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手术器械。
任何外科手术。
根据2018年发布实施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基础外科手术器械可分为:
序号 | 名 称 | 品 名 举 例 | 管理类别 |
1 | 医用缝合针(不带线) | Ⅱ | |
2 | 基础外科用刀 | 手术刀柄和刀片、皮片刀、疣体剥离刀、柳叶刀、铲刀、剃毛刀、皮屑刮刀、挑刀、锋刀、修脚刀、修甲刀、解剖刀 | Ⅰ |
3 | 基础外科用剪 | 普通手术剪、组织剪、综合组织剪、拆线剪、石膏剪、解剖剪、纱布绷带剪、教育用手术剪 | Ⅰ |
4 | 基础外科用钳 | 普通止血钳、小血管止血钳、蚊式止血钳、组织钳、硬质合金镶片持针钳、普通持针钳、创夹缝拆钳、皮肤轧钳、子弹钳、纱布剥离钳、海绵钳、帕巾钳、皮管钳、器械钳 | Ⅰ |
5 | 基础外科用镊夹 | 小血管镊、无损伤镊、组织镊、整形镊、持针镊、保健镊(简易镊)、拔毛镊、帕巾镊、敷料镊、解剖镊、止血夹 | Ⅰ |
展开表格
1. 医用缝合针(不带线):
医用缝合针是用于各种组织缝合的器械,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针尾、针体和针尖。分类:
1)根据缝合针的形状分为直针和弯针。
直针和弯针
2)根据针尖的形状分为圆针和三角针。圆针根据弧弯度不同分为1/2、1/3弧度等,弧度大者多用于深部组织。三角针前半部为三棱形,较锋利,用于缝合皮肤、软骨、韧带等坚韧组织,损伤性较大,故除上述几种组织外,均应用圆针。此外,在使用弯针缝合时,用力方向应与弯针的弧线方向一致,拔针时应顺弯针弧度从组织拔出,否则易折断。圆针和三角针
3)根据针尾形状分为有眼型、劈叉型和嵌合型。一般多使用穿线的缝针,而将线从针尾压入的劈叉型缝针,常使线撕裂、易断,因而比较少用。由于穿线针的针尾较粗,损伤性相对较大,故对一些脆弱精细组织,如血管、神经、肠壁等可选用所谓无损伤针(嵌合型),即制作时针尾就已带有缝线的针。2. 基础外科用刀:
手术刀一般用于切开和剥离组织,也有同时具备止血功能的手术刀,如各种电刀、激光刀、微波刀、等离子手术刀及高压水刀等,但这些刀具多需一套完整的设备。此处以普通手术刀为例说明,通常手术刀都由刀片、刀柄两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切割组织,有时也可将刀柄尾端作为钝性分离组织的工具。刀片有圆、尖、弯及大小之分。
手术刀
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4种,如图1所示:1) 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力涉及整个上肢,主要在腕部。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
2) 执笔式: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指部,用于解剖血管、神经,腹膜切开和短小切口等。
3) 抓持式:此法控刀比较稳定。动作涉及整个上肢,力量主要在腕部。用于切割范围广、用力较大的切口,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
4) 反挑式:借手指动作和力量,刀刃向上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多用于脓肿切开及血管、气管、胆管、输尿管等空腔脏器手术。
图.1持刀方法
无论用哪一种持刀法,都应以刀刃突出面与组织呈垂直方向,逐层切开组织,不要以刀尖部用力操作。执刀高度要适中,过高控制不稳,过低又妨碍视线。3. 基础外科用剪:
根据手术剪结构特点有尖、钝,直、弯,长、短各型。根据其用途分为组织剪、线剪及拆线剪。组织剪多为弯剪,锐利而精细,用来解剖、剪断或分离剪开组织。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剪,深部手术操作用弯剪。线剪多为直剪,又分剪线剪和拆线剪,前者用于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物等,后者用于拆除缝线。线剪与组织剪的区别在于组织剪的刃锐薄,线剪的刃较钝厚。决不能图方便、贪快,以组织剪代替线剪,以致损坏刀刃,缩短剪刀的使用寿命。
外科用剪
正确的执剪姿势为拇指和环指(无名指)分别扣入剪刀柄的两环,中指放在环指的剪刀柄上,食指压在轴节处起稳定和导向作用(如图2)。初学者执剪常犯错误是将中指扣入柄环,而这种错误的执剪方法不具有良好的三角形稳定作用,从而直接影响动作的稳定性(如图3)。使用剪刀时,一般采用正剪法,也可采用反剪法(如图4),还可采用扶剪法(如图5)或其他操作。正确的执剪姿势
图.3错误持剪
图.4正反剪法
图.5扶剪法
4. 基础外科用钳:
手术使最常用到的是止血钳、组织钳、持针钳、帕巾钳等,依次为例说明:
1)止血钳:止血钳主要用于钳夹止血,止血时仅夹血管断端及其周围少许组织;也可用于组织的钝性分离,还常用于协助术者拔针。其形状有直、弯两大类,每一类又有大、中、小之分,使用时可根据手术部位,术野深浅、被夹持的组织不同,选择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止血钳。
止血钳
止血钳示意图
2)组织钳:组织钳又称鼠齿钳,用于夹持组织,如皮瓣、筋膜或即将被切除的组织器官;也用于钳夹纱布垫与皮下组织的固定。头端有一排细齿,弹性较好,钳柄较狭窄,也有大小之分,酌情选用。
组织钳
组织钳示意图
3)持针钳:又称持针器。用于夹持缝合针缝合各种组织,有时也用作器械打结,其基本结构与血管钳相似,但前端较短粗,有的持针器前端夹针部分加上硬质合金镶片,使器械的性能更加优良、耐用。持针器有大、小不同规格,根据手术部位深浅、缝针大小不同灵活选用。缝合时用持针器的尖夹住缝针的后1/3交界处为宜,夹针方式如图6。
图.6夹针方式
夹针方式
4)帕巾钳:又称布巾钳,简称巾钳,用于夹持、固定手术巾单。注意使用时勿夹损正常皮肤组织。构造与血管钳相似,但其头端为弯曲的相互重迭的两个细齿。
帕巾钳
帕巾钳示意图
5. 基础外科用镊夹:
手术镊用于夹持组织,以利于解剖及缝合。根据不同的长度分为长镊和短镊。根据尖端有齿与否分为有齿镊和无齿镊(平镊)。齿又分粗齿与细齿,粗齿镊用于夹持较硬的组织,损伤性较大;细齿镊用于精细手术,如肌腱缝合、整形手术等。无齿镊用于脆弱的组织及脏器。镊的尖端分为尖头与钝头。精细的尖头平镊对组织损伤较轻,用于血管、神经手术。
外科用镊夹
外科用镊夹示意图
持镊方法是用拇、食、中三指夹持摄的中部(如图7)。
图.7持镊方法
6. 基础外科用针、钩:以探针、拉钩为例说明。
1) 探针:又称为探条。根据用途不同,可有多种形状,大体分为普通探针、特殊探针和有槽探针三大类,普通型又有直形、弯形、平头和圆头之分。普通型和特殊型探针用于探查组织异物、器官管腔深浅、瘘或窦道深浅、走向;有槽探针用于引导切开瘘管表层组织。
探针
探针示意图
2) 拉钩:又称牵开器,可有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不同的规格。主要用于手术野的显露。
拉钩
拉钩示意图
7. 基础外科其它器械:
以刮匙为例说明。刮匙多用于刮除伤口内血凝块、坏死组织、窦道内肉芽组织,也常用于刮除死骨。根据形状不同,可分为直、弯两型,每型又有大、小和钝性、锐性之分。根据不同组织和用途,选择形状和大小适当的刮匙。
刮匙
刮匙示意图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