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出贷款会产生收不回的风险,银行可能会因为控制风险的能力不强而不愿放出贷款,宁愿将货币存入央行获得并不算低的利息收入。造成了有款贷不出,或有款不愿贷的现象,叫“惜贷”。
经营者、决策者指导有误
经营者、决策者指导有误。不能有效地组织发放贷款,剩余闲置资金就不能生息获利,上存资金越多,赔钱越多,亏损越大;只有占足规模,用好资金,才会产生最佳效益。显而易见,“惜贷”的经营观是极其错误的。作为领导者,决策层要坚决消除“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的顾虑,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效地引导和调动信贷人员放贷的积极性,这才是上策之举。
信贷责任制考核不尽完善合理
信贷责任制考核不尽完善合理主要表现在:
1、调查岗、审查岗、审批岗“三岗”未形成真正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信贷管理体系。只有调查岗承担全部放款责任,审查、审批岗无任何责任牵挂。这样,不可避免地对信贷的准入存在着一定的偏松现象。
2、农信社出台的“信贷人员贷款终身责任追究制”做法欠妥。这种做法对解决人情贷款、关系贷款、不廉洁贷款、防范信贷人员发放贷款操作风险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一内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万万不可忽视。
金融危机诱导悲观情绪
是因为金融危机之下,银行对于经济现状产生的悲观情绪。银行会担心放出去的贷款,会因为经济的不稳定而收不回来。因为在金融动荡中,企业很难发展,销售量的下滑以及利润的下降可能倒最后会以破产保护来亏欠银行的贷款。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