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寺大殿

位于上海市西郊真如镇。该寺创建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现存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梁枋、斗拱、柱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初建时原貌,大部分构件为元代遗物。1963年修葺时在大批木构件上发现墨书构件名称、部位.
基础资料
  • 地理位置:上海市西郊真如镇
  • 建造时间:元延祐七年(1320年)
  • 中文名:真如寺大殿
  • 平面形状:正方形
  • 简介

    正文

    在上海市嘉定县真如寺内。元延祐七年(1320)建造,明清两代屡加修葺。

    真如寺大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屋顶为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进深十椽,前四椽栿后乳栿用四柱。前槽空间颇为宽敞,并在四椽明栿上立蜀柱,在蜀柱和前金柱间施平棊。平棊从次间转向山面,延至后金柱止。前后金柱间施四椽栿及平梁,形成大殿主空间。其上置重椽,遂有草架之设,开明清两代南方建筑中置“轩”(见殿堂)的先例。殿内金柱均呈梭形,柱顶有覆盆式卷杀,形制优美。明间柱下置石和素覆盆柱础,次间柱下仅置石。外檐柱有明显侧脚,并有生起,使檐口呈一缓和的曲线起翘。大殿保留了一些宋代建筑的特征。

    斗栱为四铺作单昂,出耍头。昂已是假昂,后尾另有挑斡,承托下平。补间铺作当心间置四朵,次间各用二朵,都较宋《营造法式》的规定为多,具有从宋向明清过渡的特点。梁栿采用矩形断面的月梁,砍制工整,近于宋式做法,唯无琴面,同具有地方做法特点的武义延福寺大殿也有显著差别。

    1963年进行落架重修时于木构件榫卯隐蔽处发现记有构件名称的墨字,经考证为初建时工匠所书写,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有参考价值。(见彩图)

    配图

    真如寺大殿

    首页
    地区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内容词条·3182人浏览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内容词条·5567人浏览
    一亩泉河
    内容词条·4751人浏览
    东莞市汽车客运东站
    内容词条·3588人浏览
    祗园
    内容词条·6888人浏览
    江湾商业中心
    内容词条·1307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