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醋酸氯化母液回收法 由醋酸氯化得氯乙酸母液,氯乙酸母液在硫磺催化下,进行氯化反应,经蒸馏而得。
2.三氯乙醛法三氯乙醛经氰化、脱氯化氢和水解而得。
3.乙酸法 由乙酸在碘催化下经氯化而得。
1.用作农药及医药中间体。
2.用于有机合成及制药工业等。
3.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制二氯乙酸甲酯(氯霉素中间体)和医药尿囊素及阳离子染料等。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大鼠吸入本品饱和蒸气8小时,未见引起死亡但可产生严重的皮肤和眼损害。二氯乙酸具有强烈的角质剥脱作用。
毒理学资料
毒性:属低毒类。急性毒性:LD502820mg/kg(大鼠经口);510mg/kg(兔经皮)。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 。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实验室监测方法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4mg/m3[皮]
安全术语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风险术语 R35Causes severe burns.
引起严重灼伤。
R50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包装方法
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还原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毒理学数据
1.属低毒类。腐蚀性强,刺激皮肤和黏膜。受热分解时产生有毒的氯化物蒸气。与水或水蒸气反应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大鼠吸入饱和蒸气8小时没有引起死亡,但产生严重的皮肤和眼睛损害。二氯乙酸具有强烈的角质剥脱作用。
2.急性毒性 LD50:2820mg/kg(大鼠经口);510mg/kg(兔经皮)
3.刺激性 家兔经皮:2mg(24h),重度刺激。
4.致突变性 微核试验:小鼠经口1800mg/kg(9d)(连续)。DNA损伤:小鼠经口645mg/kg。细胞遗传学分析:小鼠淋巴细胞600mg/L。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小鼠淋巴细胞400mg/L
5.致畸性 大鼠孕后6~15d经口染毒最低中毒剂量(TDLo)4g/kg,致心血管系统发育畸形。大鼠孕后6~15d经口染毒最低中毒剂量(TDLo)14g/kg,致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
6.致癌性 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0.07~0.12mg/L(48h)(鱼);0.025~0.12mg/L(48h)(无脊椎动物)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个/cm时,降解半衰期为22d(理论)。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2.53
2、摩尔体积(cm/mol):79.3
3、等张比容(90.2K):207.7
4、表面张力(dyne/cm):47.0
5、极化率(10cm):8.93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37.3
7.重原子数量:6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60.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1] 知网空间:化合物词典[引用日期2012-09-03]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