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规划
2015年11月底,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消息,《柳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完成方案设计,并于11月27日至12月26日在市规划展览馆二楼临时展厅和市规划局官网上公布方案,诚邀广大市民观看并提出建议。实际上,柳州与城市轨道早已有渊源,上世纪30年代,柳州建起了全广西第一条城市轻便铁路,开启了“小火车”奔跑的时代。[1]
建设进展
2015年9月2日,市委常委会听取了市发改委(市轨道办)对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情况汇报。原则同意启动我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2015年11月15日—17日,柳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专家评审会原则通过线网规划。2015年11月24日,市发改委和市规划局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对线网规划进行了公示。经公示后的线网规划上报自治区住建厅,于12月31日由自治区住建厅组织技术审查并原则通过。柳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议采用悬挂式单轨。
2016年2月26日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工作情况的汇报。年内开建轨道交通1号线,制式为跨座式单轨。已开展轨道交通试验工程的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前期预备工作。
车型车站预览
2016年12月1日,1号线试验段开工仪式在火车站东广场正式启动,线路采用地下+高架跨坐式单轨列车模式运行,标志着柳州轨道交通正式步入建设阶段。2017年6月,2号线开始建设,线路南段首先动工,采用全程高架跨坐式单轨列车模式运行。2018年1月,1号线地下段全面施工,飞鹅路实行半封闭通行,整个工程将在2021年12月31日前竣工,与地面高架段结合,确保2022年轨道交通1号线准时开通运营。
2018年3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柳州智能交通产业园将按照双方战略协议加快建设,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炜参加签约仪式。建设规划
柳州轨道交通规划线路网由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S1号线、S2号线、S3号线共七条线路组成,规划总里程约226.8Km,车站数量124座,换乘站15座。
2020年4月2日,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率队到轨道集团调研,听取了柳州轻轨示范线项目情况汇报,柳州轨道交通2号线示范线(西江路口站-白莲洞站)将于2020年9月试运行。 9月21日,首列“柳产”轻轨车辆上线测试,11月5日,受邀参加2020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宾客,坐上了这列“柳州制造”游览柳州,记者也跟着体验了一把。[2]
线路 | 线路首末站 | 线路里程 | 建造制式 | 车站数量 | 换乘站数量 |
柳州轨道交通1号线 | 上板桥站,尚琴站 | 45.6km | 跨座式单轨 | 35座 | 7座 |
柳州轨道交通2号线 | 香兰新村站,白莲机场站 | 27.2km | 跨座式单轨 | 24座 | 4座 |
柳州轨道交通3号线 | 河西工业园站,龟山站 | 22.0km | 跨座式单轨 | 17座 | 4座 |
柳州轨道交通4号线 | 进德站,盘古站 | 44.6km | 跨座式单轨 | 30座 | 7座 |
柳州轨道交通S1号线 | 柳州火车站,新中站 | 31.7km | 轻轨系统 | 16座 | 4座 |
展开表格
轨道交通1号线,线路标志色:红色,柳州市启动建设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由柳江区上板桥站至柳东新区尚琴站,总线路全长约45.6km,其中高架线约40.1km,地下线约5.5km,共设35座车站,其中换乘站7座,高架站30座,地下站5座;全线设一段两场,分别为帽合车辆段(综合基地)、三门江停车场、尚琴停车场;工程总投资约126亿元。经过反复对比论证,柳州轨道交通1号线制式最终确定为跨座式单轨。
建成后的轨道交通1号线将把柳江区、柳南区、鱼峰区、城中区、四大主城区相连接,并将柳州市柳江县城与柳东新区相连接,形成柳州交通东西走向大动脉,沿途经过柳江片区、基隆片区、火车站(汽车南站)商圈、鱼峰商圈、西江路口、万象城商圈、国际会展中心医院、华侨城及柳东汽车城等市区重要地段与区域,将大大缓解新老城区交通压力和带动新区发展。
2016年12月1日,轨道交通1号线火车站东广场地下段开工建设,线路采用地下与高架相结合的跨坐式单轨制式建造,车型采用庞巴迪全自动无人驾驶单轨列车,开工建设区间为一期工程,起点由柳江区思贤站至柳东新区华侨城站,其中包含轨道交通专用跨江大桥(三门江轻轨跨江大桥),工程一期计划于(莲花山庄—门头路站)将在2025年内实现正式通车试运营。
车站信息
站名 | 站点信息 | 车站制式 | 所属城区 |
1.上板桥 | 起点站,折返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江区 |
2.高村 | 普通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江区 |
3.思贤 | 换乘站,可换乘轨道交通4号线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江区 |
4.柳江中学 | 普通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江区 |
5.平地 | 普通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江区 |
展开表格
配套工程
三门江轨道交通跨江桥,位于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东南侧,三门江大桥上游约20米处,是继文惠姊妹桥后,柳州市第二座姊妹桥,这也是柳州市第一座轨道交通专用桥,工程计划2019年12月竣工。
三门江跨江桥位于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东南侧,在三门江公路桥上游方向。该桥主桥长约360米,桥面上设置轨道梁,以便未来具备条件时建设轨道交通。与原来的三门江公路桥一样,该桥为斜拉索桥,主墩上部索塔高22.8米。这也是柳州市第一座轨道交通专用桥。截至2020年5月,此工程仍在进行中。
2020年3月29日,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作业,柳州市三门江跨江桥2号主墩首节钢吊箱,即整座大桥的首节钢吊箱顺利下放。
施工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三门江跨江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桥一共有4个主墩,1号和4号墩是钢围堰,2号和3号是钢吊箱。大桥2号主墩采用双壁钢吊箱,总重量为397.96吨,外轮廓尺寸为19.4米×15.2米×17.0米,相当于6层楼的高度。钢吊箱共分为三节,此次下放的一节高度为6米。因为对于一个这样重量级的庞然大物,施工采用10套100吨千斤顶组成的群顶系统同步下放入水,群顶系统利用接高的钢护筒作为支承,同步作业下放钢吊箱。
为保证钢吊箱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配备30余个工人,采用三班倒制度,24小时作业。对钢吊箱的设计、加工、拼装等每个环节都进行了反复检验,使钢吊箱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在钢吊箱施工前,还多次开展方案研讨会,将工艺优化,并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做了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为吊装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门江轨道交通大桥效果图
建设进程
2016年12月1日,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开工仪式在火车站东广场正式启动,线路采用地下+高架跨座式单轨模式建造,车型采用最新庞巴迪Innoviamonorail300无人驾驶跨坐式单轨列车,开工建设区间为一期工程,起点由柳江区“思贤”站至柳东新区“华侨城”站,其中包含轨道交通专用跨江大桥(三门江轨道交通跨江大桥)。
由于1号线一期段包含总共将近5.5千米长的两段地下段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时间较长,为不影响与高架段同步完工,地下段在火车站改造工程地下施工部分开工之时就已同步开工建设,工程正有条不紊进行中,1号线全线计划将于2022年内实现正式通车运营。
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进程
轨道交通2号线,线路标志色:柠檬黄色,由柳北区香兰新村站开往柳江区白莲机场站,线路全长约27.2km;工程总投资约60.18亿元,全线采用高架+地下跨座式单轨制式,共设车站20座,高架站19座,地下站1座,其中换乘站4座。线路呈南北走向,跨越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江区四大城区,沿途经过香兰村片区、鹧鸪江工业园、城中万达商圈、东环大道、莲花客运站、新兴工业园及白莲机场,是连接南北城区的主干线。
2017年6月,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由城中区唐家站至鱼峰区白莲洞站,其中一期工程南段(西江路口站至白莲洞站)首先开工建设,线路制式采用跨座式单轨建造,车型采用庞巴迪单轨列车,2号线示范线(莲花客运站-白莲洞站)已于2020年9月21日凌晨0:00点正式上线试运行,全线路计划于在2024年正式通车试运营。
根据线网规划,2号线起于香兰新村站,终于白莲机场站,是未来沟通柳北、河东、洛维、新兴片区与机场的南北走向骨干线路。经过反复对比论证,柳州轨道交通2号线制式最终确定为跨座式单轨
柳州轨道交通
车站信息
站名 | 站点信息 | 车站制式 | 所属城区 |
1香兰新村站 | 上行终点站,换乘站,可换乘轨道交通S1号线 换乘轨道交通S2号线,停车场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北区 |
2桂中海迅站 | 普通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北区 |
3鹧鸪江火车站 | 普通站 | 地下三层岛式站 | 柳北区 |
4唐家站 | 换乘站,可换乘轨道交通4号线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城中区 |
5柳高站 | 普通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城中区 |
展开表格
建设进程
2017年6月,继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工后,2号线正式开工建设,在建区间为一期工程,由城中区唐家站至鱼峰区白莲洞站,其中一期工程南段(西江路口站至白莲洞站)首先开工,采用跨坐式单轨制式建造,车型采用与1号线相同的庞巴迪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列车,按照项目计划,一期工程南段将于2019年内实现车辆试运行,全线将于2022年内实现正式通车运行。
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进程
规划信息
轨道交通3号线,线路标志色:天蓝色,柳州市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第三条轨道交通线,起点由柳南区河西工业园站至阳和新区龟山站,是柳州市第二条东西走向轨道交通线,线路贯穿河西片区、河北半岛、万象城商圈、静兰片区、古亭山片区及阳和新区,全长约22km,共设车站16座,其中换乘站4座,全线路高架运行,3号线前期规划审批工作已经展开。
车站信息
站名 | 站点信息 | 车站制式 | 所属城区 |
1河西工业园 | 上行终点站、河西停车场、折返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南区 |
2瑞龙路 | 普通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南区 |
3十一冶 | 普通站 | 高架两层侧式站 | 柳南区 |
4二妇幼 | 换乘站,可换乘轨道交通4号线 | 高架两层侧式站 | 柳南区 |
5景龙湾 | 普通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南区 |
展开表格
规划信息
轨道交通4号线,线路标志色:苹果绿色,由柳江区进德站至柳东新区盘古站,设车站30座,其中换乘站7座,线路全长44.6km,是一条绕城轨道交通线,沿途经过拉堡片区、火车站片区、西环片区、河西片区、胜利商圈、柳东职教园、华侨城、柳东汽车城等重要市区地段;
4号线经胜利片区到达跨江段将利用柳州市在建中的凤凰岭公轨两用特大桥,轨道设于跨江桥中部,将与社会车辆平行经过大桥后到达唐家站与轨道交通2号线实现换乘。4号线前期规划审批工作已经展开。
柳州轨道交通
车站信息
站名 | 站点信息 | 车站制式 | 所属城区 |
1.进德 | 车辆段综合基地、起点站 | 高架三层岛式站 | 柳江区 |
2.岭头 | 普通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江区 |
3.思贤 | 换乘站,可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 | 高架三层岛式站 | 柳江区 |
4.柳江区政府 | 普通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江区 |
5.铜鼓岭 | 普通站 | 高架三层侧式站 | 柳江区 |
展开表格
配套工程
轨道交通4号线经雀山公园到达高新区唐家站将采用跨江形式,利用柳州市在建的凤凰岭公轨两用特大桥与社会车辆平行跨江后到达唐家站与轨道交通2号线实现换乘,轨道设于跨江桥中部。
2017年3月17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柳州市凤凰岭大桥桥型设计方案》,计划年内开建该桥。据了解,凤凰岭大桥设计单位考虑柳州市山水风貌、周边环境景观特色及柳州现代工业城市等因素,对不同的风雨桥桥型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凤凰岭大桥跨江大桥推荐方案系采用鼓楼式桥亭的风雨桥桥型方案,桥墩上桥亭采用单亭布置,两端桥头为4边五层檐,渐进的是6边七层檐,中间最高为8边七层檐,桥亭最高相对高度为41.8米,建筑色彩主色调为黄铜色。桥型整体风格优雅,彰显民族文化,又体现时代特色。
凤凰岭大桥东起河东片区的莲花大道西延长线与桂中大道北段交叉口,跨柳江、跃进路北段及老湘桂铁路,西接柳北区雀儿山路。该项目主线全长约2700米,其中跨江大桥长度为700米,桥梁宽度约48米,机动车双向六车道,预留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空间。项目建成后,凤凰岭大桥与莲花山大道、官塘大桥构成我市东西向重要通道,联系柳北、河东、柳东新区等城区。凤凰岭大桥与北侧鹧鸪江大桥交相呼应,将成为百里柳江重要景观节点。
根据公示,新建柳州市凤凰岭大桥工程西起柳江西岸北雀路、东至东岸河东新区规划路,包含凤凰岭大桥及其接线道路和雀儿山路拓宽改建,总长约3.21km。
凤凰岭大桥主桥段为公轨合建的桥梁形式,宽46.6m两侧为双向6车道规模的机动车道,中间预留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空间,两侧各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计速度60km/h。凤凰岭大桥东侧雀儿山路改扩建段为双向4车道,红线宽度30m,设计速度40km/h。
规划信息
轨道交通S1号线,线路标志色:橙色,也称“市郊1号线”。柳州市轨道交通网内规划的第一条市郊线,用于连接主城区与市郊区域的辅助轨道交通线。
S1号线初步规划为利用贯穿半岛城区的老湘桂铁路线改造为轨道交通线,在既有线路上增加轨道并沿途设站;按照建设标准,规划中的S1号线建成后将成为柳州轨道交通真正意义上的轻轨线,全线设车站16座,其中换乘站4座,线路全长31.7Km,起点由柳南区柳州火车站至柳州市北部新区新中站,将担任起连接北部新区与主城区的重要客运任务,项目建设前期规划工作正在进行中。
车站信息
站名 | 站点信息 | 车站制式 | 所属城区 |
1.柳州火车站 | 换乘站,可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 起点站 | 地面侧岛站 | 柳南区 |
2.地王国际 | 普通站 | 地面侧岛站 | 柳北区 |
3.黄村 | 换乘站,可换乘轨道交通3号线 | 地面侧岛站 | 柳北区 |
4.尚城国际 | 普通站 | 地面侧岛站 | 柳北区 |
5.白沙 | 普通站 | 地面侧岛站 | 柳北区 |
展开表格
规划信息
轨道交通S2号线是柳州市规划的第二条市郊线,线路标识色:紫色,也称“市郊2号线”。起点由柳北区香兰新村站至柳东新区石棚站,线路规划将长塘镇、香兰新村、洛埠镇、柳东汽车城等片区相连接,共设车站11座,其中换乘站3座,全长27.2Km,项目建设前期规划工作正在进行中。
车站信息
站名 | 站点信息 | 车站制式 | 所属城区 |
1.香兰新村 | 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S1号线 起点站 | 地面站 | 柳北区 |
2.龙壁山 | - | 地面站 | 柳北区 |
3.福安 | - | 地面站 | 柳北区 |
4.龙塘 | - | 地面站 | 柳北区 |
5.下西流 | - | 地面站 | 柳北区 |
展开表格
规划信息
轨道交通S3号线,线路标志色:粉红色,也称“市郊3号线”。起点由柳北区洛埠站至柳州东部鹿寨县鹿寨火车站,线路全长28.5Km,共设车站13座,其中换乘站3座,线路将把柳北区洛埠镇、柳东新区、柳东汽车城与鹿寨县城相连接,将担任起鹿寨县城与柳州市区的重要客运任务,项目建设前期规划工作正在进行中。
车站信息
站名 | 站点信息 | 车站制式 | 所属城区 |
1.洛埠 | 换乘轨道交通S2号线 起点站 | 高架站 | 柳东新区 |
2.龙屯 | - | 高架站 | 柳东新区 |
3.回龙 | 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 | 高架站 | 柳东新区 |
4.五菱基地北 | - | 高架站 | 柳东新区 |
5.雒容火车站 | - | 高架站 | 柳东新区 |
展开表格
柳州轨道交通1、2号线将采用跨座式单轨的方式建造。跨座式单轨是通过单根轨道支持、稳定和导向,车体釆用橡胶轮胎骑在轨道梁上运行的轨道交通制式,在重庆2号线、3号线,芜湖1号线和2号线等线路已广泛使用,单轨制式能更好适应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跨座式单轨的高架桥桥墩宽度平均不到2米,与其他高架轨道交通相比,桥墩占地宽度节省近一半,在城市道路中央或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就可以立柱,占地小、遮挡少、选线灵活、对现有城市道路的交通干扰很轻微。此外,跨座式单轨的车体十分新潮、靓丽,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一道全新的城市风景线。
展出
2017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柳州轨道交通庞巴迪单轨列车实车在市工业博物馆前广场展出,可谓轰动整个柳州。这是最新的INNOVIA MONORAIL 300型跨座式单轨列车,为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每节车厢长11.845米,可容纳146人,平均时速35公里,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1]
列车简介
INNOVIA MONORAIL 300型是一种中运量胶轮跨座式单轨,车体长约13210mm(端车),11845mm(中间车),6列编组长为74164mm,车厢宽度为3142mm,高度为4046mm,车厢室内高度为3019mm,最大运营速度为80km/小时。它的出现点燃了柳州市民对轻轨建设的期待。[1]
列车配置 | |||
·编组形式 | 2~8节车厢 | ·空车重量 | ≈11t |
·长度(端车/中间车) | 13210mm/11845mm | ·宽度 | 3142 mm |
·高度(整车/走行面至车顶) | 4046mm/3019mm | ·走行面高度 | 450 mm |
·门宽度 | 1600 mm | ·端车空车重量 | 14.5t |
·坡度(最大/最佳) | 10%/6% | ·最小水平曲线半径 | 6% |
展开表格
道行龙城APP
道行龙城APP是由广西亮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柳州轨道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一款为柳州市民提供手机二维码乘车、公交充值、实时公交、定制公交等服务的应用程序,这款APP适用于柳州市约110条公交线路,上千台车辆和全部轨道交通线路(暂未开通,预计在2020年轨道交通开通试运营后开通此服务)。
产业合作
2018年3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柳州智能交通产业园将按照双方战略协议加快建设,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炜参加签约仪式。
2018年5月17日上午,柳州市轨道集团与中车浦镇庞巴迪公司《轨道交通产业合作协议》暨轨道交通产业链企业《投资协议》签约仪式在柳州市文昌会议中心举行,市委书记郑俊康,市长吴炜,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定南,庞巴迪中国总裁兼国家首席代表张剑炜出席签约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可主持活动。
市委书记郑俊康为签约仪式致辞说:“这项工作我们期盼了两年时间,一直希望柳州市轨道交通产业早日落地,柳州市和中车浦镇庞巴迪公司就像谈了两年恋爱,如果要联姻,还需要‘父母’同意,如今‘父母’——自治区政府与中车集团已经在北京签约,这一场‘婚礼’在两年的期盼之后终于落地。”郑俊康说,他非常高兴,更希望柳州制造的轻轨能早日在柳州、在中国大地,甚至在东南亚的土地上奔驰。
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由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和庞巴迪运输集团瑞典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成立于2014年11月,注册资本2.5亿元,是从事单轨和APM车辆及系统设计、生产、集成与销售的专业公司,市场范围覆盖除欧洲、美洲外的全球市场,具备提供规划设计、土建施工、融资、生产制造、运营维护等一揽子交通运输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
车辆造修基地已与中车南京浦镇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引进的车辆总装厂计划于2018年投入生产。零部件配套区于2017年完成第一阶段招商共10家企业。该产业园计划到2020年,规划引进1家车辆总装厂、20家零部件企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约25亿元、产业链总产值约50亿元,打造“柳州轨道交通车辆柳州造”和“东盟胶轮轨道交通车辆柳州造”的国内先进轨道交通产业基地。
背景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慧电网、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节能环保等等,是柳州市实现“增量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柳州将以“项目+产业”模式,瞄准牵引、制动、车辆电气等设备制造领域,积极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及机电系统制造企业,加快轨道交通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加快培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头号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当前,柳州市正在建设智能交通产业园,积极发展以胶轮系统为主的轨道车辆组装、维保、机电集成等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产业,努力建成“柳州轨道交通车辆柳州造”和“东盟胶轮轨道交通车辆柳州造”的国内先进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
项目位置
柳州智能交通产业园位于柳东新区尚琴片区,计划分两期建设。近期1400亩建设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维保中心、零部件及机电系统配套产业基地、车辆段和实训基地,远期预留拓展区,规划布局轨道交通配套制造基地、车辆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将进一步满足产业发展和集聚需要。
[1] 多少个城市有轨道交通规划?目前都在推进中吗?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 -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21-12-02]
[2] 好消息!柳州轻轨示范线将于今年9月开通试运行 · 东方网[引用日期2021-12-03]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