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环锈伞

光滑环锈伞属于球盖菇科、环锈伞属真菌,秋季在阔叶树倒木、树桩上丛生和群生。分布在广西、西藏等地。可食用,味道鲜。可人工栽培。可药用。
基础资料
  • 中文名:光滑环锈伞
  • 纲:层菌纲(Hymenomycetes),有资料归为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 拉丁学名:Pholiota nameko (T. Ito) S. Ito & Imai
  • 界:真菌界
  • 门:真菌门(Eumycota),有资料归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 简介

    正文

    概述

    中文学名 光滑环锈伞

    拉丁学名 Pholiota nameko (T. Ito) S. Ito & Imai

    中文别名 光帽黄伞、滑菇、滑子蘑、珍珠菇

    同物异名 Kuehneromyces nemako(T. Ito) S. Ito  图 460 光滑环锈伞 : 1.子实体,2.孢子,3.褶缘囊体

    分类地位 伞菌目、球盖菇科、环锈伞属

    特征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3-10cm,初期扁半环形,后近扁平表面平滑至有一层粘液,初期红褐色,后黄褐色,至浅黄褐色,中部色深。边缘平滑,初期内卷,而有粘的菌膜残片。菌肉白黄色至较深色,近表皮下带红褐色,软嫩,中部厚。菌褶直生又延生,黄至锈色,密,宽,不等长,边缘常常波状。菌柄近柱形,向下渐粗,长2.5-8cm,粗0.4-1.5cm,菌环以上污白色至浅黄色,菌环以下同盖色,近光滑,粘,内部实心至空心。菌环膜质,生柄上部,粘性,易脱落。孢子印深锈褐色。孢子宽椭圆形,卵圆形,光滑,浅黄色,5.8-6.4μm×2.8-4μm。褶缘囊体近棒状,无色,25-35μm×5.6-6.5μm。

    生态习性 秋季在阔叶树倒木、树桩上丛生和群生。

    分布地区 广西、西藏等。

    经济用途

    可食用,味道鲜。可人工栽培。可药用。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多糖体,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为86.5%。子实体的沸水提取物,其中成分A含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60%。子实体的NaOH提取物,其中成分B含β-(1-3)-D葡萄糖-α葡萄糖苷的混合物,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90%,对艾氏癌抑制率达70%。同时可预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结核杆菌的感染。

    首页
    自然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蒂梵尼
    内容词条·2043人浏览
    天蛾
    内容词条·970人浏览
    金小蜂
    内容词条·2919人浏览
    DDE
    内容词条·70人浏览
    沙蓬
    内容词条·714人浏览
    白榆
    内容词条·4729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