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防治》介绍了口腔保健知识及口腔医学常识。本书重点讲解口腔的基本解剖生理知识和组织结构知识;口腔常见病(如龋病、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口腔肿瘤等)的临床特点、防治原则、预防保健知识;牙齿美容、美齿修复、正畸常识及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口腔科就诊及配合治疗的常识,人工种植牙的适应症及术后护理等。
《口腔疾病防治》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通识课教材或公共选修课教材,又可作为非口腔医学的其他医药专业的选修课教材。[1]
绪论 | ||||
一、为什么要懂得口腔卫生保健与痰病防治知识? | ||||
二、口腔疾病的现状 | ||||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常识 | 第二章口腔检查与口腔卫生保健 | 第三章龋病和龋病预防 | 第四章牙髓病防治 | 第五章根尖周病及牙体硬组织病损防治 |
第一节口腔解剖生理知识 | 第一节口腔疾病如何就诊 | 第一节龋病 | 一、概述 | 第一节根尖周病 |
一、基本概念 | 一、口腔医院(口腔科)科室设置 | 一、概述 | 二、牙髓炎的病因 | 一、概述 |
展开表格
沈丽佳,博士、教授,1982年12月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口腔医学系,从事口腔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2006年6月在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今在暨南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历任助教、住院医师、讲师、剧教授、教授。1997年至今任口腔基础教研室主任、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腔癌及癌前病变发病机制。曾承担和参加学校、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科技厅、国务院侨办、卫生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及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专著、医学教育专著中发表学术论文及教学研究论文80余篇。2002年“口腔黏膜病组织病理”CAI课件担任主编,由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教学研究成果丰富:1989年获暨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2004年“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口腔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实践”获暨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得暨南大学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2006年荣获广东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2008年荣获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优秀项目二等奖;2009年“口腔病理学”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荣获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三等奖。尤其近年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已完成7项CAI网络课件研制项目,2004年暨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口腔组织病理学”负责人,2005年暨南大学教育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口腔病理学”网络课程项目负责人,2007年暨南大学“网上优质示范课程”项目负责人,2008年暨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口腔组织胚胎学”负责人,2009年广东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口腔组织病理学”负责人。
沈教授主讲“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病理学”、“口腔疾病学”、“口腔疾病防治”、“口腔专业英语”、研究生课程“口腔组织病理学”,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连续16年课堂授课教学评估成绩优秀。获得多项教学荣誉称号和奖励:2007年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荣获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称号;1987年、2006年和2009年荣获暨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1]
[1] 口腔疾病防治 (豆瓣) · 豆瓣[引用日期2021-11-15]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