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羞愧到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及至听到后一半,被他哥埋怨了这一大篇,不觉老羞成怒。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革。”[1]
梁斌十三《红旗谱》:那家伙老羞成怒,逼着她往前走。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因羞愧到极点而发怒。
兴高采烈
恼羞成怒 恼羞变怒大发雷霆
十三妹何玉凤的父亲何杞在纪献唐手下作中军副将,纪献唐想把何玉凤给二儿子纪多文作填房。何杞不愿这门亲事,就对媒人说:“虎女不能配犬子。”纪献唐听后老羞成怒,立即把何杞革职拿问投入牢狱,不久就把他处死。[2]
(1)“老羞成怒”与“恼羞成怒”读音相近而不相同,“老lǎo”的声母是边音l,“恼nǎo”的声母是鼻音n。
(2)词义也是相近而不相同。“老羞成怒”是指“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而“恼羞成怒”是指“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所以,它们的音和义都有细微差别,不能随意替换(应根据具体语境而定)。(详见《现代汉语词典》)
[1] 老羞成怒 · 汉典[引用日期2018-04-13]
[2] 资料来源[引用日期2019-07-25]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