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须、鸡骨香、双飞蝴蝶、土细辛、藤叶细辛、哮喘草、关腰草、芒尾蛇、毛管细辛、王劳伤、一支香、老虎须、白前、上树蜘蛛、千斤拔、三十六根、落地蜘蛛、落地金瓜、小白薇、羊角草、藤细辛、黄芽细辛、缠竹消、金线吊丝馅、虾箱须、落土香、白龙须、藤霸王、小霸王。
根或全株。
味辛,性温。
归肺、肝经。(《中华药海》上部)
祛风湿,化痰止咳,散瘀止痛,解蛇毒。
用于风湿痹痛,咳喘痰多,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1、治风湿腰痛:(藤细辛)根6-9g,牛尾菜3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哮喘顽痰:三十六荡15g,煎水服。痰吐出后,用大蓟12g,金不换15-24g,小罗伞9g,煲猪肉食。(《广西中药志》)
3、治疮疡溃烂:藤细辛根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4、治竹叶青蛇、眼镜蛇咬伤:(藤细辛)鲜根捣烂,加酒适量调匀,由上而下涂擦伤口周围。(《湖南药物志》)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孕妇及体虚者禁服。本品有毒,服用过量易致中毒,表现为头晕眼花、呕吐、四肢无力、麻木,严重者呼吸因难,心跳由强变弱,最后因心跳停止而死亡。
一、采集加工
冬季挖取根部,抖尽泥沙,晒干。或收集全株,切段,晒干。
二、炮制方法
净制:去除杂质。
切制:去除杂质,切段,晒干。
卵叶娃儿藤,又名娃儿藤。攀援灌木。茎上部缠绕;全株被锈色黄柔毛;须根淡黄白色,有香味。单叶对生;叶柄长0.4-1.4cm;叶片卵形,长2.5-6cm,宽2-5.5cm,先端急尖,具小尖头,基部浅心形,全缘,两面密被短柔毛,中脉两面突起,侧脉4-5对。聚伞花序伞房状,腋生,通常不规则二歧,着花多朵;花萼5裂,淡黄绿色,有缘,裂片卵形,内面基部无腺体;花冠5深裂,辐状,淡黄色或黄绿色,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平展,径约5mm,两面被柔毛;副花冠裂片卵形,贴生于合蕊冠上,背部隆肿;雄蕊5,花丝连成筒简状,包围雌蕊,紫色,花药2室,先端有圆形薄膜片;花粉块每室1个,圆球形,平展;子房无毛,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短,连合,柱头五角状。蓇葖果双生,圆柱状披针形,长达7cm。种子卵形,先端截形,具长约3cm的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8月,果期8-12月。
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地灌木丛中、山谷或杂木林中。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根茎粗短,呈结节状,上端有茎残基,下端丛生多数细根。根细长,略弯,长10-15cm,直径1-1.5mm,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细纵皱纹;体轻,质脆,易折断,粉质,断面皮部灰白色,木部淡黄色,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黄色荧光。气微香,味辛、麻舌。茎类圆形,细长,稍扭曲,直径1-2mm,表面黄绿色至淡棕色,被柔毛,具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中空。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卵形,长2.5-4cm,宽1.5-2.5cm,先端急尖,基部近心形,全缘,略反卷,上面暗绿色,下面黄绿色至灰黄色,两面被柔毛;叶柄短,长约5mm。
根以条长、粉质、断面灰白色者为佳。
全株以色黄绿、叶完整者为佳。
1、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2、抑菌作用;
3、抗肿瘤作用。
1、《广西中药志》:“辛,温,有小毒。”(《中华药海》上部)
2、《南宁市药物志》:“行气,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治跌打,刀伤,喘咳,风湿痛。”(《中华药海》上部)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