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演绎的教育文化

《奥林匹克演绎的教育文化》 是2006年9月1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通过解读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法国著名教育家顾拜旦的著述,指出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是教育,顾拜旦力图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倡导个体身心和谐的发展,倡导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倡导“真、善、美”的教育。
基础资料
  • 中文名:奥林匹克演绎的教育文化
  • 作者:郭怡
  • 定价:20.00元
  • 语言:简体中文
  • 简介

    内容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为全人类所接受的教育形态。 《奥林匹克演绎的教育文化》试图将奥林匹克运动纳入到教育文化的视野进行系统考察,通过文献梳理、文本解读、比较分析等方法回溯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厘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轨迹,审视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旨在挖掘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文化内涵,还原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本意,为全面、深入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战争的背景下,在此过程中古希腊教育制度与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从诞生时就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如张扬理性精神、培养民族意识、勃兴人文精神、凸显公平竞争思想、强调和平友谊观念等。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衰亡在某种程度上与古希腊教育的失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不单纯是一种体育现象,它与近代西欧教育文化的进步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应将奥林匹克运动纳入近代欧洲思想文化嬗变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同时,历史研究的目的不在于仅仅描述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

    作者简介

    郭怡,1974年10月生于浙江台州,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浙江省体育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世界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获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教育、体育文化交流史、奥林匹克文化。参与和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有影响的如:《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教育思想》,《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体育》2004.年第10期全文转载;TheEducationalT11iIakirlgintheOlympic,MoverentintheAIacientGreek,JoumalofBeijingSpottUniveisity,2005;《论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三届亚洲体育科学大会英文报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并获《中国教育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主办的第三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图书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 论著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希腊教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渊源

    一 古希腊的教育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

    二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蕴涵的教育思想

    三 教育的失落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衰亡

    第二章 近代西欧教育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教育文化背景

    二 教育家顾拜旦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第三章 顾拜旦的教育思想

    一 倡导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二 倡导积极、乐观、充满进取精神的教育

    三 倡导“真、善、美”,追求和平的教育

    第四章 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艰难起步(1840—1911年)

    一 中国与西方近代体育的早期接触

    二 西方近代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和教育文化背景的冲突

    三 中国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最初记载和宣传报道

    第五章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初步开展(1912—1949年)

    一 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二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初步开展

    三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体育从冲突走向初步融合

    第六章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曲折发展(1949—1978年)

    一 中国奥林匹克组织的更新与体育运动的发展

    二 与国际奥委会关系的被迫中断和冲破国际封锁的艰苦努力

    三“乒乓外交”与被隔绝局面的结束

    四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的进一步融合(1979—2001年)

    一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全面发展

    二 奥林匹克运动进一步融人中国的原因

    第八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体育和教育文化的双向驱动

    一 中国体育和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奥林匹克运动

    二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需要中国传统体育和教育的回应

    第九章 奥林匹克运动之于当代社会的教育意义

    一 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特征

    二 奥林匹克运动与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奥林匹克大事年表

    中国政府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大事记

    奥林匹克汉英词汇对照表

    后记

    首页
    文化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卓越·尊重·友谊——顾拜旦说
    内容词条·3738人浏览
    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
    内容词条·1629人浏览
    法治文化建设与区域法治
    内容词条·239人浏览
    乱世潜流
    内容词条·1684人浏览
    季羡林文丛
    内容词条·1897人浏览
    季羡林写真
    内容词条·6847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