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参
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三者中以姜形黄精质量最佳。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阴湿气候条件,具有喜阴、耐寒、怕干旱的特性,在干燥地区生长不良,在湿润荫蔽的环境下植株生长良好。在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壤土中生长良好;在贫瘠干旱及粘重的地块不适宜植株生长。
鸡头参
黄精(鸡头黄精、鸡头参、黄鸡菜、笔管菜)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全株无毛。根状茎黄白色,味稍甜,肥厚而横走,直径达3cm,由数个或多个形如鸡头的部分连接而成为大头小尾状,生茎的一端较肥大,且向一侧分叉,茎枯后留下圆形茎痕如鸡眼,节明显,节部生少数根。茎单一,稍弯曲,圆柱形。叶通常5片(少为4或~7片轮生),无柄;叶片条状披针形,长7~11cm,宽5~12mm,先端卷曲,下面有灰粉,主脉平行,中央脉粗壮在下面隆起。5~6月开白绿色花,花腋生,下垂,总花梗长1~2cm,其顶端通常2分叉,各生花一朵;苞片小且比花梗短或几等长;花被筒状,6裂;雄蕊6,花丝短,着生花被上部。浆果球形,直径7~10mm,熟时黑色。
鸡头参
生于山地林中。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及华东、华北等省区。在完达山林区有零星分布。
喜阴湿环境,耐寒,故宜选低洼地或在隐蔽条件下栽培。土壤适宜肥沃的砂质壤土或粘壤土生长,而粘土或干旱贫瘠的土地则不宜栽种。用根状茎或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于早春或晚秋将其挖出,选先端幼嫩部分,折成数段,每段3~4节,按行距22~25cm,株距10~17cm,覆土3~5cm。种子繁殖,播种前进行砂藏处理,月2个多月左右取出播种,条播,行距20~30cm。出苗后,高3左右间苗,株距7~13cm。
药用价值
1、黄精浸膏经口给予家兔,起血糖含量起初正常,渐次增高,然后降低。并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高呈显著的抑制作用。
2、黄精的水浸液、乙醇-水浸液和30%乙醇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3、动物实验证明,黄精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黄精提取物对食饵性大鼠的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降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4、黄精有扩张冠脉血管的作用,并能提高小鼠对缺氧的耐力。5、抑菌试验:黄精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黄精的结晶成分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平。补脾润肺,养阴生津。
[主治用法]肺结核干咳无痰,久病津亏口干,倦怠乏力,糖尿病,高血压病。外用黄精流浸膏治脚癣。用量9~18g。
1、肺结核咯血:黄精500g,白及、百部各250g,玉竹120g。共研细粉,炼蜜为丸,每日服9g,每日3次。
2、冠心病心绞痛;黄精、昆布各15g,延胡素6g,山楂24g,煎成膏剂,每天1剂,分3次服,4周为一个疗程。
3、肺燥咳嗽,黄精15g,北沙参12g,杏仁、桑叶、麦冬各9g,生甘草6g,水煎服。
4、百日咳:黄精、百部各9g,天冬、麦冬、射于、百合、紫菀、积实各6g,甘草3g,水煎服。
[附注]同属下列数种植物的根状茎在不同地区也同作黄精入药。
(1)裸花黄精;(2)互卷黄精;(3)棒丝黄精;(4)斑茎黄精;(5)紫花黄精。
[用途]
1、根茎药用,中药称“黄精”,药理试验有抗菌抗真菌等作用。
2、栽培供观赏。
3、栽培可作为经济项目发展经济。
4、可作科研对象,培植东北黄精,药用或合用产品。
黄精属补药,名花,是林区人民试验种植和使用的一味药用植物,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明《本草纲目》记载,黄精为服食要药,列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时珍曰“黄精受戊己之淳报,故为补黄宫之胜品”。
鸡头参可入药,又可食用当菜。现在愚公后代对鸡头参的吃法又进行了创新,凉拌鸡头参,味道鲜美。具体做法是:把鸡头参洗净,切成薄片,在沸水中煮上二分钟,捞出放上白糖,待糖化后,用筷搅拌,就成了一盘好菜,甜脆可口,津津有味,吃后有养颜、健脑、美容之功效。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