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一名刚刚出生的婴儿被遗弃路边,被本无后嗣的牛家收养,取名“天赐”。牛天赐的养父牛老者,是个有着若干店铺和房产的商人,牛老者一心想把牛天赐培养成一个精明的商人,承继自己的家业;养母牛老太太,则是出身官宦之家的妇人,一心想把牛天赐培养成为一个“官样”的儿子,以完成自己未竟的心愿。却事与愿违,牛天赐的成长道路与牛老太太的期待截然相反。“拐子腿”和“私孩子”两个标签让牛天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感受到周遭世界对他的歧视和冷落,“想象”成了牛天赐抵抗的唯一工具。“想象”让牛天赐在自己的世界里得以喘息,却也阴错阳差地让他背负了对于自己养父母死去的愧疚。于是,一个既不“官样”,也不“体面”的“民国文艺小青年”就这样在时光的步履中蹒跚成长起来。角色名 | 演员名 | 配音 | 备注 |
牛天赐 | 郭麒麟 | ||
门墩儿 | 阎鹤祥 | ||
牛老者 | 何靖 | ||
— | 赵震 | ||
— | 刘欣然 |
展开表格
原著 | 老舍 |
导演 | 方旭 |
编剧 | 方旭、陈庆、崔磊 |
剧照
该剧是老舍先生的《牛天赐传》首次被改编成话剧,也是编剧、导演方旭继《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离婚》、《二马》、《老舍赶集》之后,第六次改编并导演老舍先生的作品。1934年,老舍先生在山东济南执教的间隙写下了长篇小说《牛天赐传》,以全知视角叙述,细腻而生动地讲述了牛天赐从婴儿到成年的成长经历,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但这也成为二度改编过程中的最大难点,因此,《牛天赐传》也被认为是老舍先生最难改编的作品之一。方旭坦言,此次仅修改《牛天赐》的剧本便用了五个半月,难度非常大。
话剧《牛天赐》将延续方旭导演一贯的“大写意”戏剧风格,在尊重老舍先生文本的基础上,以当代视角对老舍先生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在该次创作中,方旭导演首次尝试将“人-偶结合”的表演方式融入到演员表演和舞台视觉中,从而构建出外在形象与内心感受的双重表演空间,为“婴儿”的呈现提供了有趣的舞台表现方式,也为“偶”在戏剧舞台上的应用探索了新的可能性。
时间 | 场馆 |
2019年12月25日至29日 |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
2020年12月16日至20日 |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
2022年2月4日至15日[5] | “文化西城”微信公众号(线上) |
2021-05-10 2021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颁奖典礼——“年度大戏”、“最佳舞美”(获奖)[4] |
剧照
《牛天赐传》讲述的是一百年前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但在方旭看来,这部小说在今天仍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人人都是牛天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不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发生本质的改变。相信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方旭评)[1] 话剧《牛天赐》二轮演出,郭麒麟、任岳彬两组卡司不同风格 · 新京报
[2] 好戏轮番上演!20部来自全国的优秀剧目将集聚静安! · 上观[引用日期2021-03-28]
[3] “壹戏剧大赏”提名出炉,142部剧竞逐华语戏剧“米其林” ·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21-04-16]
[4] 一场戏剧颁奖典礼在上海落幕,老舍名篇《牛天赐》成最大赢家 ·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21-05-11]
[5] 21部京味戏“云”上开播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2-02-04]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