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
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2、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延续.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联系实际,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联系实际,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意义随着中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本文将从实际出发,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中,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这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的需求和利益出发,制定经济发展的规划政.和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必须全面协调,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出现单一发展的倾向,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平衡、协调和可持续。
2. 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调整
科学发展观要求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逐步减少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过度消耗,在发展中注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推动工业结构的调整,加强技术创和.新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3.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需求和权益。在实际中,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如教育、医疗、住房等,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4. 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发展平衡
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发展平衡。在实际中,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有机衔接。同时,要加强城乡发展的协调,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的重要理论。在实际中,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从人民的需求和利益出发,制定经济发展的规划政.和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实际中,要加强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和监督,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和幸xx康。
2. 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技术创和.新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中,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向“智造”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
3. 推动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中,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4.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适应新的发展阶段,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的创和.新完善,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实际中,要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市场化改革和法治化建设,深化财税、金融、土地等重要领域的改革。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实际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