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guo shehui minzhu gong dang)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1869年8月7日至9日在爱森纳赫市成立,故又有“爱森纳赫派”之称,以别于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拉萨尔派。主要领导人有倍倍尔、威廉·李卜克内西等。党的领导机构是一个5人委员会以及由11人组成的监察委员会。机关报为《民主周报》(同年10月改称《人民国家报》)。党的纲领基本上按照国际工人协会的章程和纲领制定。党纲指出:私有制是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政治斗争是经济解放的前提。党建立后即宣布自己是国际工人协会的一个支部。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后,积极引导工人参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党的领导人还积极利用议会的讲坛作为斗争场所。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工党公开声明予以谴责。巴黎公社成立后,工党即发表声明予以支持。因此党的领导人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在1872年被当局逮捕,并以“图谋叛国”罪判处两年监禁。工党的主张和行动很快在德国工人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影响越来越大。1874年国会选举时,工党有6人当选为议员,而拉萨尔派只有3人当选。工党还得到了第一国际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热情支持和帮助。
统一后的德国政府对工人运动采取了越来越严厉的镇压措施,面对现实,德国工人阶级希望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合并,共同对敌。日益走下坡路的拉萨尔派也提议两派合并。马克思、恩格斯支持两派的合并,但主张在拉萨尔派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时才能合并。但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没有听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劝告,于1875年2月与拉萨尔派共同起草了一个纲领草案,这个纲领具有明显的拉萨尔主义思想,1875年5月22—27日,两派在哥达城举行合并大会,纲领被通过,并因之被称为《哥达纲领》。两派合并后成立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890年改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党的领导机构中,拉萨尔派占了多数。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统一的作用,但对爱森纳赫派在纲领和组织上的无原则让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马克思为此写了《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可惜没有引起德国党内的足够重视。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1869年在爱森纳赫通过)
I.社会民主工党争取建立自由的人民国家。
II.社会民主工党的每一成员必须竭力实现如下各项原则:
1.现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是极不合理的,因而必须最坚决地反对。
2.为劳动阶级的解放而斗争不是为阶级特权和优先权而斗争,而是为平等权利和平等义务,为消灭一切阶级统治而斗争。
3.工人对资本家的经济依附性构成一切形式的奴役的基础,因此,社会民主工党在通过合作劳动消灭现今的生产方式(工资制度)的条件下,争取使每个工人获得充分的劳动收入。
4.政治自由是劳动阶级经济解放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社会问题同政治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前者的解决取决于后者,而且只有在民主国家中才有可能。
5.鉴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只有当工人阶级共同地和统一地进行斗争的时候才是可能的,社会民主工党承认自己是统一的组织,但是它也使每一单个的成员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来为整体的利益服务。
6.鉴于工人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任务,也不是一个国家的任务,而是涉及一切具有现代社会的国家的社会任务,社会民主工党认为自己是——在结社法允许的限度内——国际工人协会的一个分支,并拥护它的一切努力。
III.社会民主工党主张把下列各点作为鼓动工作中的最近要求:
1.凡年满二十岁的男子在国会、各该邦的议会、省和区的代表机构以及其它一切代表机关的选举中,都享有普遍的、平等的、直接的和秘密的选举权。当选的代表应给以足够维持生活的薪俸。
2.实行人民的直接立法制度(即提出和否决议案的权利)。
3.废除等级、财产、出身和信仰的一切特权。
4.以人民军队代替常备军。
5.教会同国家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
6.实行国民小学的义务教育,以及一切公立教育机构的免费教育。
7.保证法庭的独立性,建立陪审法庭和专业法庭,实行正式的和口头的诉讼手续,实行免费诉讼。
8.废除一切出版、集会和结社的法律;实行正常劳动日制度;限制妇女劳动,禁止儿童劳动。
9.取消一切间接税,实行单一的直接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
10.要求对合作社事业提供国家支持,对在民主保障下的自由的生产合作社给以国家信贷。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