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式3d电视是如何实现的(偏光式3d电视为什么停产)

偏光式3d电视是如何实现的(偏光式3d电视为什么停产)

很多小伙伴都想了解偏光式3d电视是如何实现的,今天小编特地为大家做相关问题介绍,希望能解决大家的疑问!

1.偏光式3d电视是什么?

偏光式3d电视是指采用偏振片的技术,将屏幕分为两个区域,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以此达到3D效果的电视。

这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活动式”3D电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不需要佩戴3D眼镜,并且价格也更加亲民。

2.偏光式3d电视的优点

偏光式3d电视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因此在制造过程中损坏率比较低。

传统的“活动式”3D电视是通过快速转换像素颜色来达到3D效果的,会造成一定的像素损失,而偏光式3D电视则无需进行这种像素变换,因此像素损失更小。

由于偏光式3D电视是基于偏振片来实现3D效果,因此观看角度非常广,不会出现传统活动式3D电视的视角限制。

3.偏光式3d电视的缺点

因为偏光式3D电视需要将屏幕分成两个区域,因此每个眼睛看到的像素减半,导致分辨率下降。

虽然偏光式3D电视观察角度比较宽,但是如果眼睛与屏幕的距离过远或者过近,3D效果会变得模糊不清。

由于偏振片的使用,偏光式3D电视存在一定的色彩失真问题,颜色比较单调。

综合来看,偏光式3d电视技术成熟度高,能够达到3D的效果同时又增加了观看的舒适性,成为了当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电视之一。不过,在像素与色彩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对于偏光式3d电视是如何实现的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