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棘豆

甘肃棘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 Bunge的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止血,利尿,解毒疗疮之功效。用于各种内出血,水肿,疮疡。
基础资料
  • 中文名:甘肃棘豆
  • 拉丁学名:Oxytropis kansuensis
  • 命名者及年代:Bunge
  • 分布区域: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云南
  • 界:植物界
  • 简介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微辛,温。

    归经

    归心、肺、小肠经。

    功效

    止血,利尿,解毒疗疮。

    主治

    用于各种内出血,水肿,疮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采集加工

    7-8月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

    甘肃棘豆,多年生小草本,高15~25cm。茎直立或斜上,基部分枝,疏被白色长柔毛,有时有黑色短柔毛。羽状复叶,长5~13cm,叶轴密被长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基部连合,与叶柄分离;小叶13~25,叶片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8~13mm,宽4~6m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均密被长柔毛。头状花序生于花梗顶端,总花梗长5~15cm,被长柔毛;花萼筒状,长约9mm,密被长柔毛,萼齿线形;花冠黄色,旗瓣长10~18mm,宽卵形,翼瓣稍短,龙骨瓣比翼瓣短,顶端具喙;雄蕊10,二体;子房有多数胚珠,花柱向内弯,柱头头状。荚果长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lcm,膨胀,密生黑色长柔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300-5300m的干燥草原及山坡草地。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药材鉴别

    多皱缩成团,密被灰白色、黑色柔毛。主根圆锥形,叶丛生,绿色或淡绿色,湿润展平后为羽状复叶,小叶片13-25,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可见近头状的总状花序,圆锥形,总花梗较长。荚果椭圆形,长约1cm,宽约4mm,膨胀,被黑色长柔毛。气微,味微甘苦。

    相关论述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利水,治各种水肿。”

    首页
    自然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醉马草
    内容词条·5930人浏览
    多茎委陵菜
    内容词条·4100人浏览
    黑褐苔草
    内容词条·6876人浏览
    华扁穗草
    内容词条·4015人浏览
    天蓝韭
    内容词条·3576人浏览
    高山嵩草
    内容词条·53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