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高中三年假期在内蒙打工仔创业承担家庭重担
刘伯敏
·2010年9月实现夙愿成为村里第一个走出山区的大学生,立志创业改变命运·2010年10月进入学 校唯一一家创业型公司南京青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实习学习创业经验·2010年12月践行创业诺言成立“珠风工作室”·2011年4月—12月带领团队参加“红冠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实战营销大赛,荣获亚军,获得创业奖金20万。个人获得优秀队长称号,所在院校被评为创业亚军院校
·2011年10月注册成立南京卓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2年7月率领公司骨干以及志愿者组成甘肃卓远蓝天支教团队,前往川儿小学支教
·2012年7月为家乡捐建爱心书屋图书馆
·2012年7月末率领公司18罗汉到上海学习加强公司每一个人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2012年8月被任命为创业中国二部大学生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南京基地总负责同时公司授予创业中国二部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南京基地
·2012年8月20受河海大学团委邀请青马工程演讲创业经历·2012年8月被聘为中国大学生YBA创业联盟南京分会会长
·2012年10月作为嘉宾参加由江苏省举办的我的青春故事成长报告会
·2013年获得“中国自强之星”提名奖
2010年科技立项,顺利答辩成功开始研究“中介公司信誉度升级创业研究”课题。
201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结题评审获得500元课题项目经费,项目编号:S20100828。
2011年7月南京工程学院第六届“5.25心理健康教育月”大学生心理健康书签设计大赛“中获得第三名。
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被评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刘伯敏
2011年11月举办的南工程创业沙盘模拟调战大赛中获得全校第四名。2012年1月第十一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2012年4月被评为南京工程学院“创业之星”。
2012年5月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2012年7月15日江宁十佳青年评选中被评为“南京市江宁区十佳青年”,作为唯一的一位学生被入选江宁创业新锐人物。
2013年9月获得“江苏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2013年10月获得“中国自强之星”提名奖。
2010年-2011年南京工程学院学生会干事,校青协干事
2011年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校科技创新创业协会副主席
刘伯敏
2012年 大学生创业创协协会副主席 2012年9月任南京卓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任南京微食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媒体报道
先后被中央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南京日报,东方卫报、江宁电视台、江宁广播电台,等采访和报道,以及东方网,新浪新闻的报道
“少年的我常坐在卧龙寺门前仰望着无垠的天空,想象着和天空中的鸟儿一样展翅高飞的感觉。然而,这连绵的群山就像无形的枷锁,差一点就让我遗失了飞翔的能力”
1988年9月刘伯敏生于甘肃陇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代课老师,每个月只有300元的薪水,母亲是一位的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只能够自给自足。
由于家境贫寒,刘伯敏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很多。初中的时候,他就在闲暇时间做一些小生意补贴家用以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然而,这些小生意所挣到的钱相对于家庭日常庞大的开支总是杯水车薪,看着父亲染霜的头发,母亲渐锁的眉头,他恨不得一夜长大,能撑起家庭的重担。
到了高中,刘伯敏毅然决定跟三叔学会了电焊,如此一来,每年暑假他都会跟着叔叔去外地打工攒学费。繁忙的课业、落后的学习条件加上巨大的工作量,直接导致了刘伯敏的第一次高考失利。“若是同龄的孩子,早就该外出打工帮父母减轻压力了”,然而,刘伯敏深知,能够帮助自己真正走出这层峦叠嶂的唯一工具,只有知识,大山外面的世界,用眼睛是看不到的,他要真正的走出去!为了赚取补习的学费,复读的那一年,他第一次一个人坐上了外出打工的火车。就在那一次,缺少了三叔庇护的他遇见了一个“可恶”的包工头,就算是按时按量地完成了工作,刘伯敏每天都会被训斥。年轻的心不怕挫折,但是年轻的自尊不容践踏。刘伯敏认为,自己因为“农民工”的身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是歧视。这就愈发坚定了他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终于,在那一年,他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本科生。考上大学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然而,捧着录取通知书的刘伯敏却在为“高额”的学费发愁——就算是全家不吃不喝,一个暑假也挣不到那么多钱。开往南京的火车站台上,送走了捧着七拼八凑来的学费强颜欢笑的父母,刘伯敏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暗自发誓,要在养活自己的同时尽早帮父母减轻负债的压力。从一年级起,他就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只要有能够赚取生活和学习开销的机会,刘伯敏从来都不会放过。但是,无数份的兼职只能刚好让自己拮据得过活,家里的负债压力让刘伯敏每天忧心忡忡——站在街头,看着华灯初上的南京,路上车水马龙,他突然觉得悲从中来,高楼大厦里住着的从来就不是搬砖砌墙的工人,要在这个繁华到扎眼的城市站稳脚跟,必须要拥有自己的事业。从此,这个从甘肃远道而来的农村小伙儿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吾非陈涉,同有凌云之志”
刘伯敏所在的学校——南京工程学院,是一个创业氛围非常浓厚的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创业孵化中心现在已经入驻了很多企业,这对于年轻的刘伯敏,一个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冬天里一把炙热的炭火。在这样一个氛围里,他通过不断努力,终于赢得了学校的肯定,学校给刘伯敏和他的团队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室,让他和她的小伙伴们能够有一个安静得进行思想碰撞的空间。
珠风创业团队的成立
军训后,恰逢学校举办了一场科技立项的活动,苛求创业契机的刘伯敏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珠峰创业团队”。那次活动 中,他和同伴们递交的“中介信誉度升级”项目在2010年立项并于2011年成功结题并且获得了500元的奖金,这对于当时的刘伯敏是个很大的鼓励,给他的创业之路增加了不少信心。
创业团队组建了,刘伯敏开始着手下一步创业计划。起初,所谓的“创业团队”根本名不副实,就是一群需要锻炼的孩子组团一起做兼职虽然团队行动比孤军奋战要振奋人心地多,却离创业的本质越来越远。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伯敏看到了一个全国大学生创业实战营销大赛的广告,就是这个广告,改变了他和他的团队之后的发展轨迹。
赢得比赛,崭露头角
据刘伯敏介绍,这次全国大学生创业实战营销大赛整整持续了一年时间。从初赛到复赛,再到决赛,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广州,非常辛苦。”人只有在饿到一定的极限的时候,才能意识到食物的重要性“,在刘伯敏回忆中,一年的比赛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他两天一夜没吃一顿饭的事儿。那是在决赛阶段,第一天下午,奋战了一整天的团队刚报告完辛苦制作的策划案,晚上10点,主办方就又要求在第二天早上7点前完成一段VCR的制作。刘伯敏明白,这是主办方对他们团队执行能力的考验,若是此时不能迎难而上,必将前功尽弃。”那两天,我只喝了一瓶矿泉水,还记得再吃到饭时,都已食之无味了。”,刘伯敏说,“好在团队成员间可以互相鼓励,支撑着他走完了这一程。“
比赛的过程,是群雄的角逐,虽然人很辛苦,但是从未让刘伯敏感到一丝疲累。真正让刘伯敏感到痛苦反分的是来自经济的压力。由于赛程时间长,又是在异地他乡,面对逃不掉的大笔开销,平时打工所攒的钱根本不够。为了继续比赛,他只能硬着头皮给家里打电话。但让刘伯敏意外的是,听说了此事的父亲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非常支持,并且在老家四处为他的筹钱。“我爸往我卡里打了一万元,还让我好好闯,他说反正家里已经一穷二白了,就算闯得不好,还是一穷二白。”刘伯敏说,那是他大学后惟一一次和家里要钱。一张捏在手里完全没有重量的信用卡,刘伯敏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那是一整个家庭对他薄如蝉翼的未来寄托的全部希望。创业这条路,刘伯敏想:自己选的路,就算是跪着,也要走得漂漂亮亮的,这背水一战,只能赢!
皇天不负有心人,有团队完美的配合,家庭毫无保留的支持,刘伯敏和他的团队在强手如云的创业大赛中最终荣获亚军,并得到了大赛提供的创业奖金20万。就是这笔钱,让穷小子刘伯敏拥有了可以实现创业梦想的启动资金。
刘伯敏
公司挂牌,总经理上任20万奖金,面对一笔如此巨大的财富,刘伯敏甚至感觉到不知所措。这是一份鼓励,同时也是一份不小的诱惑。“我兴奋地想了一夜”刘伯敏说:“当时也不是没有想过用这笔不小的资金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但是我不能这么做”。显然,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有着正常人无法比拟的冷静和抵抗能力。创业的决心和动力,另这一笔不小的资金成为了刘伯敏辉煌人生道路上的敲门砖。
恰逢学校积极响应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号召,学校为刘伯敏和他的团队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室和硬件设备。目前,卓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有:大学生、企业员工商业素能培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就业七要、创业九段训练、商务礼仪、冠军营销等);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专业策划;校园租赁代理业务;网络营销以及网络推广;校园渠道的开拓核活动执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交流与策划;网站的建设和推广工作等。
2011年12月10日,卓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营业。公司由刘伯敏担任总经理,分管董事会、财务部、业务部、人事部、公关部、宣传策划部这六大部门和一个创业协会此外,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都来自珠风团队,“有善于人力资源整合的领导人才,有善于计算和整理的财务人才,还有善于与人交流和谈判的业务人才,更有善于人员调配的人事人才以及项目人才,我们坚信在我们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优势后,一定能够做出一定的成就。”刘伯敏信心满满。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但是南京卓远文化传播公司是由一群拥有梦想心怀感恩的青年所成立的一个组织,虽然现在处于起步阶段,他们一腔热血,承蒙母校和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力支持,与经济管理学院创业协会合作成立了实践基地。目的在于贯彻母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方针,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进入社会前的锻炼机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让通过在校学习已经掌握了丰富专业知识的待业大学生在通过大量社会实践的洗礼之后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信心走上社会迎接挑战。为母校南京工程学院以及全国亿万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可以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为解决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承担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
很艰苦,但很快乐
上大学后,刘伯敏依靠兼职、创业生活,没有要过家里一分钱。最拮据的时候,口袋里只剩下不到五十元钱。艰苦的生活只能激起他无穷的斗志,战士的精神,是可以被打败,但是绝对不能被打倒!这是刘伯敏的信念。
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想伟人走过的路。即使是现在富可敌国的马云,当初的一穷二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所走过的道路必然是铺满荆棘的。刘伯敏觉得,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自己每天都应该活得很开心,因为随着创业之路一步步上升,在大学里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也是非常快乐的。这样的道路永远走下去,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使得公司做大做强,最后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也许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贵在坚持,才能得到真正的胜利。
乐观向上的性格,坚持不懈的态度,他在大学里获得了很多荣誉:“创业之星”称号,“南京市江宁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江苏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中国自强之星提名奖”等。
”我希望和当初的我一样的孩子们的生活能因为我的努力而发生哪怕一点点改变“
也许是因为来自大山,刘伯敏对山区贫苦的孩子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在创业的路上,他时刻不忘初衷,回馈社会。
刘伯敏
感恩奉献,大爱无疆在学习和生活上,他刻苦努力,认真扎实,并还获得奖学金,他秉承“学以致用”的校训对,在创业的路上还不忘记献爱心,先后带领他的团队做了两场爱心义卖活动,筹资30000多元捐给西北山区的贫穷孩子,而且在2011年和2012年暑假带领自己的团队去西北甘肃偏僻农村支教半个月并建立了爱心书屋,先后举办了两场爱心义卖活动,为社会弱势群体贡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这次活动得到了江苏教育电视台的大力支持和苏宁电器的友情赞助,共获得赞助金额为32480元。“记得大家在那一天的活动中,一口饭都没吃,中午只吃了个面包,虽然大家很辛苦,但是大家都活得很快乐。新街口的爱心义卖,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我们都付出了,也收获了,收获的不尽是可爱小孩的感谢,更是自己创业的开端。整个活动持续了半年,但是还是没有打败我们,我的创业之路更上了一层。”他感慨的说道。“在一步步的努力中,公司也在逐步步入正轨,业务也在一步步增加,我们的能力也在一步步提高。我们也收获了人脉,收获了希望。”
作为一个学生,刘伯敏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在创业的同时,时刻不忘抓紧自己的学业。天道酬勤,他先后获得“军训先进个人”、“优秀团员”和“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称号以及单项奖学金等。
勤工助学,自强自立,三年来的努力的奋斗,不仅实现了他自己独立自强赚取了大学所有费用,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还成就了他感恩奉献,书写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
校园中走来,用创业的心态成就校园典范的极致,一个人,一个信念,一支队伍,一次征程。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说,作为青年的我们,尤其是作为是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理应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干部,应该有敢于去拥有自己的理想,并付诸行动的觉悟。而这个行动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战斗的过程。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为了要有时刻准备着为自己特有的理想去奋斗的信念。他坚信,必将对全国的年轻人产生积极的辐射和影响,抑或叫做学有榜样,学有方向。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理想,而这就是新生代的代表在新时代的新理想和新使命,而这样的理想和使命,将是这个世界上最耀眼的闪光处,也是这个世界的年轻人重拾辉煌年代的最大筹码![1]
在主旨演讲阶段,俄罗斯青年联盟主席巴维尔先生更是肯定了此次中国青年企业家俱乐部的成立不仅是一种有效的精英活动,更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平台。他指出中俄青年企业家经贸合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接。巴维尔说:“俄罗斯的很多企业家想在俄罗斯推销中方的商品,但是想更多地与生产厂家接轨,而不是一些‘不靠谱儿’的经销商,对于这个希望,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对接、交流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1] 青年企业家为中俄发展注入青春元素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08-18]
[2] 创新创业立潮头|2018-2019年江苏“青年双创英才”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8]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