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

张园是清代两湖统制张彪于1915年所建的豪华宅院。1924年冬,孙中山应冯玉祥将军邀请,偕夫人宋庆龄北上商谈中国统一和建设问题,由上海绕道日本到天津后,下榻于此月余。[1]
基础资料
  • 类别:天津历史遗址
  • 所属国家:中国
  • 地理位置: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59号院
  • 修建时间:1915
  • 中文名:张园
  • 占地面积:1.33公顷
  • 所属市:天津市
  • 简介

    历史沿革

    1925年2月24日,清逊帝溥仪从北京逃至天津,也曾居于张园。张彪为侍奉溥仪,特定制了英国惠罗公司的欧式家具,装潢宅内西洋式的建筑,令刚出皇宫的溥仪赞叹不已。溥仪在张园门外挂出"清宫驻津办事处"的匾额,广结遗老、遗少、社会各派势力,以图复辟。张彪去世后,溥仪迁出张园。现只留下半块刻有"前清宣统帝行(宫)"的残缺石碑。

    文化活动

    位于天津鞍山道的张园

    主人张彪

    1860年(清·咸丰九年)12月,张彪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县西佐辅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因练就一身好武艺,18岁考中武举人。张彪生性率直、仗义行侠,在一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无意间搭救了到山西接任巡抚的张之洞,因而深得张之洞赏识,由随从侍卫、武官把总、湖北陆军第八镇统制,升任湖北省提督,成为官居一品的清廷“封疆大吏”。

    人物事件

    张彪

    张彪是张之洞“洋务运动”的得力干将,办工业、兴教育、练新军屡建功绩。张之洞奏请清廷组练“新军”,由张彪任统率,使他成为“中国近代陆军第一人”。张彪既是晚清王朝的旧臣,又是中华民国的“建威将军”。他既有浓厚的“保皇”思想,对朝廷和皇上感恩戴德,又有革新、改良倾向,同情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他曾竭力保全朝廷,可他组练的新军中却有许多人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辛亥革命后,他的部下黎元洪曾7次请他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均遭拒绝。他激流勇退,隐居津门,建张园、办实业,自得其乐。

    人物性格

    张彪的多重性格也续写了张园的传奇。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北上,12月4日来到天津,住进张园,27天后才赶赴北京。一时间,汪精卫、孙科、张作霖、马千里、黎元洪等众多风云人物前来张园拜访孙中山,使张园成为民国政治的“热点”……1924年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政变,将逊帝溥仪赶出紫禁城。1925年2月23日溥仪全家连同宫女、太监、遗老遗少来到天津,张园又成为溥仪的“行宫”。溥仪所选择的住房(平远楼东侧房间)及新床的摆放位置,竟然与此前孙中山的居室和床位不差分毫!一个是民国的国父,一个是亡命的皇帝,不同命运、不同道路、水火不容的两个历史人物,在张园竟然选择了同一栖身之处,这一戏剧性的巧合述说着张园的传奇,也为历史研究者津津乐道。无独有偶,张彪第12个儿子张挺(张学毅),因与溥仪年龄相仿,情趣相投,曾“伴驾”溥仪20年,由秘书、侍卫参谋至禁卫军高参。苏联红军进驻长春,张挺奉命维持当地治安。国民党接收长春,委任他为保安军12团副团长。由于他全力支持国共合作,长春解放后,曾担任解放军某部军官教导团研究室副主任和高级战俘队队长……是享受离休待遇的老干部。

    参考资料

    [1] 说说晚清时天津九国租界的十处公园_花园 · 搜狐网[引用日期2021-06-22]

    首页
    地区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布尔什维克岛
    内容词条·5711人浏览
    南海未来城
    内容词条·4051人浏览
    箭道巷
    内容词条·1954人浏览
    仓边路
    内容词条·6464人浏览
    东湾矿区
    内容词条·3062人浏览
    陕西省人民医院
    内容词条·1578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