
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曾经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是中华文明三个最辉煌的时期,中国的版图曾经比今天更为广阔。十六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多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国就占了6个。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多样化的封建文化达到了空前的大发展,世界各地来中国留学、取经学习的人摩肩接踵。(中国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向中国学习,羡慕中国是世界的一个梦想,后来的200年历史中国落伍了,从此重新实现伟大复兴就成立中国的一个梦想)
3. 中华民族昨天的苦难,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840年中英战争、1883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战争,这些历史事件让我们山河破碎风雨飘零,救亡图存、复兴中华就成为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批批中国人曾试图复兴中华,一时间武昌起义的隆隆炮声,五四运动的震天怒吼,井岗山上的燎原星火,万里长征的血雨腥风,抗日战线的滚滚狼烟,百万雄师的铁血征帆,让百年中国梦渐行渐远。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从未停止过复兴中华的梦想。
学生活动:近代中国,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革命烈士为此抛头颅、洒热血?
过渡:1949年,当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种自信激励着中国人民再次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自信再次被强烈激发,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百年梦想插上了腾飞翅膀。
(二)中国梦的本质和内涵
1.深刻阐述: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
2.三个“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
中国梦是民族振兴梦:“民族振兴”就是不允许任何其他民族对华人进行歧视,华人会活得更有尊严,受到公平的待遇。
中国梦是人民幸福梦: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人民才会幸福。
3.两个百年目标:
第一个百年奋斗: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百年奋斗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目标导学二:新时代新征程
(一)中华民族今天的奋斗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70年的持续奋斗,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今天的世界对“中国信息”充满饥渴、对“中国奇迹”充满惊叹、对中华文化充满兴趣,今天的中华民族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显著位置,赢得越来越多的民族荣耀与民族尊严。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一个又一个新奇迹在奋斗中缔造,每一个生逢盛世的中国人都幸运的目睹了这些历史性成就,亲历这些历史性变革。
学生活动:习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你都知道我国已经取得的哪些伟大成就?活动:请同学们小组间合作交流,然后分享展示。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中国天眼
3.港珠澳大桥
4.高速列车动车组
5.移动支付
6.共享单车
(二)放飞中国梦想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梦又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梦想凝聚而成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聆听一下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梦想。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平凡人的中国梦》观看完视频,我们要像他们一样,脚踏实地、不负韶华、奋力担当。
观看完视频,请同学们也来畅想自己的梦想吧,请大家把梦想写在便利贴纸上,然后依次粘贴在黑板上,让它唱响我们的校园。
教师分享:我的梦想是能够坚持自己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课堂小结:
你所站的地方就是我们伟大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站在2020的新起点上,让我们伴着黎明的朝霞,做新时代旗帜上那一颗闪耀的星星,无数个你我汇聚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作业:
1. 请同学们观看纪录片《复兴之路》
2. 完成课后练习册
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
课节名称:我们的梦想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对民族复兴的认识和追求。
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中国梦的重要性,树立追求卓越的信念。
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表达和合作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中国梦和实践路线,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重点内容:
1. 中国梦的内涵和历史渊源。
2. 实践路线的主要特点和重要作用。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难点内容:
1.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引导学生追求卓越。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找到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自学提纲(10分钟)
让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梦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实践路线的主要特点和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意义,通过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step 3:新知环节(15分钟)
通过介绍钟南山的梦想,引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民族复兴梦。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明确实践路线的主要特点和重要作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step 4:讨论环节(15分钟)
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梦和实践路线的关系,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的应用,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step 5:归纳总结(10分钟)
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对中国梦、实践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内容:
1.写一篇关于中国梦和实践路线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和实现的信心。
2.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的应用,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板书设计:
我们的梦想
中国梦和实践路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介绍钟南山的梦想,引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民族复兴梦,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明确实践路线的主要特点和重要作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足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念。但是在讨论环节中,学生表达意见的时间较短,需要提高学生的表达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