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d规范】_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的报告规范(STARD规范)的个人学习心得(start分诊方法)

【stard规范】_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的报告规范(STARD规范)的个人学习心得(start分诊方法)

在循证版上看见了某位战友关于stard规范的理解,本人随即仔细阅读了stadt规范的原文,结合以往的文献,逐条对stard规范进行了研究,以下是个人对stard规范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

首先,关于stard规范,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早有报导(王波,詹思延.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第三讲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的报告规范——stard介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0):909-912),但是文章比较专业,适合有一定流行病学基础的同行阅读.本博文是博主在参考了上述文献和strad原文后,用通俗的语言总结而成,纯属个人理解,虽然不一定全面、正确和专业,但可以帮助广大新手理解和认识stard规范;如果你是流行病学老手了,建议你参考原文,如果你还是新手,那么建议你辩证参考本博文内容.

其次,本人为检验医学专业背景,更关心如何利用实验室指标开展诊断性试验,因为本博文侧重从实验室指标的角度去理解stard规范.

第三,关于stard规范的由来,在本博文就不作介绍了,有兴趣的同行请自己去看.

第四,本博文将不定期更新:更新的内容是基于本人的学习心得.因此,如果你试图转载本博文的话,建议你也定期进行适当的更新.

第五,特别希望广大流行病学战友对本博文的内容进行批评指正,促进本人深入理解stard规范.

1,确定文章为诊断准确性研究(推荐使用mesh主题词“灵敏度与特异度”)

实际上就是要求作者在标题或者摘要中最好写上diagnose、sensitivity之类的词语,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诊断性试验.当你看见“前列腺癌患者psa增高及其意义”这样俗不可耐的标题时,你回觉得这是一篇诊断性试验吗?但如果把标题写成“评价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一项前瞻性的研究”,恐怕你不读原文也知道这是个诊断性试验吧.

2,陈述研究问题或目的,如估计诊断准确性或比较不同试验或不同病例群体之间准确性.

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文章描述的这种方法或者说这个指标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让你对他“情有独钟”呢?是因为它便宜、无创,还是因为检查周期短、客观、设备要求不高呢?或者你做这个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举办一次“华山论剑”,比比看到底哪个指标在疾病的诊断上“更胜一筹”.

3,描述研究人群:纳入和排除标准,数据收集的机构和场所.

这个标准没有什么好讲的,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是临床研究的基本要素,你总得让读者知道你所选择的是什么样的人群吧.换句话说:你总得让读者知道你当初是怎么开展这个研究的吧.这条看似简单,但十分反映研究者的专业修养和科学思维.

4,描述研究对象的募集:募集基于表现的症状,还是以前试验的结果,还是研究对象已经接受过目标试验或参考标准的事实?

每个病人来就诊的时候都已经出于不同的病程了,实验组疾病的轻重程度显然会影响方法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这里需要交待的问题太多,比如:你研究的病人是不是首诊病人?是否接受过医学干预?你所研究的病人是不是都先有了影像学结果?……

5,描述研究对象的抽样.研究人群是一个根据第3项或第4项定义的选择标准下的连续系列吗?如果不是,说明研究对象是如何选择的.

实际上就是交待抽样方式,有的时候没有抽样,是连续招募的,那自然就不需要交待抽样方式了.有的是回顾性的研究,需要交待下你怎么采集数据的.

6,描述数据收集:数据收集的计划是在目标试验和参考标准实施之前(前瞻性研究),还是之后(回顾性研究)?

主要是指数据是怎么收集的.可以是先制定研究计划,在病人就诊的时候就收集数据,然后再诊断疾病,这就是前瞻性的研究.也可以是先诊断疾病,然后再回头去收集数据,即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偏倚因素易于控制,可以实施盲法,因此更具有说服力.

7描述参考标准和它的原理.

实际上就是金标准是怎么来的?或者说你诊断疾病的依据是什么?

8描述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的技术说明,包括何时、如何进行测量,列出目标试验和参考标准的引用文献.

一定要交待清楚你所研究的这个指标是采用什么方法检测的,即使是同一指标,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进而影响该指标的诊断效率;还有,你是在什么时候对病人进行检测的:你总不可能是在ami病人出院后再去检测其肌钙蛋白,并试图评价肌钙蛋白对ami的诊断价值吧?

9描述目标试验和参考标准结果单位、截断值和/或分类的定义和原理.

检测单位就不说了,这是个基本问题,当然对于截断值和分类的定义:一般如果你是定性检测,比如hiv抗体健康,那么自然阳性就代表有病,阴性代表无病了;如果你所研究的指标是定量的,比如afp,那请务必采用推荐的roc分析法去进行诊断效率的评价.

10 描述实施目标试验和参考标准以及阅读结果的人员数量培训情况和经验.

大部分研究都没有对这个部分内容进行交待.如果是与主观判断有关的诊断方法,比如放射片子,就应该对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11描述目标试验和参考标准里读取结果的人是否对另一个试验的结果设盲,描述任何读取结果者可以获得的临床信息.

实际上就是一个盲法问题:在采用金标准对疾病进行诊断时,最好不要参考研究的这个指标;同样,在进行指标检测的时候,最好不要参考病人的临床诊断.

12描述计算或比较诊断准确性测量结果的方法,以及对结果不确定性定量的统计方法.

应该是指各个指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95%可信区间.同时,如果你是比较多个指标的诊断效率,请交待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13如果可能,则描述计算试验可重复性的方法.

实际上就是金标准的诊断是否可靠,变异度有多大.比如诊断肺癌的金标准是病例,但是病理医生的解读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最好多找几个病理医生来看片子,最终采用一致性检验评价病理医生之间的判断是否有差异,如果没有差异,则证明你所选取的病例都是实打实的病人,不存在任何争议.如果是实验室指标的检测,那请你交待你所采用的方法重复性(变异系数)如何.

14报告研究完成的时问,包括征集研究对象开始和停止的日期.

这个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就是你什么时候开始收集病例,什么时候结束的.

15报告研究人群的临床和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症状谱、其他伴随疾病、当前治疗、征集中心).

对研究对象进行人口学特征的基本描述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你总得告诉读者你是在什么人群中开展研究吧,要不然读者怎么知道该研究的结论的适用范围呢?

16报告满足人选标准进行或未进行目标试验和/或参考标准的研究对象的数量,描述研究对象未能参加试验的原因(强烈推荐使用流程图).

国内的诊断性试验普遍栽在这个地方:你需要交待我首先收集了多少符合纳入条件的病人,然后有排除了多少个符合排除标准的病人,最终有多少个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临床试验.这些实际上反映了你研究病例来源的代表性问题.

17报告从目标试验到参考标准的时间间隔,以及期间采取的任何治疗措施.

你什么时候开始检测这个指标的.假定你研究肌钙蛋白对acs的诊断作用,方案有两种:第一,先让病人做了ecg,若发现有异常结果,则做肌钙蛋白检测;第二,在病人一到医院后不管有没有做ecg,首先就抽血进行肌钙蛋白检测.显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其结论的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18具有目标状态的研究对象,报告疾病严重性的分布程度;对没有目标状态的,描述其他的诊断.

假定你正在开展诊断性试验评价afp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如果你纳入的实验组都是肝癌晚期病例,那么afp的诊断敏感性势必提高;反之,如果纳入实验组的肝癌患者都是早期病例,afp的诊断敏感性必然下降.因此,你最好告诉读者你的实验组里面轻中重患者各有多少;此外,对照组的病例构成也会影响诊断性试验的结果,因此请你务必详细地交待对照组都由哪些疾病组成.

19报告根据参考标准结果的目标试验结果(包括不确定和缺失的结果)的交叉表;对于连续型结果,报告根据参考标准结果的目标试验结果的分布.

就是说,你最好把实验室指标在各组的分布情况通过点图或者表的形式都列出来,方便后来的人进行后学研究(比如meta分析),或者便于读者了解你所研究的实验室指标在各个疾病中的分布状况.

20报告实施目标试验或参考标准期间的任何不良事件.

有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试验一般不涉及这个问题,因为抽管血一般不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反映的,除非你是非常特别的研究,比如:研究脑脊液中某种蛋白对ad的诊断效率,那请你交待下在你抽取脑脊液的时候,病人是否发生了不良反应,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所研究的这个指标的临床价值:就算你的这个指标对ad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是100%,但是副反应也是100%,你觉得会有人采用你的方法吗?

21报告诊断准确性估计结果和统计学不确定性的测量结果(如95%ci).

就是交待下你这个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似然比、dor等,别忘了95%可信区间也应该同时列出来.

22报告目标试验里不确定结果,缺失结果和异常结果是如何处理的.

如果有的病人标本怎么也测不出结果,千万不要把他去除了,一定要交待你是怎么处理这个病例的(划入实验组还是对照组);有的acs病人,当你打算采血进行肌钙蛋白检测时,病人就已经撑不住而到另一个世界去了,碰见这种情况,一定要在研究论文中予以说明.

23报告诊断准确性在不同亚组,不同读取结果者或不同中心之问差异的估计.

如果专业上有意义的话,请你务必交待:这个实验室指标在轻重中各组人群中的诊断效率何如.或者,再直接点,你的试验部分是盲法,那么你也可以报告下采用盲法时,得出的诊断效率是多少;不用盲法时又为多少.

24如果可能,则报告试验可重复性的估计结果.

这条内容实际上与13条有点类似.第13条侧重于交待方法,而本条要求作者交待结果.

25讨论研究结果的临床适用

这个没有什么好说了,辛辛苦苦做了个诊断性试验,你总得告诉读者你这个研究有什么价值吧.这条是要求你给自己的研究打广告,你就放心地打吧,只要不是虚假广告.

参考文献:

1,bossuyt pm, reitsma jb, bruns de, et al. the stard statement for reporting studies of diagnostic accuracy: explanation and elaboration[j].clin chem,2003,49(1):7-18

2,王波,詹思延.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第三讲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的报告规范——stard介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0):909-912

诊断准确性研究摘要报告规范(stard for abstracts)解读 道客巴巴

诊断准确性研究摘要报告规范(stard for abstracts)是stard规范的补充,旨在提高诊断准确性研究摘要的质量和透明度。本文将从实验室指标的角度出发,结合stard规范原文和以往文献,逐条解读stard for abstracts规范,并总结5个要点。

1. 确定文章为诊断准确性研究

在摘要开头明确指出文章是关于诊断准确性研究的,以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并决定是否继续阅读。同时,也有助于标准化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范畴,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2. 陈述研究问题或目的

摘要应该清晰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或目的,包括研究的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这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研究的重点和价值,以及研究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

3. 描述研究人群

摘要应该描述研究人群的特征,包括样本大小、年龄、性别、病史、临床表现等。这有助于读者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和样本的代表性,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广的适用性。

4. 描述研究对象的募集

摘要应该描述研究对象的募集过程,包括研究对象的来源、招募方法、拒绝率等。这有助于读者了解样本的招募过程和可能存在的偏差,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广的适用性。

5. 描述研究对象的抽样

摘要应该描述研究对象的抽样方法,包括样本的选择、分组、随机化等。这有助于读者了解样本的抽样过程和可能存在的偏差,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广的适用性。

总之,stard for abstracts规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帮助作者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诊断准确性研究摘要。本文总结了5个要点,并提醒读者注意本文是从实验室指标的角度去理解stard规范,适合检验医学专业背景的读者。最后,作者欢迎读者对其进行批评指正,促进作者深入理解stard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