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分析是编导艺考考试科目,该科目是根据考官给出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想要通过影视作品分析需要积累大量影评分析与影评写作训练.艺考培训学校将总结大量影评范文给大家普及知识,今日艺生教育推荐电影《活着》影评参考范文.
高中时,听老师说过《活着》这部电影,未曾观看过.大学毕业多年后,才将它找出来,看后感慨万千.这也印证那句话,经典的东西总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活着》最吸引人的是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老子有云: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这种祸福经历几乎发生在每一个主角身上.徐福贵,一个地主世家的纨绔子弟,赌博输掉了祖辈留下的家产,恰恰是输掉了家产,而在解放后没有被定为地主,从而免于被批斗被枪毙.徐福贵输掉家产后,不得不直面现实,摆脱了往日的浑浑噩噩,精神上获得了新生,同样也是因祸得福.春生因祸得福,又因福得祸,他被抓去做壮丁,经历了战场的生死,在部队里开上了自己喜欢的汽车,后来却因倒车失误撞死了朋友的儿子.龙二因福得祸,赢得了富贵的家产,却在解放后被定为地主,遭到枪毙.老韩因福得祸,为了寻找自家兄弟在国民党军队混成了油条老兵,但是关键时刻,这一目标使他挨了子弹.
《活着》这部电影加深了观众对“活着”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徐福贵在家庭破败之前,一天到晚游手好闲,醉心于赌博,其活着无怪乎打发时光和寻乐而已.及至输掉家产,妻子家珍出走,父亲盛气之下猝死,母亲卧病在床,家境扭转而下,此时,富贵看尽人间冷暖,于是上街乞讨,消极苟活于世间.后来,家珍带着儿女归来,眼前的富贵虽然穷困潦倒了,却让家珍眼前踏实了,因为她不用再为丈夫整日醉心赌博而担忧了.家珍的不离不弃让富贵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于是向赌友龙二求助,讨得一箱皮影戏,组建了一个戏班,走街串巷讨生活.此时,富贵活着就是为了全家老小谋生计.
后来,富贵和戏班里面的伙计春生被溃败的国民党军队抓取做壮丁,两人遇到了老兵老韩,富贵和春生睡醒后从战壕爬出来发现其他人都撤走了,在一个洼地里,全是死亡的士兵.惨境让二人触目惊心,春生说“要活着回去”,富贵补充“要好好地活着”.这两句话,极为不同.“活着”即生理上生命存在,“好好活着”不仅要求生命存在,而且还要求活着的质量要高.这种观念的不同对春生和富贵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春生春风得意,在解放军部队中开起了汽车,后加升任做区长,富贵也幸福美满,儿女双全,跟着全国大跃进的步伐,踏实度日.后来,发生了事故,天黑时分,春生倒车不小心,撞倒了墙,墙压死了富贵的儿子有庆.这让家珍耿耿于怀,春生从此也生活在内疚中.后来,文化大革命,春生被打倒,春生之妻自杀,春生对生活也心灰意冷,产生轻生念头.这说明一个问题,活的意义和质量远远比活着本身更重要.这个时候,家珍对失落转身而走的春生喊到:你要好好活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人命.其实,这句话有点像《无问西东》里面的“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背后的逻辑是,既然我们家有庆被你无辜撞死了,那么春生你就得好好活着,要不然,有庆就白白地死了.只有一个活得有意义的春生,才能够对得起死去的有庆.
富贵的女儿凤霞嫁给了老实的钢铁工人二喜,两人都是身残心不残,幸福美满,没有想到凤霞产下儿子后,大出血不幸身故.凤霞的遗子取名馒头,每年一家人都去坟上给凤霞和有庆上坟,富贵和家珍就这样带着对亡人的思念和对孙子的希望而活着.活在世间,不免要带着些许遗憾.家珍总是自责自己当年应该拦着富贵,不让有庆去上学,这样就不会被墙压着了,富贵总是自责自己当年不该让那个医生吃七个馒头,不该立马给医生水喝,这样不至于医生撑坏了肚子说不出话,延误了救凤霞的良机.剧中,春生、镇长等人也有遗憾,但活着终究还是要放下遗憾,好好活着.
最后,活着是一个表示状态的词语.既然是活着,那就必然脱离不了时代背景.个体仅仅是特定时空下一个渺小的存在,随着历史的大潮浮浮沉沉.富贵和春生被抓去与解放战争有关,有庆是在大跃进的环境下意外死去的,凤霞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医院医不了人的背景下死去的.但有的时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羲之亦有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普通家庭的不幸又何尝不是时代的不幸.故事的结尾,富贵把馒头的小鸡从一个小纸质箱子中,转移到更大一点的木箱子中,在大的环境中,小鸡慢慢摆脱了束缚,自然长得越来越快.小鸡长大变成羊,小羊长大变成猪,小猪长大变成牛,小牛长大变成飞机火车.活着便是未来和希望.
活着影评主题分析
《活着》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侯孝贤监制,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故事情节离奇曲折,让观众深受感动。主角们经历了祸福轮回,深刻地反映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电影中的主人公徐福贵,一开始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整天只是为了寻乐。但是,随着家庭破败,他才明白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他开始向外界寻求帮助,组建了一个戏班,为全家老小谋生计。这一段经历让他明白到,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要为了家人和社会。通过徐福贵的人生经历,电影向观众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的享乐,还在于为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创造价值。
电影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富贵,被抓去当壮丁,经历了战场的生死。这一经历让他更加珍惜生命,明白到活着不仅要求生命存在,还要求生命的质量要高。而春生则在后来的生活中遭遇了不幸,内心产生了轻生念头,但是家珍的一句话点醒了他,让他明白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要好好地活着,以对得起失去的人命。这些主人公的经历都反映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观众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电影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温情与亲情。电影中的徐福贵和他的妻子家珍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们在生活的艰难时刻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难。电影中还有富贵和春生之间的友情,他们在战场上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死。这些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让观众深深地感受到了温情与亲情的力量。
总之,电影《活着》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和感情纠葛,深刻地反映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明白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电影还通过温情与亲情这一主题,向观众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更是一部让人们思考生命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