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1岁的吕元芳小时患上脊髓型肌萎缩,这是一种至今无法治愈的疾病。得了这种病,患者的肌肉会逐
渐冻人吕元芳顺利产下男婴 渐萎缩和无力,终至瘫痪,因此被称为“渐冻人”。
认识
吕元芳图册
吕元芳和罗忠木在认识之前,一个在西北的甘肃兰州,一个在东部的浙江杭州,远隔千山万水。让他们相识 相知,最终走在一起的,是网络。吕元芳从小瘫痪在床。2008年,她学会上网。在网上,她认识了一群全国各地同她一样的病友,其中一个东北病友建立了一个聊天群,吕元芳经常在群里和病友聊天,互相安慰。
2009年10月的一天,一个叫罗忠木的“病友”在聊天室里问:“谁会在电脑上处理照片,我想给我的照片换一个好背景。”吕元芳恰好刚学会了PS照片的技术,于是自告奋勇帮忙。就这样,他们认识了。
乘务员帮助吕元芳
其实,罗忠木并不是一个“渐冻人”。2012年39岁的他个头不高,是广西桂林荔浦县人,当时在杭州一家日化生产企业打工。他因为是这个“群主”的朋友,所以被邀请到了这个聊天室。在聊天过程中,吕元芳的开朗乐观、善解人意,让罗忠木感觉网上掉下了个“林妹妹”,对她产生了好感。
波折
罗忠木说:“她病得这么严重,却仍然对生活充满乐观,待人善良真诚。和她聊天时,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她不快乐。这一点深深吸引了我。”
然而,从来不对爱情有过奢望的吕元芳,也不相信虚拟世界能带来爱情,于是不断拒绝罗忠木的表白,甚至干脆隐身不见。
吕元芳与丈夫
但罗忠木更是不打算放弃。2010年2月14日,新年第一天,也是西方的情人节,罗忠木突然乘火车抵达兰州以一个普通朋友的身份来看望吕元芳。这是他特意选择的日子。在吕元芳家,罗忠木一直过完元宵节。这半个月,罗忠木始终以普通朋友的身份,陪吕元芳聊天,或是推她到院子里散步。
直到临走时,罗忠木才向吕元芳父母坦白:“我想和元芳处朋友,我是真心真意的,是考虑好了才过来的。”
吕元芳的父母坚决不同意。母亲明秀莲说:“你能来看元芳,我们非常感动。真的生活在一起,面对这么多困难,如果受不了离开了怎么办?我们当父母的,有时候也会感到烦了累了,更何况你呢?”
上了火车后,罗忠木又给吕元芳发了一个短信:“这只不过是短暂的离别,等我下次来了就再也不会离开了。”
看到这个短信,吕元芳被罗忠木的痴情感动了。其实,老实本分的罗忠木,已经获得吕元芳一家人的认可,他们只是不想连累他。
相爱
罗忠木于2010年4月辞掉工作,带上全部家当再次来到兰州。
从2010年4月到2011年5月,整整一年,是吕元芳一家对罗忠木的“考察期”。
罗忠木首先需要克服的是饮食上的不习惯,第一个月就瘦了七八斤。他是南方人,吃不惯北方的面食。而最大的困难还是找工作。刚开始,罗忠木在附近一家货场当装卸工,这项工作很零碎,有时候一整个星期都没活儿。两个多月后,才找到一份相对固定的工作。
可是,在这一年中,吕元芳的父母一直“劝说”罗忠木离开。明秀莲对他说:“你随时都可以走,你和元芳仍然是好朋友,我们也会把你当亲侄子看待。要是以后想来看看,也可以随时来。”
甚至结婚的头一天晚上,等到亲戚朋友们走后,明秀莲还对罗忠木说,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他们一家人绝不会生气。
罗忠木的回答是:“我的决心,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2011年5月3日,罗忠木和吕元芳结婚了。
结婚半年多后的2011年底,吕元芳决定要一个孩子。
吕元芳
在吕元芳学会上网的这些年中,一些病友陆续离开人世。“我有一种紧迫感,说不定哪一天我也就走了。现在我有了爱情,要是再有一个孩子,这个家庭就完整了。对我来说,这一辈子也就值了。”她说。从小就卧病在床的吕元芳,生孩子是对身体的巨大挑战。但最让她担心的还是,自己的病会不会遗传给孩子。
于是,罗忠木和吕元芳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检查后说,像你这种身体状况,怀孕风险很大,至于是否会遗传,得等到怀孕后检查才能发现。
听到这个消息,吕元芳决定尝试一下。等到怀孕12周后,吕元芳再次来到北京,进行绒毛穿刺检查。两周后,医院传来消息:孩子基因没问题。
吕元芳
“我的身体情况决定了不能等到胎儿足月自然分娩。”吕元芳说,医生建议在胎 儿32周以后,也就是2013年1月,进行剖腹产。让吕元芳一家人欣慰的是,最近的检查显示,胎儿生长状况良好。
结婚以来,吕元芳感觉和罗忠木的感情并没有因为生活在一起而发生多大改变。“他很细心体贴,每次倒水,他都尝一尝烫不烫,每次下班回来,第一件事是先进卧室给我翻身。和他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就像小孩子一样。”吕元芳说。
但,这个家庭现在承受的生活压力也是巨大的。吕玉芳住在兰州红古区火车站附近一栋普通的居民楼,两室一厅,父母住一间,她和罗忠木住一间,两个弟弟住在客厅里。
吕元芳的父亲因为数年前的一次工伤,一只眼睛失明,现在另外一只眼睛也受到了影响,视力下降得厉害。而母亲明秀莲是一名环卫临时工,每个月只有500元收入。罗忠木在一家私人工厂里打工,一个月收入最多也只有2000元。吕元芳的弟弟吕元明,也是一名“渐冻人”,最小的弟弟还在上初中。
罗忠木打工挣来的钱,给吕元芳检查身体已经花光了。由于吕元芳的特殊身体状况,将来生孩子的费用也是一个未知数,而他们现在只攒下了3000多元。
虽然有很多不如意和艰难,但吕元芳一家人生活得坚强而有尊严。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茶几和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客厅的鱼缸里养着十几条红鲤鱼,还在阳台上养了两只鸽子,吕元芳房间的床上挂着她编织的一个大红中国结。
吕元芳和罗忠木说,他们现在感觉很幸福。吕元芳说:“对我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个完整的家,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我早就考虑到以后生活的艰难了,我也知道她以后身体会慢慢衰弱。但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是幸福的。以后不管遇到多么大困难,我们都会共同面对,一起走下去。”罗忠木说。
2013年1月30日,北京航空总医院,医护人员对吕元芳进行剖腹产手术前的检查和准备。当日,吕元芳在北京航空总医院接受剖腹产手术,生下一男婴。吕元芳的丈夫罗忠木准备为孩子取名罗桂陇,“桂”指罗忠木家乡广西的简称;“陇”是吕元芳老家甘肃的简称。吕元芳也是中国首位怀孕生子的渐冻人。[1]截至2013年1月31日,吕元芳已转入病房接受特级护理,宝宝在儿科监护室进行保育。
据新华社电“手术成功,母子平安!”昨天上午,来自甘肃的“渐冻人”吕元芳在北京航空总医院顺利产下一名5斤多的男婴。
为吕元芳主刀的北京航空总医院院长说,渐冻人实施剖腹产手术在国内没有先例,为了这次手术,医院动用了全部技术力量,制定了5套应急预案。
据了解,2012年32岁的吕元芳小时候患上脊髓型肌萎缩,得了这种病的患者肌肉会逐渐萎缩无力,最终瘫痪,因此被称为“渐冻人”。瘫痪在床多年的吕元芳2008年学会上网,在网络聊天过程中认识了丈夫罗忠木。两人于2011年5月结婚,2012年12月下旬,怀孕约30周的吕元芳来到北京待产。
“孩子的名字他们小两口早就起好了,叫罗桂陇”,罗忠木解释说,桂和陇分别是广西和甘肃的简称,代表他和吕元芳的老家,也象征他们的爱情经历千山万水后终于有了爱情的结晶。[2]
1月30号,吕元芳在航空总医院剖腹产下了一名男婴,孩子挺好,而吕元芳恢复的也挺好。昨天上午,吕元芳登上了返乡的火车。 记者:观众朋友,现在是上午10点半,我现在是在航空总医院元芳的病房,那么我们在病房里看到,为了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医护人员在病房里挂上的红灯笼,彩球还有鲜花,我们也从医院了解到,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元芳和孩子的情况良好。 记者到来时,孩子安静地待在吕元芳身边。吕元芳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给孩子喂着奶。 高国兰:今天是过年,我们全体医护人员来给你拜年。 吕元芳:谢谢,我没给你们拜年。 医生:今天正好你也要回去了,还有什么需要的。 记者看到,得知吕元芳要出院,很多医护人员都赶来送行,他们还给孩子带来奶粉、蛇年布偶和贺卡。 高国兰:今天正好欢送你们,我们送你一个飞机模型,飞机也相对孩子的名字一样,起航,生命从这里起飞,也希望他的未来越来越好。为了感谢北京航空医院的救助,元芳给孩子取名罗起航。 吕元芳:要走了,我真的舍不得你们。 高国兰:我们会来看你的,我们过段时间我们会来随访,来看看你,然后也看看起航。 吕元芳说,从去年12月来京,在这1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感受到了一份大爱。医院之内,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医院之外,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不断关注和支持。 吕元芳:今天我要离开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只能说声谢谢,谢谢大家这一个多月来,对我的关心、帮助,还有对我的关爱吧,谢谢大家。离别之际,医护人员把吕元芳送上救护车,她再次泣不成声。元芳妈妈也是紧紧拉着医护人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元芳谢谢大家,我们也真的要谢谢元芳,因为从她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强大。然后也希望元芳一家人永远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
来源: 特别关注 |
责编: Lm |
来自甘肃日报
[1] 渐冻人顺利产子:渐冻人剖宫产中国史无前例手术 · 新浪上海[引用日期2013-01-31]
[2] 甘肃“渐冻人”在京顺利产子 系国内首例 · 央视网(转引自 京华时报)[引用日期2013-02-01]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