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刻版画

蚀刻版画(etching)来自于高地德语“azzen”或荷兰语“etsen”,即“腐蚀”,是一种印刷工艺,常用的方法是把画稿复制到透明的涤纶纸上,,经过蚀刻和染色,在铝板表面上形成有凹凸立体线条的彩色版画。。
基础资料
  • 中文名:蚀刻版画
  • 常用的方法:通过对原画稿进行制版
  • 含义:以腐蚀手法创作版画
  • 简介

    简介

    首先在涂有防腐层的金属表面上描线,划出防腐层,露出金属版。然后浸泡在酸液中(这道工序叫“腐蚀”),露出的金属板上的划痕被腐蚀成细槽,金属板上墨后,图像被忠实的转印下来。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对原画稿进行制版,把画稿复制到透明的涤纶纸上,用丝网印刷或照相感光技术转印到铝板上,经过蚀刻和染色,在铝板表面上形成有凹凸立体线条的彩色版画。

    新型的金属蚀刻版画采用了原有技术中所没有的结构设计:用一块金属平板,金属平板上有凹进的图案,凹进的图案上覆有一层薄涂料,在涂料上及整个金属平板上覆有一层保护膜。优点:结构新颖、造型美观、高雅,画面经久不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装饰艺术品,可广泛用于家庭及办公场所的装饰,并可作为高雅的礼品用于馈赠。画面结构的独特性使其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而且几乎永远不会变色和老化等。[1]

    方法

    伦勃朗的蚀刻版画《基督宣道》作于约1648年

    蚀刻版画是一种版画的作画方法,先在金属板上雕刻,然后用强酸腐蚀,制成凹版,再用油墨印刷成版画。现代也有用其他材料和其他化学腐蚀剂的方法。做蚀刻版画的金属板一般用铜、锌或钢板,先涂上一层蜡,画家用针作画,也可以用宽刀画粗面,画出的线、面,上面的蜡被去除,然后放到酸浴中浸泡,或用酸洗,去除蜡的部分被腐蚀凹进去,完成后将蜡洗去,涂上油墨,擦去表面的油墨,只剩下凹线中的油墨,再用压力转印到纸上,一幅版画就完成了。一张版可以印制几百张版画,直到版面磨损。画家在制作蚀刻版画时,有时也直接刻制、修复部分线条。

    参考资料

    [1] 蚀刻版画作品的制作方法 · 金投网[引用日期2016-10-17]

    首页
    概念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缓慢氧化
    内容词条·3613人浏览
    防火分隔水幕
    内容词条·7090人浏览
    线序
    内容词条·5459人浏览
    戒备状态
    内容词条·6489人浏览
    拖钩
    内容词条·887人浏览
    粘接技术
    内容词条·1901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