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9787302283430
定价:58元
印次:1-2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13-12-16
奖原因、社会反应、在该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获奖者的生平、贡献与经验。本书收集的资料比较完整,叙述准确,图片丰富,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高层次科普读物,可作为学生、教师、科学工作者和广大科学爱好者的参考书。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已经持续110年了。这一百多年正是现代物理学大发展的时期。诺贝尔物理学奖包括了现代物理学的许多重大研究成果,遍及现代物理学的各个主要领域。110年来的颁奖显示了现代物理学发展的轨迹。可以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现代物理学伟大成就的缩影,折射出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脉络。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体现了物理学新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对科学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把110年来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资料集中在一起,比较系统地提供给读者,介绍这些著名物理学家在发展现代科学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以及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各种因素。我们按年代分述获奖情况,主要阐述各奖项的科学成果,这些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分析其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这些成果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经过了哪些准备?同时也介绍获奖者的生平业绩,对物理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着重说明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和思想源泉、他们执著追求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本书根据以下资料编写:各届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典礼上的授奖致词和获奖者的领奖演说词;得奖者的主要著作、自述或自传,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其中包括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发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信息。在本书行将出版之际,我们要向给我们支持的许多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谢意:其中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信息部,承蒙他们多年来不间断而且及时地向我们提供了有关资料;不少诺贝尔奖得主,他们亲自馈赠给我们许多很有价值的图像和文件;与诺贝尔奖得主有关的网址,从这些网址我们获取了大量有益资料。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体会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和总结,有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内涵。研究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具体内容、得奖原因、社会反应以及获奖者的生平、贡献和经验,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对教育、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都可起到借鉴作用。我们才疏学浅,实在难以充分地、全面地、深入地消化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人们提供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书中的错误和纰漏,诚望读者不吝指教。
作者
2011年9月24日于北京清华园
诺贝尔和诺贝尔奖1
诺贝尔的一生1
诺贝尔奖的设立4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5
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的发现9
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13
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放射性的发现和研究18
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氩的发现25
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的研究29
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体导电34
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学精密计量和光谱学研究38
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照片彩色重现42
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线电报44
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液状态方程48
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辐射定律的发现51
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航标灯自动调节器55
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物质特性57
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的X射线衍射63
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67
(1916年未授奖)
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元素的标识X辐射73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子的发现76
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塔克效应的发现81
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合金的反常特性84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88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93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实验100
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光谱学106
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夫兰克-赫兹实验109
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113目录 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康普顿效应和威尔孙云室118
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电子发射定律125
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波动性129
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效应132
(1931年未授奖)
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的创立136
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理论的新形式139
(1934年未授奖)
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的发现144
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宙辐射和正电子的发现149
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衍射153
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辐照产生新放射性元素159
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发明164
(1940年-1942年未授奖)
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子束方法和质子磁矩169
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的磁特性174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178
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压物理学181
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离层的研究183
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云室方法的改进188
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预言介子的存在191
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乳胶的发明195
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工加速带电粒子200
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磁共振205
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衬显微法211
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用符合法作出的发现214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兰姆位移与电子磁矩218
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的发明222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守恒定律的破坏228
195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切伦科夫效应的发现和解释234
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237
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室的发明240
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244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凝聚态理论251
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和对称性原理254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258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265
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磁共振方法270
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恒星能量的生成273
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振态的发现276
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279
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磁流体动力学和新的磁性理论282
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全息术的发明286
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电性理论290
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隧道现象和约瑟夫森效应的发现294
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射电天文学的先驱性工作299
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304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J/Ψ粒子的发现309
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结构理论313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研究和宇宙背景辐射317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弱电统一理论322
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CP破坏的发现326
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光谱学与电子能谱学330
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变理论335
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的成就340
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W?±和Z?0粒子的发现343
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霍耳效应347
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352
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温超导电性357
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的研究362
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钟和离子捕集技术367
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373
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凝聚态物理379
199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多丝正比室的发明383
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型脉冲星387
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谱学和中子衍射技术392
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和重轻子的发现397
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404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410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416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非阿贝尔规范理论的重正化方法421
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信息技术427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色-爱因斯坦凝聚433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天文学和X射线天文学438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电性和超流动性445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色动力学与渐近自由451
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相干量子理论和激光精密光谱学459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探索宇宙起源464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469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自发对称破缺的机制和起因474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与图像传感器的发明477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二维材料石墨烯486
参考文献494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