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神文化是指以洪江为中心的沅水流域河神崇拜形成的巫傩文化、戏剧文化的泛标。150年前,在湘西南与黔东南接壤的广大地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杨公菩萨。这位威镇一方的土著神祗,在人们心目中无比神圣与崇高,在杨公面前,人们顶礼膜拜,祈求他赐给吉祥平安。据各方史志记载,杨公本名杨漱,亦名杨五,有兄弟三人,籍贯洪江市托口,清朝时"平苗有功",殁石敕封为神,后又被为镇江王,即保佑水上人平安的河神,在杨公家乡托口侗乡,流传有"杨素(漱)用纸人,纸马与朝庭官兵打仗,寡不敌众,被军削掉下巴而死"的故事后来,为纪念杨漱,便把青木村改为今天的托口镇。杨漱埋葬在托口的豹雾山下,并修建了杨公庙(也就是后来各地数以千计杨公庙朝拜的总庙)。民间有诗云?quot;各县修座公庙,年年月月显威灵。托口修座杨公庙,历来巫冈盛行"。每年五月端阳日,沅水各地杨公庙均由巫师主持庆庙祭祀,塔台唱戏。在托口侗乡、侗族剪纸代代相传,尤为戴老婆婆(失名)为最。其代表400余幅,融侗、汉艺术为一体,曾为文化站收藏,惜"反右派"运动时烧毁。现有侗族剪纸艺人张国雄将这一技艺继续发扬光大(见部分作品相片),在黔城古城,辰河高腔"目连戏"融沅水流域艺术、宗教、民俗为一体,是研究戏剧的"活化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端阳日曾在黔城举行了一次排练公演的国际艺术交流活动。并在沅水河边搭戏台一座,制作了河灯2000多盏,纸扎傩神20多个。堪称"目连戏"奇观。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