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威化学式
理化性质(1)外观与性状:纯品是白色晶体,工业原药为粉红色片状结晶
(2)相对密度:0.62(水=1)
(3)蒸气压:0.1333Pa(25℃)
(4)闪点:156℃
(5)熔点:纯品96~97℃;原药81~91℃
(6)沸点:128~129℃(2.666×103Pa)
(7)溶解性:不溶于卤代烷烃和水,难溶于芳烃,可溶于丙酮、甲醇、乙醇、二甲亚砜、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8)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
毒性
核磁共振图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03~485mg/kg,小鼠为487~512mg/kg,兔为500mg/kg。雄性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mg/kg。雄大鼠急性吸入LD50>0.4mg/kg。大鼠2年饲喂试验无作用剂量为每天0.5mg/kg。对兔皮肤和眼睛刺激性甚小,动物试验显示无明显蓄积性。在试验剂量内,。动物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鲤鱼LC50为4.2(10)mg/L (48h)。对蜜蜂有害。化学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m.p.96~97℃,b.p.128~129℃/2.67×103Pa,闪点156℃,蒸气压0.133Pa(25℃),180℃时分解。易溶于丙酮(400g/L)、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环己烷,可溶于甲醇(125g/L)、乙醇、异丙醇,难溶于芳烃(二甲苯<50g/L),不溶于卤代烃和水(265mg/L)。工业品为浅红色片状结晶,m.p.89~91℃。
用途
1、异丙威为触杀性、速效性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叶蝉、飞虱类。但残效不甚持久。一般用量为5~10g有效成分/100m2 ,喷雾含量为0.025%~0.05%有效成分。用25%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4%粉剂75~150g/100m2 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效果达90%以上。也可用于防治棉花蝽象、水稻蓟马、瓜类蓟马、马铃薯甲虫等。对芋有药害。作物蛋获前2周停止使用。
2、属触杀性杀虫剂,用于防治水稻叶蝉、飞虱类害虫
3、用于水稻、某些果树和作物上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还可兼治蓟马、蚂蝗、厩蝇等
4、该品具触杀作用,防效迅速,但残效不长,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叶蝉和飞虱,使用粉剂时,一般每公顷作2%粉剂30kg。也可用于防治果树和其他作物的蚜虫、跳甲、盲蝽、马铃薯甲虫或用于畜舍治厩蝇。
生产方法
方法一:与其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例如西维因、速灭威)有相似之处,工业上生产主要有热法、冷法两种。热法即甲基异氰酸酯法,先由甲胺与光气气相反应得到甲氨甲酰氯,然后在溶剂四氯化碳中热分解,脱氯化氢生成甲基异氰酸酯。甲基异氰酸酯与邻异丙基酚反应即生成叶蝉散。1.甲基异氰酸酯的制备 甲胺与光气以1:1.3(摩尔比)配合,甲胺预热至240℃,光气预热至150℃,混合后进入酰氯合成管,合成产物进入酰氯釜与釜内四氯化碳形15-20%的溶液,加热,使四氯化碳-甲氨甲酰氯溶液保持沸腾,蒸出含异氰酸酯、氯化氢、四氯化碳的蒸气,进入酰氯冷凝器,冷凝液进入中间釜加热蒸出混合物再经冷凝脱去一部分氯化氢,冷凝液再次蒸发脱除氯化氢后进入粗酯粗馏塔,蒸馏得到异氰酸酯粗品。粗品再经脱除光气,粗馏得到粗甲基异氰酸酯产品。粗品再经脱降光气,粗馏得到粗甲基异氰酸酯产品,含量一般在99%以上。收率85.5%。2.叶蝉散制备 反邻异丙基酚加入搪玻璃反应釜,再加入三乙胺,搅拌后在常温下滴加甲基异氰酸酯,在1h内加完,靠反应热自动升温。加完后,稍再加热使温度达到100℃,保温反应0.5h。反应结束后放入结片机,结片后的产品即叶蝉散,平均含量98.5%,平均收率近98%。冷法的反应顺序正好相反,先使邻异丙基酚光气化,生成氯甲酸酯,再与一甲胺反应得到叶蝉散。光气化反应需要冷冻条件,故称冷法。每吨产品消耗邻异丙基酚730kg,40%甲胺400kg。
方法二:氯甲酸邻异丙苯酯的制备 以甲苯为溶剂,氢氧化钠为脱酸剂,将邻异丙基酚与光气反应。反应控制较低温度,光气可在低温下吸收于溶剂中,酯化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制得中间体。原料配比为1:2.3,光气过量;反应温度0~5℃;投料毕,保温反应10min;终点pH值13~14。
异丙威的合成 在低温下,将一甲胺水溶液(40%)滴加到氯甲酸邻异丙苯酯中,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经一系列后处理后得产品。
原料配比为1:1.8,甲胺过量;反应温度15℃;甲胺含量20%。
异丙威的制备也可采用氨基甲酰氯法或异氰酸酯法。
(1)呼吸道吸收:迅速使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呼吸停止的患者需行气管插管,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2)皮肤污染处理: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及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
(3)眼睛污染处理: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怀疑角膜损伤时,须进行眼科诊治。
(4)消化道摄入处理:应迅速催吐、反复彻底洗胃。洗胃液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内人员,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时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收集回收或运到废物处理场所经无害处理后废弃。[1]
本品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氮氧化物气体。若发生火灾,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选用干粉、泡沫、沙土等。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