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9年属后因乡的后因保,民国33年,后因乡合并于杜浔镇。新中国初期属第七区(杜浔区)的后因乡,1958年9月为杜浔公社的后因大队,即今杜浔镇后因村的前身。后因村辖崎圳头、河城、田墩、下高、下薛、宅里、前陈、后因8社。现共有953户,4113人,其中,崎圳头98户,505人;河城63户,241人;田墩186户,882人;下高128户,416人;下薛114户,435人;宅里88户,382人;前陈142户,645人;后因126户,596人。
崎圳头为黄姓聚居地,祖上源自沙西高山。田墩为余姓聚居地。河城余、陈二姓各居其半,余姓为田墩二房分传。田墩余姓始祖来自惠州。后因社为陈姓聚居地,祖先源自赤湖后溪,后溪系赤湖万源(道昭祖)所分衍。宅里(下陈)、前陈亦陈姓聚居地;下薛原为薛姓聚居地,后皆成陈姓聚居地。宅里、前陈、下高、下薛,河城陈姓为后因所分传。
全村耕地2670亩,其中水田1868亩,农地802亩,山地近百亩。主要农作物水稻、蔬菜、豆类、果树。果树以荔枝为主,面积约千亩(16万株),其次龙眼,约50亩(1千株),菠萝也有50亩。 农田靠祖妈林水库左干渠灌溉。水利条件较好。村北有龙峰水库(小二型),源于梁山南麓内经高山等处的杜浔溪从村东往东南汇入杜浔港。 建村道(土路)长8公里,机动车辆可以通每个自然村。 后因小学,址在下薛,校园面积5415平方米,建筑面积1974平方米,设14班,学生557人,教师19人。 村卫生所。 全村有外出当干部、职工者30人。经商者40户。从事运输业者多户,有机板车9辆。到厦门、晋江、深圳等地做工者250人。 全村饮用井水,以电灯照明,电视普及率70%,电话普及率50%。
后因有陈姓祖祠一座,崎圳头有黄姓祖祠一座,田墩有余姓祖祠一座。田墩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庆“夫人妈”寿诞。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