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呆法

防呆法,其义即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亦即,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故又称为愚巧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匆忙起床赶着上学或上班时,才发觉忘了带车票、钥匙、钞票、证件等等,这种忘记带东西的事,大家多少都经验过。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有些人就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每晚睡前,将东西集中预放在床边或事先预放在隔天要穿的衣服或公事袋内。所以一早起来只要顺手一拿或穿上衣服后,东西绝不会忘了带。这各做法也是“防呆法“观念的延伸使用。防呆法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去防止错误发生的方法。通常人性的弱点总是在怪罪一件错误的发生,而较少去动脑筋想想如何去设计一些方法来避免错误的发生。这也难怪,因为我们背负了历史的包袱那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事实上,许多人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把它当做“做错事是正常应该有的现象”的负面意义。事实上,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在鼓励吾人“不要怕改过,有了错误应该彻底检讨,努力改过向善”。
基础资料
  • 中文名:防呆法
  • 举例:忘了带车票、钥匙
  • 含义: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
  • 别称:愚巧法
  • 简介

    含义

    防呆(Poka-yoke、Fool-proof)含义:为了实现生产合格率100%的目标,必须在模具、工装夹具方面多用脑筋,添置防止不合格品发生的设备,这就是防呆装置。

    狭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使错误绝不会发生。

    广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的程度。

    因此,更具体的说“防呆法”是:

    1.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

    2.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错的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

    3 具有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错的构造──不需要专门知识与高度的技能。

    防呆装置有6类:①出现操作失误物品就装不上工装夹具。②物品不符合规格,机器就不会加工。③出现操作失误,机器就不会加工。④自动修正操作失误、动作失误,然后开始加工。⑤在后工序检查出前工序不合格,前工序停止操作。⑥作业上如有遗漏,后工序停止动作。

    功用

    1.积极: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 2.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

    应用范围

    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文书处理上皆可应用到。

    基本原则

    在进行“防呆法”时,有以下4原则可供参考:

    1.使作业的动作轻松

    难于观察、难拿、难动等作业即变得难做,变得易疲劳而发生失误。区分颜色使得容易看,或放大标示,或加上把手使得容易拿,或使用搬运器具使动作轻松。

    2.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

    需要高度技能与直觉的作业,容易发生失误.考虑治具及工具,进行机械化,使新进人员或支持人员也能做不出错的作业。

    3.使作业不会有危险

    因不安全或不安定而会给人或产品带来危险时,加以改善使之不会有危险.又,马虎行之或勉强行之而发生危险时,设法装设无法马虎或无法勉强的装置。

    4.使作业不依赖感官

    依赖像眼睛、耳朵、感触等感官进行作业时,容易发生误。制作治具或使之机械化,减少用人的感官来判断的作业。又,一定要依赖感官的作业,譬如,当信号一红即同时有声音出现,设法使之能做二重三重的判断。

    进行步骤

    【步骤1】发现人为疏忽

    发生何种之人为疏忽,搜集数据进行调查,重估自己的工作找出疏忽所在。平常即搜集像异材混入、表示失误、数量不足、零件遣忘记入错误等之数据,加以整理即可发现问题点。调查抱怨情报、工程检查结果、产品检查结果之数据,掌握发生了何种之问题。

    【步骤2】设定目标,制定实施计划书

    目标具体言之尽可能以数字表示。计划是明示「什么」「什么时候」「谁」「如何」进 行。

    【步骤3】调查人为疏的原因

    尽可能广泛的收集情报呈数据,设法找出真正的原因。

    【步骤4】提出防错法的改善案

    若掌握了原因,则出创意将其消除。提出创意的技法有脑力激荡法、查核表法、5W1H法、KJ法等。

    【步骤5】实施改善案

    有只在自己的战场中进行者,有与其它部门协力进行者,有依赖其它部门进行者。

    【步骤6】确认活动成果

    活动后必须查核能否按照目标获得成果。

    【步骤7】维持管制状态

    防呆法是任何人都能使作业不出差错之一种构造。不断的注意改善状况,若发生新问题时要能马上处理,贯彻日常的管理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基本原理

    排除化:剔除会造成错误的要因。

    替代化:利用更确实的方法来代替。

    容易化:使作业变得更容易、更合适、更独特,或共同性以减低失败。适合化、共同化、集中化、特殊、个别化。

    异常检出: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将之检出,以减少或剔除其危害性。

    缓和影响: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波及的过程中,用方法使其缓和或吸收。

    应用原理

    断根原理

    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发生错误。藉“排除”的方法来达成

    例:录音带上若录有重要的资料想永久保存时,则可将侧边防再录孔之一小块塑料片剥下,便能防止再录音。

    -例:全自动洗衣机的盖子

    保险原理

    藉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 .

    例:开银行保险箱时,须以顾客之钥匙与银行之钥匙,同时插入钥匙孔,才能将保险箱打开。

    自动原理

    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之发生。目前这些自动开关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简易的“自动化”之应用。以“浮力”的方式来控制。例如:抽水马桶的水箱内设有浮球 . 以“重量”控制的方式来完成。如电梯报警器.

    相符原理

    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 依“形状”的不同来达成 .例:个人计算机与监视器(monitor)或打印机的连结线用不同的形状设计,使其能正确连接起来.

    顺序原理

    避免工作的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以“斜线”方式来完成 ,如档案管理.

    隔离原理

    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获某些地区,使其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隔离原理亦称保获原理。如危险的物品放入专门的柜子中加锁.

    复制原理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

    层别原理

    以线条的粗细或形状加以区别; 如回函条请沿虚线的位置撕下。以不同之颜色来代表不同的意义或工作的内容,公文卷宗红色:代表紧急文件白色:代表正常文件黄色:代表机密文件.

    警告原理

    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能以声光或其它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讯号,以避免错误的发生。如超速报警器.

    缓和原理

    藉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损害的程度。如鸡蛋的隔层装运盒;汽车安全带;骑机车戴安全帽.

    首页
    概念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动圈耳机
    内容词条·4528人浏览
    煲耳机
    内容词条·6979人浏览
    DDRSDRAM内存
    内容词条·2116人浏览
    低频延伸
    内容词条·2476人浏览
    三段式结构
    内容词条·4006人浏览
    听阈
    内容词条·6030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