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瓯南门(即广德门)曾有浮桥。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僧人智源募众始建石桥。但因桥址位于两溪交会处,故屡修屡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改为渡口。福古瓯公路进入建瓯城尚须在南门跨越松溪。民国27年(1938年),在修建福古瓯公路时,便成立水南桥工处,负责修建木便桥,名为建瓯水南桥,共31孔,全长184.50米。由于该桥系中洪水位的木架木面临时式大桥,民国31年全桥被洪水冲毁无遗,翌年仍按原式修复。 1950年6月在改建支前公路中,改建为6孔,每孔为跨径30.58米的钢筋混凝土墩台、贝雷式钢桁架(单层三排)木面,全长220.26米。1971年又对原墩台用钢筋混凝土予以加固,上部改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荷载汽—13、拖—60,桥面净宽7米,两边人行道各1米,桥梁全长227.30米,1972年2月由建阳地区第一交通工程队施工完成。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