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后感】_自然辩证法读后感(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不知道大家有看过《自然辩证法》吗?本书讲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人写的优秀的《自然辩证法》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自然辩证法读后感1
泰戈尔曾言:“要想评价一件事物,首先要对其深入了解。”早在中学时期,我就听说过有本著作叫做《自然辩证法》,那时候的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总觉得是门高深理论。近日通过对其认真仔细的阅读,不免让我有种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的感觉。
在《导言》里,恩格斯用大量的科学史实为依据,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他描述了从古代到现代,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生命起源到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的图景,就是为了说明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这种哲学思想也让我也渐渐感受到自然科学理论不是一纸空谈,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辩证法是当前时代的要求。
自然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本身是科学。而科学就是让人研究的,而不是需要像供养神灵般来膜拜的。它来源于实践,也随时间实践的检验。它不是僵化的教条和空洞的说教,而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我开始明白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又应当如何演好我的角色。我对自身的价值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以至于能够帮助我更踏实地为社会的运转付出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有时会感慨,这是多么神奇的学科。它既包含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又蕴含了理学的扎实基础。它告诫我们要用批判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要辩证统一地对待世界,这样才能避免形而上学。面对多样化发展久远的大自然,我们更要以一种尊重、顺应的态度,方能改造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我也渐渐意识到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是互相促进、互相完善的。认识的过程也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我们要促进社会进步,就需要我们去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定律,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结合科技与人文精神,成为高素质人才,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加快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推动社会生产要素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阅读《自然辩证法》,它给与我的印象不再是长篇大论的政治理论,而是提升思想维度的导航。作为新时代顶梁柱的我们,也要深入研究科技发展,善于将技术运用到实际当中,运用到整个社会大系统当中,才能有效地推到社会进步发展。
自然辩证法读后感2
“the farther backward you can look, the farther forward you are likely to see.”你回首看得越远,你向前也会看得越远。
看着摊开的《自然辩证法》,脑海中莫名闪现出丘吉尔的这句话。时至今日,我们已无从得知,在恩格斯人生的最后几年里,他为了这部著作到底回首了多少岁月,他又究竟看到了多远。但从这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我还是看到了恩格斯未了的心愿——用这部著作发展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把它推广到作为自然学实践对象的自然界中。
《自然辩证法》,正是恩格斯的心之所向。
“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随着页面的翻转,我依稀能看到恩格斯说这句话时微扬的嘴角……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然界都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一个彻头彻尾保守的自然界。在这个自然界中,今天和明天没有区别,一切都和它诞生之初时一模一样。”恩格斯用这样一段话,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以降,自然科学发展最初阶段所形成的错误观点。
理论一旦形成,就必须依靠实践来论证或者推翻。恩格斯在书中也展示了自己的实践方法。为了证实“催眠颅相学”,他和朋友对一个十二岁的活泼男孩做了实验,结果证明“催眠颅相学”不过是一种江湖骗术罢了。恩格斯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基础,生动地阐述了何为“自然辩证法”。
科学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辩证法更是如此。作为一部学术著作,《自然辩证法》并不完美。悠悠一百多年后,它里面的很多结论也已经过时了。但我们今天还要研究它,还要学习它,还要在事业中运用它。这是因为,它蕴含的真理是不朽的,并随着岁月的淘洗而愈加鲜明。一百多年过去了,透过这些依旧闪耀着思想光辉的文字,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在恩格斯的身后,还有很多人在坚定地前行着、实践着……
自然辩证法读后感3
在这本书中,恩格斯主要介绍了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和各学科中的自然辩证法。在介绍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时,恩格斯引用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发展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而曲折的过程。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的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等三个阶段。
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在希腊人那里,自然界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的解释。
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这一时期保守的、机械的自然观的逐渐瓦解和新的自然观的逐渐形成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要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当时虽然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但是自然科学家在解释世界形成的原因时又陷入了神学的沼泽,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这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我们应该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为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历史中被概括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也是历史发展的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
通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印象最深刻的启发是:我们要专而杂,杂而专。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我们既要有研究的深度,也要提高研究的广度。我们的研究要做到“专而杂”,虽然我们的专业隶属于某一特定的学科,但各学科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广泛阅读、博览群书是必要的。但我们也要做到“杂而专”,自然科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我们没有充足的精力与时间从事各个学科的研究。我们所能做的是专于某一学科,拓展研究的深度,让其他学科为其服务,提高研究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