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州市沙面岛上的沙面北街73号(No.73 North Shamian Street)建于民国1924年。这里曾为民国政府广播事业管理处,在“沙面建筑群”里属B级文物建筑。1949年10月20日,沙面北街73号的旧房子里,主持人的声音通过电波传至千家万户,宣告广东电台(当时叫"广州电台")成立,新中国的广东广播事业由此起步。
民国36年,广州广播电台演播室搬至沙面肇和路67号(今沙面北街73号).该台用广州话和国语播出,采用"中央通讯社"的消息,反映官方对时局的态度和观点。除广播新闻外,还有商业广告、文艺节目。文艺节目主要播粤剧、京剧选曲、粤曲、抗战歌曲、民歌、广东音乐和西洋古典音乐,还聘请艺人播讲古典和现代长篇小说等.
1949年广州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党的在沙面北街73号的广州广播电台,成立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当时,电台规模小,设备差,发射机功率只有1千瓦,实际输出仅500 瓦。使用频率为1,390千赫。开始只办临时节目,1950年1月起,每天早、午、晚共播出3次、播音9小时30分。其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3小时15分,其余自办节目用普通话和广州、客家、潮州方言播出。主要播放人民政府发布的政令、文告、简要新闻、文艺节目等.1950年6月,才增办广东省人民广播电台,发射功率800瓦,使用频率1.073千赫。
沙面北街73号
沙面北街73号现在的业主好象已是广东省影视厅,大楼被改成了居民住宅,但早已经空置了。破落的窗户、锈蚀的铁管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历史。天台上加盖的建筑与原来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虽然只在侧面才看到,但也觉得大煞风景了。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