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科名 禾本科
牧草科拉丁名 Gramineae
牧草科英文名 Grass Family
牧草属名 针茅属
牧草属拉丁名 Stipa L.
牧草属英文名 Needlegrass,Feathergrass
天然牧草 克氏针茅
牧草学名 Stipa krylovii Roshev.
牧草英文名 Krylov Needlegrass
地理分布 克氏针茅(别名西北针茅)分布于我国东北(辽河平原区)、内蒙古、华北北部(黄土高原区)、宁夏、甘肃、青藏高原、新疆等地;西伯利亚南部、哈萨克斯坦东部、中亚、蒙古也有。
形态特征 多年生密丛型草本。秆直立,高30~60厘米。叶鞘光滑;叶舌披针形,白色,膜质;生叶长达30厘米,茎生叶长10~20厘米。圆锥花序基部包于叶鞘内,分枝细弱,2~4枝簇生;小穗稀疏;颖披针形,草绿色,成熟后淡紫色,光滑,先端白色,膜质,长20~28毫米,第一颖略长,具3脉,第二颖稍短,具4~5脉;外稃长9~11.5毫米,顶端关节处被短毛,基盘长约3毫米,密被白色柔毛;芒二回膝曲,光滑,第一芒柱扭转,长2~2.5厘米,第二芒柱长约1厘米,芒针丝状弯曲,长7~12厘米。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旱生植物。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地上部分由多数分蘖形成密集的草丛,从幅直径30~40厘米。在内蒙古高原,一般4月下旬开始返青,7月末开始抽穗,8月上旬为开花盛期,8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9月下旬植株开始枯黄。克氏针茅是典型草原的建群种。喜暖、耐旱,分布范围较广。一般不进入森林草原,可少量渗入荒漠草原,不构成草地的优势成分。主要分布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10℃的有效积温2000~2500℃,湿润系数0.2~0.4,年降水量约300~400毫米,年均温在0~5℃,每年有1~4个月的半干旱期和1个月的干旱期。地形为开阔平坦的高平原以及平缓起伏的丘陵坡地。土壤大多为壤质、砂壤质或砂砾质的栗钙土,腐殖质层较薄,在20~30厘米下可见钙积层。克氏针茅在干旱区的山地中,一般出现在阴坡,在山地分布的下线为海拔2000~2900米,上线为2300~3200米,土壤为山地暗栗钙土。克氏针茅对土壤盐分的反映很敏感,即使在轻度盐化的土壤上,也难以见到它的生长。克氏针茅在典型地带性生境中的代表类型,是克氏针茅十糙隐子草草地,分布广而面积最大。在略趋湿润时,形成克氏针茅一大针茅草地;趋于低湿时,形成克氏针茅-羊草草地;趋于干旱温暖时,形成克氏针茅-短花针茅草地;趋于干旱时,形成克氏针茅-戈壁针茅或克氏针茅-克列门茨针茅草地;土壤沙砾质化时,形成小叶锦鸡儿-克氏针茅草地或克氏针茅-冰草草地;海拔上升时,形成克氏针茅-羊茅草地;放牧利用过度时,则促使小半灌木作用增强而形成克氏针茅-冷蒿草地。
饲用价值 克氏针茅是一种良好的牧草,春季和夏季抽穗前牛、马、羊均喜食。到秋季果实成熟时,饲用价值大大降低,因为其颖果具长芒针,基盘锐尖而坚硬,对牲畜,特别是小畜有刺伤危害。克氏针茅的产量中等,在内蒙古高原,每公顷可产鲜草1500~3750千克,折合干草600~1500千克。克氏针茅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克氏针茅草地具有耐牲畜践踏的特点,是重要的天然放牧地之一。但放牧利用过重,则引起明显的退化。目前对克氏针茅退化草地的改良较困难,可有计划的进行轮封保护,以恢复其生产力,并采用合理的放牧制度,保证其生产力的充分利用。对克氏针茅一羊草草地在条件优越的地方,可考虑松土改良,以促进羊草比重的加大,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经采集野生克氏针茅种子试种后,其出苗十分良好,当年可进入分蘖期,第二年大量开花结实,据此可建立人工种子繁殖基地。选用适当的去芒机处理种子,和适用的松土补播机,在退化的克氏针茅草地上进行补播,对改良草地是完全可行的。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