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半径

生活半径是指以居住点为中心,于生活活动有关的周边半径。在城市里,生活半径以5公里最为合适。
基础资料
简介

影响因素

生活半径

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对生活半径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交通工具。

当没有自行车的时候,生活半径可能只有500米;

当有钱了,买了自行车,生活半径就扩大到1公里以上;

当有了摩托车,生活半径就扩大到了5公里;

当有了汽车,生活半径就扩大到了10公里;

当地铁、轻轨、高铁遍布的时候,生活半径也就扩大到了20公里,乃至成百上千公里。

半径的设定

一般而言,选择日常工作、生活在5公里为半径的生活圈内,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成本和生活成本。

关联

生活半径

生活半径一方面与需求和欲望有联系,另一方面的事实是人们实际的生活包括向往,用几何中的圆去涵盖它的范围,总会有一个半径的。

生活半径,是一种设定。从表面上看,一生囿于一地,或走而不远,并基本上本土化供养自身,他们的生活半径就小;满地球跑,或者生存中的物质消费涉及全世界,他们的生活半径就大。

事实上这种认知本身也有问题,所以不顾难以自圆其说而谈论它,目的是想说:半径的大小与幸福指数的高低并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相反。[1]

企望

当代人无论作为心仪还是身体力行,把整个地球完全纳入自己的生活圈早已不是妄想。生活半径理论和实际上的剧速延展,使得一些并非从事科技研究的地球人日益滋生不满足被局限在地球上的无尽企望。化成亿的金钱搭乘飞船去一回月球每被认为是意义非凡光荣无上,正是人们盼望生活半径无限扩大的整体性诉求的集中表现。[1]

双语解读

Life radius 生活半径

The radius in which an urbanite conducts his or her life and daily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is newly coined term, the most ideal life radius is 5 kilometers, meaning one is happiest living and working in such a range.

(互动百科与《环球时报》英文版联合推出)

参考资料

[1] 生活半径 · 台州日报[引用日期2014-11-10]

首页
概念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五定班列
内容词条·6699人浏览
可追溯系统
内容词条·5160人浏览
全球伙伴关系
内容词条·6962人浏览
有机食品标志
内容词条·5924人浏览
运动品牌
内容词条·2902人浏览
盘式制动器
内容词条·6010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