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理石

复理石( flysch)一种特殊的海相沉积岩套。一种由半深海、深海相沉积所构成的韵律层系。单层薄,而累积厚度大,由频繁互层的、侧向上稳定的海相矿岩和(或)较粗的其他沉积岩和页岩层组成。它们构成了褶皱山脉内部巨厚的地层层序。在世界各造山带中复理石普遍发育,很多还被逆断层和逆掩断层所冲断或形成推覆体,因而常把复理石当作一种构造岩相。地槽说认为是地槽回返初期阶段的产物。又称复理层。一般认为在此时期,陆地面积逐渐扩大,碎屑物质逐渐增多,地壳频繁地周期性振动,由此形成复理石层。
基础资料
  • 外文名:flysch
  • 简介

    主要特征

    具多次重复性韵律层理,每一韵律层都包含由砂岩到泥质岩的顺序规律;单个韵律层厚度不大,但总厚度巨大;岩石类型单一,主要为 砂岩和 粘土岩,其次为灰岩,砾岩少见;象形印痕、波痕发育,化石罕见。另外,还认为复理石是深海浊流沉积作用的产物,但浊积岩并不都限于有复理石韵律。

    复理石的确定,对探讨构造与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复理石曾被评论为当然是造山前的,而复理石的巨大厚度说明复理石的沉积必然是和活跃的沉降作用是同期的。砂岩、页岩互层的成因长期被解释为垂直的构造运动。直到50年代浊流学说兴起后才得出浊流可将砂等较粗物质带入深水环境中的新概念,但对泥质页岩仍认为是深入性细泥质沉积。

    其后,逐渐证明泥质沉积物亦多属浊流尾部沉积物,只有少量远洋或半远洋页岩薄夹层。复理石形成于一定构造带和构造阶段,受构造活动控制。现代板块构造学说兴起后,又把复理石分为两类。①活动大陆边缘型。这一类型比较典型,常发育碎屑质复理石。它又分为砂岩中多火山物质、石英碎屑含量较低的岛弧型或弧后盆地沉积形成的复理石和砂岩中缺少火山物质的安第斯型复理石。②被动大陆边缘型。常为碳酸盐质复理石和富石英砂的陆源碎屑质复理石。按板块学说还常把野复理石定为一种混杂沉积岩,而强调其构造影响。

    学术争议

    不同学者对复理石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如常在沉积建造中划分出复理石建造,认为其有沉积学含义,也有构造含义。有人认为复理石是浊流沉积或浊积岩的同义语。有的研究表明,复理石中有多积非浊积岩类,浊积岩也有多积类型,并非都产在复理石中。另有人认为浊流沉积岩或浊积岩是沉积学或沉积岩岩石学的术语,而复理石则是构造-岩相术语,两者非同义语。

    首页
    地区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伊犁盆地
    内容词条·5732人浏览
    输导层
    内容词条·6844人浏览
    叠合盆地
    内容词条·7151人浏览
    马尔代夫哈林吉利岛
    内容词条·7066人浏览
    三塘湖盆地
    内容词条·1977人浏览
    棕榈海滩
    内容词条·6456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