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抗震要求的土木结构为例,屈强比太高则结构为脆性破坏,脆性破坏在土木里是严禁的,因为破坏时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形产生即破坏,难以预防。受到地震力时,钢材首先达到屈服强度且强度不断发展,结构产生变形,这个变形为肉眼可见,结构破坏的先兆出现,人们得以提前发现并预防,屈强比越大,机械零件越好(考虑节约材料,减轻重量)屈强比可以看作是衡量钢材强度储备的一个系数。
一般钢材的抗拉伸强度可以留有余地,并且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考量。但是屈强比值最好保持在0.60—0.75之间。
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机器零件-------屈强比高,节约材料,减轻重量
锅炉压力容器-------------不要求太高屈强比
屈强比低表示材料的塑性较好;屈强比高表示材料的抗变形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塑性变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03-15联合颁布发布、2002-04-01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五章钢筋分项工程中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里面只有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而没有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
所以以上屈强比的定义是否正确 尚存争议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屈服现象是指当应力达到一定值时,应力虽不增加(或者在小范围内波动),而变形却急剧增长的现象。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