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寺”原址位于河北省广宗县七斗店村西北,该村落在华北大平原南部,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名镇,有不知广宗县皆知“七斗店”之盛名;村西紧靠古代南北千里的西沙河及京城通向“顺德府”(今邢台市)的管道,是古代重要的水陆码头,该村镇古时规模宏大,有七十二条街,八十二眼井,在广宗县远近闻名。原来村西有座“奶奶庙”,据传是宋朝名将杨继业和佘太君成亲的地方,再次流下一段千古佳话;村东有座“武圣庙”,气势恢宏,一直到解放后改为学校;村里有座“三山大士”菩萨庙,台阶高达十几级,庙前古槐树高大粗壮,两人才可以环抱。村北的“三眀寺”更是传奇。
“三眀寺”始建于唐朝,明清版【广宗县志】均有记载,宋代时 毁于水患,明清时又进行了重修,现保存有后世重修碑四通及其他石刻。根据调查,“三眀寺”遗址南北长70米,东西宽60米,分布面积4200平方米。在遗址断面上发现文化层,堆积明显,共分四层,第四层为宋代时期的文化层,包含有瓷片,陶盆口沿,器底等。
“三眀寺”,原有前殿、后殿、西厢、东廊,气势壮观,造型别具一格,真可谓金砖琉璃瓦,精工巧匠造。据说当时寺中有文、武僧几十名,知道清末军阀混乱,才被解袈裟归故里。“三眀寺”占地几十亩,前殿中央供奉“铁佛爷”,高两米有余,重几千斤,佛像铸造十分精巧,生生入辉,直至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掉。寺前有大小两个铁钟,大钟足有两吨,上铸各位法师,长老,信众的捐款人名单,每天钟声一响,能听周围十八里地。寺里碑文,供桌,石坛应有尽有,至今还保有大石碑,石坛。寺周围翠柏挺拔钻天,真称得起佛门之圣地。
“三明寺”所在地广宗县,人杰地灵,道教文化浓厚,经久不衰,历史上多出大成。古时八仙之一,张果老,即是广宗县张固寨村人,遗址有张果老墓,张果老井等,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张角领导的著名的东汉黄巾起义就发源于广宗,至今在广宗县大柏社村留有张角“点将台”,岗台张角修道洞,治病“圣水坑”,起义时竖旗的地方“一杆旗地”,“三公祠”等遗迹。更有历史上著名的王莽,刘秀等东汉混战也发生在这一带,淮阳王更始2年,盘踞邯郸的王朗派兵追杀刘秀,双方大战于七斗店村西的西沙河岸边,当时名将贾复、邳彤等都有参战,大将贾复在七斗店村西南西沙河草桥上与敌大战,战斗中负伤,肠子外露而不退兵,将肠子盘在脖子上继续战斗,终将敌兵打退。这一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至如今三眀寺毁破怠尽,百废待兴。果振法师受三眀寺信众的礼请于2015年5月13日驻锡三眀寺,开始三眀寺的重建。三眀寺在以后的建设中将按照河北省佛协提倡的(庙不在大小,能起到效果)的理念,将三眀寺建设成为利益一方百姓,造福当地信众信仰需求的一方净土,将三眀寺建设成为清规戒律严谨、弘扬佛法、爱国爱教、正知正见的道场。
通讯地址: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核桃园乡七斗店村三眀寺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