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缝铺贴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这也是陶瓷行业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工艺突破。但囿于生产技术和铺贴工艺,相比于石材领域的密缝铺贴,传统铺贴需要留缝1-3mm。
密缝铺贴瓷砖能做到留缝0.5mm以内,更接近石材和大板装饰效果,远超留缝铺贴的瓷砖效果。
生产无缝砖目的在于密缝铺贴,而实际上仍然不能实现两砖不留间隙。无缝砖的销售包装里,都详细注明了无缝砖在铺设的过程中需要留缝1mm~2mm左右。
密缝铺贴并未解决使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瓷砖和粘结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能,密缝铺贴虽然看上去更美观,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因为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瓷砖容易出现脱落、空鼓、翘边、拱起等现象。因此,在实际的装修铺贴中,施工人员以及业主仍会选择疏缝铺贴的方式,再用美缝剂填充灰缝,
在铺贴时两砖之间必须留伸缩缝是由砖板和铺贴辅料的物理特性决定的。如果砖与砖靠拢过密,无伸缩空间,当产生温差、地面形变、砖吸水等膨胀情况时,两砖挤压会导致砖鼓起或崩边。留缝铺贴工艺是一种行业甚至是国际认同的施工方案
传统的瓷砖铺贴施工,从上往下,分别是瓷砖、净水泥层,水泥砂层(一般砂子的比例为70-75%)。施工时,先将半干湿的水泥砂浆铺在地上,再将净水泥浆涂抹到瓷砖底部(施工队也可不做此层,没有标准一说),通过橡皮锤敲打或挤压找平器的方式,让地板变得水平。由于瓷砖、净水泥层、水泥砂层的热膨胀、吸湿膨胀系数、干燥收缩不一致,在年度温差循环、吸湿/干燥的过程中会收缩膨胀和产生应力,严重时会导致瓷砖和水泥层粘结界面断裂,从而会出现瓷砖空鼓或脱落。
传统瓷砖铺贴结构层示意图
影响瓷砖挤压、起拱有三个层面的因素 :,一是瓷砖下面的找平层、半干湿砂浆层,二是粘结层,三是瓷砖。收缩最小的是瓷砖,因为经过高温锻烧,瓷砖本身不用担心变形;其次是找平层、半干湿砂浆层,其中砂子的比例为70-75%,比例高,收缩率低;收缩最大的是粘结层, 特别是传统的铺贴采用水泥膏,就像常见的水泥路面,纯水泥的容易开裂。所以大多的挤压、起拱都是由于水泥膏引起的,这也是欧洲不能用水泥贴砖的原因。密缝铺贴采用特殊的铺贴施工方法,从基面到砖底用料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地面空鼓率≤3%,墙面空鼓率<15%,优于欧洲验收标准。
与传统的留缝铺贴相比,密缝铺贴更能还原大理石瓷砖的装饰效果[1]
首先是施工流程:传统施工过程中不用工具进行定位,入十字卡、压平器,直接砖与砖施工或依靠瓷砖包装物上的编织袋定位;然后凭工人手感进行压平处理,材料为水泥净浆,铺贴方式为半干湿施工,水泥与沙的比例没有标准。
密缝铺贴技术基于三大条件实现:一是瓷砖标准化程度高,大小、厚度等一致;[2]二是制定了特殊的施工标准;三是拥有避免热胀冷缩影响质量的两个工艺,专有的粘接剂和墙角四周留伸缩缝。[2]
2021年4月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对简一申请的“大理石瓷砖密缝铺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与应用研究”评审鉴定。
一、项目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点如下:
1.通过自主研发高铝高钾配方体系,优化工艺参数及改进关键装备等,制备出尺寸精度高、吸水率低的大理石瓷砖,显著提高了产品平整度,明显降低了吸湿膨胀。
2.研发出多级渐变切割、柔压推进动态平衡控制、智能快速在线监控等瓷砖冷加工工艺技术,实现了瓷砖尺寸的精准控制,满足了密缝铺贴的要求。
3.攻克了瓷砖应力控制与消减的关键难题,优化了密缝铺贴构造设计,编制出《密缝铺贴施工作业规程》,应用自主开发的特种瓷砖胶,保障了大理石瓷砖密缝铺贴标准化施工。
二、项目产品经国家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产品平整度≤0.05%、边直度±0.2mm、直角度±0.15mm、厚度偏差±0.2mm、产品吸水率0.05%,其他所检项目符合GB/T4100-2015附录G要求、放射性符合GB6566-2010A类装饰装修材料要求。
三、项目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对推动我国建筑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建筑空间美学水平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留缝仅0.5mm 密缝铺贴树立高档装修新标准 · 新浪[引用日期2018-10-11]
[2] 简一全国门店推广“密缝贴”服务 · 信息时报[引用日期2018-10-11]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